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芬山谷之下

August 11, 2014 14:09

(Baonghean) - 友姜乡是祥阳县最贫困的乡镇,而康平谷则是该乡镇的中心。然而,即使是乡镇中最文明的地方,对于初次来到这里的人来说,也依然会有一种疏离感。

我每次去高地,都会习惯性地询问地名的含义。义安省的大多数高地都是泰语名称,通常与山脉、溪流、河流、急流,或高地祖先寻找新土地的故事有关。然而,像仁迈(Nhon Mai)、友康(Huu Khuong)等地名却很难解释。因为很多地方的官员在命名行政单位时,为了好听,习惯于添加京语元素。久而久之,人们就完全忘记了它的本意。后来,有人想通过这片土地的旧名来探寻其起源,这非常困难。友康地名中,“khuong”一词本身就让我感到神圣。泰语中,“khuong”的意思与越南语中“神圣”的意思相近。

Thung Lũng Con Phen
康彭山谷的村庄

雨天,我回到了那片圣地,天气渐入秋季,细雨蒙蒙。

“Kỳ nhân” Pịt Thị Mơ rất đảm việc nhà.
“奇怪的人”Pit Thi Mo非常擅长做家务。
越来越舒服了。等了好久,雨终于停了,码头上船主们的酒会也结束了。今天下午,开往友姜乡昆平码头的船只有一艘,船主成了“国王”,本该是“神”的乘客们却成了等船的人。船主还在和一群朋友喝酒,许多人都闷闷不乐。一位40多岁的男子Xeo Ong Ha正在等开往宝胜乡(奇山)的船,他抱怨道:“船下午三四点才开,我半夜才能回家。” Ha先生带着妻子抄近路去了Tuong Duong县的和平市场,给即将开学的孩子们买书和衣服。下船后,他花了3个小时才步行回村。当船主站起身说“我们走吧”的时候,远处村子里人们原本担忧的表情顿时放松下来,再也不用担心露宿街头了。

下午5点左右,我们抵达了香兰(Xieng Lam)的旧码头。从这里到公社中心大约有2公里。船主提醒道:“如果不想迷路,就跟着从田里回来的人走。” 在这条罕见的水泥路上,有四个克木族人,两老两少,正在奔跑。一个大约20岁的年轻女孩肩上扛着一个篮子,篮子的腿编得很精致。他们是刚从田里回来的人,在茅屋里锄草睡了好几天。那个叫花(Hoa)的女孩睁着圆圆的大眼睛,忧心忡忡地看着我。

和克木族女孩相处时,我早已习以为常。刚过学龄的年轻人很快攀谈起来:“这个季节水退了,我得努力干活。九、十月水涨起来,船就开到公社委员会脚下。” 年轻人说着,读完九年级后就待在家里了。他想上学,但没钱。国家还会在公社里资助他,但如果他在县里学不好,生活就会很艰难。和新认识的朋友们谈笑风生,让我脚下的溪水很快退去。天色渐暗,我刚到友姜公社委员会。时间很晚了,但委员会还在办公。因为公社人民议会会议有很多重要内容,所以一直开到下午晚些时候,第二天早上才开。委员会的总部位于康平河谷下方的一座小山上。从这里俯瞰孔彭村,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所红色屋顶的幼儿园,旁边是棕榈树屋顶的房屋,点缀着几栋村里富裕家庭的瓦楞木屋。村里有七十多户人家,都是聚居的。其中有泰族和科穆族。

曾任祥阳县内务部副部长的阮仲雄先生,升任了友康乡人民委员会主席。他自豪地说,自己在县教育局工作时,是《义安报》的常客,但新工作让他无暇从事新闻工作。尤其在经历了无数“不”之后,他无法再写文章,尽管他仍然热爱这份工作。即使写了文章,也不知道该如何发送。在信息时代,这里没有手机信号,怎么发邮件呢?因此,乡里和县里的双向沟通​​非常困难。打电话必须爬到高山上才能找到信号,或者乘船到班韦水电站才能打电话。结果,回到友康,所有的手机都变成了音乐播放器、相机和游戏机。

但对友姜乡来说,最困难的仍然是交通。从公社中心到村庄,几乎无法使用摩托车。唯一的办法是涉水或乘坐摩托艇。这是祥阳县唯一一个干部不能骑摩托车进村的公社,即使有钱买摩托车的人也买不起。从安静公社到毗邻的Xan村还有几公里的距离。这条路建成后,将有助于解决这个偏远公社的一个重要问题——交通。

夜幕降临得很快。晚饭后,我被允许睡在副主席的房间里。这个房间优先配备一个灯泡。临睡前,副主席指示说,水电只够一个电器使用。我不得不把电源交给快没电的相机电池……

我难以入睡。一个念头不断涌入我的脑海,挥之不去。我想到了孔彭村的居民和班韦湖的居民。他们为一个国家重点项目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有些人不得不离开家乡。然而,国家电网的梦想正逐渐变成遥不可及的梦。他们不得不依靠不安全、不稳定的自发电生活,就像他们在这片偏远山区的生活一样。

宁静的早晨又回到了康彭山谷。我从委员会总部所在的山上俯瞰着居民区。新的一天开始了。一个克木族小孩提着水到村口刷牙。妇女们悠闲地坐在门前梳头。我沿着小路走向村庄。透过窗户,好奇的目光追随着陌生人。村里最宽敞的一栋房子的木门探出一个脑袋:“老师,请进。”我只知道“是”,并不感到惊讶。因为高地村民已经习惯了新老师的突然到来。他们在学年开始和结束时来,然后又去另一个村庄。邀请我进屋的是一个抱着一个大约两岁孩子的小女孩。当她得知我是记者时,她介绍自己叫皮蒂莫,刚从林业大学林业专业毕业。她还没有开始工作,所以就留在家里照顾孩子。

通过交谈,我得知莫是友姜乡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她9个月大的时候就因为患小儿麻痹症,一条胳膊瘫痪了。这个勤奋好学的女孩,花了3年时间学习写字,小学一年级也花了同样长的时间。学会了用笔之后,村民们见证了她蜕变的历程。高中时期,莫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010年,她正式考入林业大学。4年后,她带回了乡里第一个普通大学毕业证,让大家刮目相看。这个来自山区的残疾女孩,凭借着坚强的意志,战胜了命运,并且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与Pit Thi Mo的会面给我留下了非常特别的印象。它让我明白,生活真的很奇妙,奇迹随处可见,即使它们往往非常简单。

八月初,新学年即将开始。教育事业依然充满艰辛,尤其是在友姜乡这样的地方,需要每个人倾尽全力。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友姜乡来年能取得和必氏毛乡一样的成就。当我坐下来记录这些事情时,我不断想起年轻教师陈英俊说过的话:“在这里,每个人都会自然而然地变得多才多艺。我们不仅会教书,还会盖房子、种菜、做泥瓦匠、做机械师。” 这些都是我在昆平河谷看到的特别之处。

文章和照片:你是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康芬山谷之下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