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维桢街——革命精神的街道

DNUM_BAZAIZCABE 10:28

(Baonghean)——这条百年老街如今正由当地政府和新老居民不断修缮,打造出一条充满活力的新街,它依然保留着荣市内街道的灵魂,与革命斗争的历史息息相关。这就是阮维桢街……

Đường Nguyễn Duy Trinh.
阮维桢街。

阮维桢街全长约1.5公里,全部位于雄勇坊(荣市)。在荣市还属于安长公社的贞阮战争时期,这条街就已经存在,既是通往林江船坞(滨水)的小径,也是农民下田劳作的通道。在法国殖民时期,人口逐渐增加,但这条街仍然是茂密花园中的一条荒凉小路。这条街是一条交通要道,留下了许多革命前辈的足迹。他们在义静苏维埃运动(1930-1931年)期间来到这里建立爱国根据地,动员安勇地区(今雄勇)的农民,营造红色村庄的氛围。渐渐地,这条街被视为安勇上区通往荣市市中心的门户。

如果说革命黎明时分,这条路上挤满了坚持不懈、英勇进行工农革命直至八月总起义夺取政权之日(1945年)的农民的脚步声,那么在反抗美国破坏战争的斗争中,这条路上挤满了与红村民兵协同击落美机的防空部队,为勇勇坊赢得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做出了贡献。

兴勇公社时期,居民们依然保留着乡村习俗,每逢收获季节,道路就铺上稻草。家家户户的院子里种着竹丛和香蕉树,房屋也依然很小。十多年前,公社改制为坊,许多居民买地居住在道路两旁,村里建起了许多高楼大厦,十字路口也编号了,但很多时候,整条长长的巷子都只通向一户人家的家门口。至今,整条阮维桢街上只有一栋高楼,那就是新建的九层高的圣德酒店。

尽管街道两旁不断修建着住宅楼和一些办公楼,但阮维桢街除了从与阮风色街交叉口开始,一直到与阮嘉绍街交叉口的约600米的第一段道路外,尚未形成真正的街道节奏。这一段道路近年来经过扩建和升级,沥青路面也重新铺设平整,但基本上还没有人行道。不过,服务业已像市内任何一条主要街道一样繁华起来。这里没有大型服务业,也没有专门的商品,但从高端电子产品和冰​​箱到雅致的刺绣摊位,应有尽有,其间点缀着时装店、美容店和装饰年轻柔和的咖啡馆;买卖节奏尚不热闹,但已营造出一种街道氛围。在这个区域,人行道树木还没有来得及覆盖老树,但在道路拓宽后,许多居民以时尚的方式修剪了棚架,为街道创造了新的魅力。

至今,阮维桢街仍是雄勇坊通往市中心的重要通道,也是一条吸引游客的路线,因为路边就是历史文化遗迹忠公社,它经过修复,展现了郎都人民英勇的革命运动。史书记载:1930年9月,在中部地区党委和荣省党委的直接指导下,安勇上公社在忠公社组织了大规模集会,要求村长和地方领导交出印章、书籍和文件。面对人民强大的战斗精神,这里的封建政权垮台了,由8个村的农民协会代表组成的苏维埃政府以“温床屋顶”的名义诞生。忠公社成了“温床屋顶”的总部。如今,忠祠已成为红城英雄年轻一代传承传统的场所。

Đình Trung tọa lạc trên đường Nguyễn Duy Trinh.
Dinh Trung 位于 Nguyen Duy Trinh 街。

从郎都烈士墓地到终点“追赶”阮越春街的路的尽头,很早就熙熙攘攘,因为这里是荣市技术教育大学的旧入口(学校的正门现在位于阮越春街)。这一带的居民竞相为学生建造宿舍,并开设售卖各种小摊的摊位。说到阮维桢街的美食,这里也应有尽有,无论是简单的小吃、糕点、粥、甜汤,还是更奢华的啤酒摊、烤猪肉卷或狗肉摊。大多数房屋和别墅都隐藏在小巷中,使得一排排的小摊得以不断建造并依附在路边,这可能是因为道路的扩建和升级进展缓慢。在荣市工艺师范大学校门还未搬迁之际,阮维贞街也是革命文物“尼亚寺圣树”的入口,这棵树已被国家列为文物,并作为学生的传统活动场所保存在校园内……沿着阮维贞街,游客们被引导到忠公社遗址群,看到许多保留着古老痕迹的房屋,这些房屋曾是党中央委员会印刷革命文件和安置党的重要人物的地方,如阮思玄先生故居,至今还保留着四柱林屋;阮友典先生故居,至今还保留着一棵常年不凋的柴树,树上曾埋藏着一罐文件。

阮维桢街依然保留着街头的韵律,保留着许多革命斗争的痕迹。踏足这条街的每一条大街小巷,我们都会回想起民族乃至义安历史上那段辉煌时期的英雄岁月。因此,这条街不仅日益繁荣,更在英雄红村的故地——越南红村——中,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让人们更加珍惜和传承这条街的灵魂。

阮维桢于1910年7月15日出生于宜禄县宜寿乡。1927年,他投身爱国运动。1928年,他加入了越南共产党的前身之一——新越党,并在西贡-嘉定地区活动。他曾被法国殖民者逮捕,被判处18个月监禁,并被遣返回国。1930年,阮维桢成为越南共产党的首批党员之一。

1930年至1931年革命运动结束后,直至1945年5月,阮维桢被敌人俘虏,并被流放至多处监狱。1945年,他出狱后,参与组织荣市和顺化市起义,并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为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1976年,在越共第四次代表大会上,阮维桢当选为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并任政府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直至1980年。1982年,他被任命为中央党政社会经济战略研究常务委员会委员。

阮维桢于1985年4月20日在河内逝世,享年75岁。全国许多城市的街道都以他的名字命名。

山姆·坦普尔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阮维桢街——革命精神的街道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