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局势下维护东海和平与合作

黄庆强 November 17, 2020 09:09

在第十二届东海国​​际科学会议上,一位学者建议,一些在法律问题上具有许多相似之处的东盟国家可以就东海问题达成共同立场声明。

关于海商法的精彩观点

研讨会第一天(11月16日)举行了四场讨论会,讨论的主题包括:世界形势变化中的东海局势;2025年后愿景中的东盟作用;通过联合国普通照会进行的法律辩论;东海舆论引导竞争和媒体的作用等,讨论会在活跃、坦诚和建设性的氛围中进行。

第十二届东海国​​际科学会议以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举行。

多种观点认为,尽管很难找到新冠肺炎疫情与东海紧张局势之间的直接联系,但新冠肺炎疫情已使东海主要国家间关系恶化,特别是中美竞争加剧。

一些代表评论称,中国利用新冠疫情,加大了在东海的实地活动,扩大了对东海的控制,并有意与多国发生冲突。中国在东海的基本目标没有改变,近期中国不断在世界各地宣传其“立场”,引起许多国家政府和民众的强烈反应。

与此同时,美国继续维持军事和航行自由活动,在外交和法律领域采取更强硬的立场,并直接反对中国在东海的主张。这一立场反映了美国政府对华日益强硬的总体政策趋势。在特朗普总统的领导下,美国的东海政策已基本成型,因此新一届政府不太可能做出重大战略调整。

演讲嘉宾在研讨会上进行讨论。

与会代表还承认,东盟各国总体上保持克制,以防止东海紧张局势失控,同时集中精力应对新冠疫情、维护供应链、恢复国内经济。然而,印尼等许多东南亚国家仍然坚决反对中国在东海的主权声索。

东盟继续推动多边主义、发挥东盟的核心作用,在大国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保持自身地位,同时努力在以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海洋活动法律基础的国际法基础上推进海上合作。

有观点认为,东盟需要优化协商一致原则,并在有相似诉求的东南亚主要国家之间建立次多边机制,以促进区域合作更加有效。在世界多边主义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东盟还需要建立和加强其自身机构,以促进多边海洋合作。

许多欧洲发言者强调,欧盟近期通过加强与东盟和东南亚国家的安全合作,增强了对亚洲,尤其是东海的关注和存在,是出于维护本地区国际法律体系、自由贸易和基于规则的秩序的考虑。然而,另一方面,一些国际学者认为,非东海沿岸国的欧洲国家的“介入”可能会使局势更加复杂。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具有综合价值规范一切海上事务

针对联合国照会就东海问题展开“辩论”及其对《东海行为准则》(COC)谈判进程未来影响的问题,学者们强调,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具有普遍性和全面性的价值,涵盖所有海洋问题。各国照会均直接或间接地提及国际仲裁法院2016年菲律宾南海仲裁案的裁决,驳斥了中国所有不合理的海洋权利主张。

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已成为所有抗议中国在南海过度海洋权利主张的外交照会和信函的官方存放地。许多学者断言,并不存在允许大陆国家在近海岛屿群和群岛周围划定直线基线的特殊制度。

此外,在联合国交换的照会/信函对澄清和加强有关各方的法律立场做出了宝贵贡献,是表达声索国对东海问题观点的重要文件来源。照会式辩论是一种正式、和平、透明的辩论方式,因为声索国逐步澄清其在东海的领土和海洋权利主张,并同时向国际社会公开宣布。

这一法律发展也可为《东海行为准则》(COC)谈判进程中的各方提供参考。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学者也建议,一些在法律问题上具有诸多相似性的东盟国家可以就东海问题达成共同立场声明。

参加研讨会的代表向研讨会演讲者提问。

关于媒体在南海舆论塑造中的作用,与会代表表示,这场舆论竞争规模庞大,形式多样。对中国而言,南海问题与“中国梦”息息相关。然而,一些媒体以民粹主义视角进行报道可能会扭曲信息,不利于促进合作治理及和平解决争端。

故意隐瞒信息和提供虚假信息可能会对政府自身产生反作用。学者们还建议公众查阅官方信息,并相互比较不同来源的信息,以便在东海等热点政治问题上获得最科学、最现实的视角。许多学者还认为,越南媒体非常开放,许多国际媒体机构在越南设有分支机构,越南政府机构对国际记者的开放和坦诚态度也体现了这一点。

11月17日,研讨会继续进行第二个工作日,主要议题包括:建立东海避免碰撞行为准则;鱼类资源、渔业和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海洋科学研究;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并举行特别会议让青年人就东海问题发表看法。

据vov.vn报道
复制链接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动荡局势下维护东海和平与合作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