在雨树的树荫下……
(Baonghean)——五月阳光明媚。我登上钟山,蜿蜒的道路穿过田野,正值收获的季节。新稻的香味扑鼻而来……
(Baonghean)五月阳光明媚。我登上钟山,蜿蜒的小路穿过田野,正值收获的季节。新稻和稻草的香气萦绕在我的脚下……钟山松林葱茏,空气清新,景色宜人……阮生色先生简朴的茅草屋里,人来人往,默默地穿梭,仿佛隐藏在宁静的村庄里……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一起散步,有些人是第一次来到郎森、金莲、南丹,感觉就像回到了家……阳光透过沙沙作响的树梢,在小小的泥地上映照出向日葵的图案。花园里,一排排郁郁葱葱的花生,在五月灿烂的阳光下闪闪发光……
多少日子过去了,多少回忆涌上心头,我却依然记得第一次回胡伯伯家乡的情景。那是1992年,我驻扎在南丹县。全队只有我一个来自南方,所以大家都“优先”我,特地安排了一个星期天带我去胡伯伯家乡。那天也是五月,我们队伍排成一列,每个人像往常一样,列队行进,训练……我的家乡依然是广治省一望无际的白沙,只有零星的木薯块和成片的木薯……置身于南丹金莲县的金色稻田之中,我感到无比震撼。通往郎森的路上,两排桃花心木投下一片凉爽的树荫,让我暗自希望,有一天,广治省的东门、赵风、海朗等地的白色沙丘,也能被绿树覆盖,铺满干燥的道路……我的家乡广治,那时和现在一样,不时会回荡着战争遗留下来的炸弹和地雷爆炸的声音……在老挝风像暴风雨一样刮起的夜晚……
插图:洪东爱
那天,小队里的每个人都给我讲起了村子的历史,胡伯伯简陋的茅草屋,以及那些流传至今的神圣预言……我漫步在村子里,感受着沙沙作响的白千层树荫和飘香的莲花。莲花村,一个以朴素而纯净的莲花命名的村庄……
对家乡的记忆,和对越南郎森这个淳朴乡村的初印象交织在一起,在我心中种下了一个真挚的梦想……很久以后,我成为一名军官,在自己的祖国执行探雷和扫雷任务时,曾偶然发现广治省那些被战争摧毁的村庄里,还残存着一排排奇怪的相思树。我不知道它们是如何历经炮火摧残却依然屹立不倒的,即使在老树干上,还能找到被炸弹碎片划伤的痕迹。那一排排奇怪的相思树,就是我们这次探雷和扫雷之旅的临时停歇之地。村里一群浑身是泥的小孩围着我们,好奇地打量着我们的机器设备。然后,无论是和平时期还是战争时期,广治省的母亲们都给我们送来饮用水,然后亲切地询问和鼓励我们……这时,我突然想起了去胡伯伯故里路上的那排红木树,那是第四军区第414工程旅为纪念胡伯伯诞辰100周年(1990年5月19日)修建的金莲遗址胡志明主席纪念堂前的那排红木树。同样的绿荫在风中沙沙作响,就像一次友好的交谈……
我问了问郎森乡的长者,才知道这排排的桃花心木是金莲乡的人民在1957年栽种的。当时正值胡伯伯回乡探亲之际。他叮嘱道:“多栽树,树长得茂盛。” 胡伯伯的这番话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小时候,阮生宫小子常在钟山放风筝、乘凉,如今钟山已是一片茂密的松林。午后,阳光斜照,许多孩子来到这里,在林间散步,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做准备。在我的眼里,钟山充满了爱意……回忆让我回想起在昆古小岛上的时光。这座在战争年代曾是英雄的小岛,收到了胡伯伯的嘉奖信:“昆古开满了胜利之花/战胜了美国侵略者。”
我们扛着水泥袋、沙子、碎石,还有一罐罐淡水,爬上山顶构筑防御工事。我们建造的瞭望塔,是人民武装英雄泰文亚曾经在美国飞机袭击时驻守的地方。从那里望去,四周大海一望无际,白色的浪花像女孩的睫毛一样纤细,一望无际地奔向天际。有一次,在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士兵陈功青正在为全排搬运饮用水,不慎滑倒,20升的塑料水罐摔碎了。水迅速渗入珊瑚岩,以惊人的方式消失在地下!从瞭望塔上,我看到陈功青士兵捡起破碎的罐子,站了起来,然后……他泪流满面……因为对我们来说,水就是血!
距离在康科那个难忘的下午,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五月的今天,我和Thanh相约重回郎森。我们坐在一棵超过半个世纪树龄的白千层树下聊天。白千层树叶摇曳生姿,仿佛在交谈,让我和Thanh想起了康科那风雨交加的群山间吹拂的海风;想起了我们部队曾经驻扎过的广治省海朗市那片贫瘠的乡村,在残酷的战争之后留下的成排白千层树……我突然意识到,在每个人漫长的旅途中,都能突然出现参天大树的影子,让我们驻足,反思,分享。就这么简单……
陈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