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越传街——新街道上的旧貌

November 1, 2014 14:24

(Baonghean)——这条宽敞的街道,仿佛通往充满活力、融合发展的荣市的大门,却又让人对这片土地的旧貌旧貌,以及它丰富的历史、文化和革命记忆挥之不去。这就是我对黎越手街的感受……

Một đoạn đường Lê Viết Thuật.
Le Viet Thuat 街的一段。

对于英雄红城的人民来说,这条路早已熟悉,早在19世纪19世纪初,它还是一条荒废的小路。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殖民政府对其进行了扩建,连接荣市和会乡的黎越路成为了一条重要的市内交通干道。如今,黎越路也被称为535号省道,由义安省交通厅管理,起于邮局桥——阮诗萨街与阮风萨街的交汇处。也就是说,这条路不仅仅是近两个世纪前人们所熟悉的路,而是成为了一流城区“不可分割的血脉”。

黎越索街位于英雄兴禄之地的中心地带,贯穿新兴、春兴、茂冬、茂林、五福等村落……我曾多次悠闲地漫步在黎越索街上,最终还是在通往厚厚沉积区的“茂冬文化”大门前驻足,驻足,仿佛在向我发出探索和学习的召唤。不久的将来,茂冬村——黎越索街的一部分——的居民们将迎来被评为省级文化村十周年。这十年在称号和文献上或许只是一个整数,但这里的文化底蕴、土地和人民的深厚程度,却要从几百年前就开始计算。自古以来,这一带还有一座茂村庙,庄严神圣,闻名遐迩。寺庙是村民们心灵的寄托,也承载着避邪的寓意。母庙的精神渗透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历经千百年,至今仍滋养着他们平和的心灵。即使是只穿过村庄500米的黎越手街,也受益于这巨大的祝福,在喧嚣的变迁中,依然保持着宁静的氛围。

今天走在黎越语街上,我们回想起祖先的足迹,回想起历史的足迹。那是义静苏维埃运动高潮时期,禄多德盛族成千上万人的雷鸣般的愤怒气氛;那是美军轰炸留下的深深的弹坑,那是荣市上空著名的高射炮阵地。曾经的居民回忆起来,很难相信有一天,这条见证了这里土地和人民沧桑的道路,会如此强大地崛起。从前一条在炎热季节风沙弥漫、雨季泥泞不堪,让许多过往行人苦不堪言的道路,到如今宽阔壮丽,两条小巷纵横交错,几排房屋和商店鳞次栉比,遍布着便利的小吃摊。最能明显感受到这条街的氛围,就是在这个季节微凉的午后,在忙碌的工作和一天结束的辛劳中,火锅店、烧烤店、狗肉店……的香味萦绕在街上,塑造着黎越手街独特的美食风格。

Chợ Cọi.
Coi 市场(Hung Loc 公社)。

这条路至今仍保留着Coi市场的痕迹——一个在兴禄有着近百年历史的传统市场。在“老少皆宜”的人们记忆中,Coi市场只是一个乡村市场,几盘粉丝、几块油亮的葱油饼、几摊红烧肉,还有三四排蔬菜、米饭等等。Coi市场的名字也无人知晓。有人说Coi是Coi(莎草席)的读音错误,Coi是莎草席的意思,而莎草席曾经是这个市场里非常畅销的商品。也有人说并非如此,Coi虽然也是Coi的意思,但它是一种莎草鸟(与鹳同科),过去生活在兴禄的沼泽地里。我不敢肯定哪种说法是正确的,我只知道,直到今天,这个市场仍然营造着独特的城市风情。虽然Coi市场投资新建2层楼、面积超过8600平方米的市场已经两年多了,乡村市场气氛已经消退,但黎越货街直到深夜仍然充满着那个有点私密的购物场所的热闹。

这条街位于历史革命遗址区,英雄气概仿佛不复存在,街声依旧回荡,街上的人们依然率真、淳朴、侠义。我认识一位在黎越手街中心经营餐馆的男子,他的父亲是第280高射炮团的一名老兵,家中最小的儿子。美军的轰炸、惊天动地的爆炸、泥石流摧毁了这座保卫祖国多年却仍未复兴的小城,胜利的欢呼声、团聚日子里幸福的泪水……这些记忆,都成了陪伴他整个童年的童话。他热爱这座依然保留着父亲英雄记忆中诸多艰辛的城市,更重要的是,这座城市成为了他留在这里的支柱,让他决心在祖国发家致富。他的餐厅面向黎越手街,主要顾客是学生、普通工人和低收入的公务员。几份蔬菜、几块肉、一碗热汤、一碗满满的米饭……多年来,他用朴素而充满爱心的方式,为许多需要帮助的人提供食物。这并非一家真正的免费餐厅,因为老板本人并不富裕,但每当他走进餐厅,顾客们都能用不多的钱,安心而快乐地享用美食……

走在黎越手街上,我兴奋又快乐,这条街的意义在于它是通往城市东北部的门户,它与会门-卢门海滩旅游中心有着很强的联系,直通荣市内城的“心脏”,却又多少有些挥之不去郊区的忧郁。在深秋难得的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悠闲地开车到街道的尽头,心中对这条街的明天充满了憧憬。

黎越术1902年出生于荣市德塔街(现滨水坊)一个贫苦家庭。14岁时,他跟随长辈到火柴厂当工人。目睹每天繁重的劳动和火柴厂老板的殴打,他非常愤怒,并开始萌发阶级意识和民族意识。福越协会成立后,黎越术被吸纳入会,成为工会组织成员。1929年6月17日,印度支那共产党在北部成立,并在中部地区发展组织,成为印度支那共产党在工人阶级中的核心组织。黎越术原为新越党员,1929年晋升为党员,并任印度支那共产党长氏工厂支部书记。印度支那共产党成立大会(1930年2月3日)后,荣市委成立,黎茂任书记,黎越术为荣市临时省委委员。从1931年4月起,区委领导干部相继牺牲,落入敌人手中。1932年初,中央区委机关暴露,最后一任区委书记黎越术同志落入敌人手中。在荣市监狱遭受敌人长期酷刑后,黎越术同志于1932年3月牺牲。

方志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黎越传街——新街道上的旧貌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