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佩珠街:熙熙攘攘,车水马龙

April 21, 2014 08:55

(Baonghean)——或许很少有路能像潘佩珠街(荣市)那样熟悉,充满回忆。城里人很少提起这条路名,常常简称为“通往火车站的路”、“市场路”。或许,走过这条通往荣市火车站的路的人,心中都怀揣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怀:母亲第一次开车送孩子离家去上大学,一路上有嘱咐,也有担忧;亲人们彼此牵着手,缓缓地开着车,仿佛期盼着目的地很远,很遥远……

潘佩珠街是一条连接主要交叉口的长街:一边连接长政-黎宁的横线,另一边连接黎利-梅黑德-阮诗萨。这条只有一公里左右的长街也承载着许多人为生的故事。从繁华的街道拐进潘佩珠街,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出售建筑材料、波纹铁皮和钢檩条的店铺……路两旁散落着老式三轮车,车主总是把脚搁在车上,耐心地等待顾客。这些老式三轮车曾经是荣市火车站许多乘客和火车站市场女士们熟悉而有效的交通工具。如今,摩托车和出租车已迅速“取而代之”,潘佩珠街两旁的三轮车夫们,一代又一代,虽然乘客已经很少,却依然坚守在​​这条熟悉的道路上,以此谋生。

Đường Phan Bội Châu đoạn dẫn vào ga Vinh.
潘佩珠街通往荣市车站。

那条路,在老派都市人的心目中,历经岁月的变迁和沉浮,虽然如今涌现出不少灯火辉煌的酒店和餐厅,但除了新的浮华之外,依然弥漫着一股怀旧的气息。大多数现代建筑的背后,依然是老旧的售货亭,八九十年代建筑风格大胆的房屋,街上的老人们,清晨和傍晚,当忙碌的生计暂时平息后,依然勤勤恳恳地穿着棕色的衣服,漫步在满是店铺的人行道上。你能相信吗,有一天,她开车去火车站的路上,突然看到一群牛在人行道上悠闲地吃草!她惊讶地猛踩刹车,坐在她身后的闺蜜拉了拉她的衣衫:“没什么奇怪的,这种景象我见过很多次。”前面抱着孩子的妇女们还特意调转车头,让孩子们欣赏一下乡村风光。虽然在城市交通中,这种调头略显尴尬,也不太安全,但我真的很喜欢这些并非在农村出生的孩子身上流露出的纯真。

潘佩珠街是现代与古老、年轻与古老、和谐与不和谐的结合。热爱这条街的人都这么认为,这并非毫无道理,因为那条街上,有河辉塔中学的存在,那里常常充满着学生们的欢呼声。河辉塔中学以选美比赛闻名,所以放学时,电动自行车蜂拥而出也就不足为奇了,它们飘扬着美丽的奥黛,脸庞如同明月,很多时候让路人目瞪口呆。也几乎和Ga市场关门的时间相同,大约在中午时分,杯形摩托车也解下了围兜,高高的车座后面挂着篮子、托盘、筐子、筐子。鱼、虾、蔬菜……而搬运货物的似乎总是女人——她们从来没有时间展示自己柔弱的面容,总是戴着紧身口罩、膝盖高的塑料靴、褪色的工作服,或者在雨天穿着雨衣​​。

然而,说到潘佩珠街,熙熙攘攘、匆匆忙忙、令人流连忘返的火车来来往往,无疑是最熟悉不过的。虽然从地图上看,荣市火车站并非潘佩珠街的“所有”,而是位于黎宁街。但这没关系,因为到了车站,就意味着到达了目的地,所有的留恋、憧憬、煎熬、激动……所有的情绪,都被潘佩珠街记录了下来。没有一个统计数据能像潘佩珠街一年载多少人到荣市火车站那样具体。或许,走过这条街到火车站的人,内心都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怀:母亲第一次开车送孩子离家去上大学,一路上有嘱咐,也有牵挂;相爱的人彼此手牵着手,开着车慢慢地行驶,仿佛希望车站的目的地很远,很长……在潘佩珠街上,有过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旅程。

我本想简略地描写一下这座城市熟悉的街道,为这落日余晖下,寂静的午后,播撒些许温柔的情感,但思绪却依然迷茫。或许,我可以用诗人郭泰的几句优美的诗句来结束这漫无目的的文字:

今天早上我走进城里。

聆听街头诉说新感受

我听到路上汽车和喇叭的声音

人们生活的全部声音

她清新的嘴唇间露出一丝微笑……

方志

潘佩珠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具有战斗精神、侠义精神和奉献精神的越南革命家,为越南脱离法国殖民者、获得独立和民族解放的革命事业做出了极其重大的贡献。他发起了“维新会运动”(1904年),主张建立君主制,用暴力推翻法国殖民者,恢复越南的独立,推崇其义后强德为领袖;并发起了“同求运动”(1905年),动员国内人民出国留学,到中国和日本学习,汲取国外新知识,帮助祖国。他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笔名有“海秋”、“南星”、“氏汉”、“杜静子”等。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潘佩珠街:熙熙攘攘,车水马龙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