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以上的假新闻”和我们的勇气
(Baonghean.vn)——假新闻尚未失去生存空间,只要我们仍然容易被“愚弄”,它很可能就会像一种“季节性流感”一样永远存在。社会需要形成针对这一问题的抗体,并在某种程度上形成“社区免疫”。
似乎自从2019冠状病毒病大流行随着虚假新闻数量的增加,谣言的传播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过去几年,仅针对虚假新闻的罚款就可能高达数百亿美元,这是一个令人悲哀的记录。不幸的是,罚款和在大众媒体上公开点名批评违规者并未能“彻底根除”这个问题。证据就是,每天只要你睁开眼睛上网,就可能立即遇到谣言。
昨天“荣市实施16岁以上人士限制令”的报道,充分体现了“嗅觉”的敏锐,甚至有人能“嗅到”封锁的气息。我们一部分人也很奇怪,似乎越害怕,就越肆无忌惮。看到“尿布姐妹”们四处抢购囤货,感觉就像上帝把世界末日写进了日历。毫不夸张地说,“16岁以上人士”的谣言直接触动了相当一部分民众的“购物神经”。
![]() |
8月19日下午,社交媒体上出现关于荣市将实施第16+号指令的谣言,引发居民恐慌,并引发了囤积粮食的浪潮。截图:Thanh Phuc |
集市上熙熙攘攘,有人讽刺道:“我承认,越南人推推搡搡‘从不落人后’。像是一种对好奇的渴望,像是一种想要证明自己与时俱进的表现。”“内部”信息充斥着网络的每个角落。电话铃声急促、火热,像是:“你买东西了吗?哈?明天真的要16分了吗?晕。”“妈,我还有5只鸭子、5只鹅和5条鳗鱼,明天我就16+了。”“哈,我缺菜,只有5把空心菜。”“你买穿心莲和退烧药了吗?买买买。”手机里依然“鸟兽散”。
![]() |
蔬菜、食品、鸡蛋……8月19日下午,Kenh Bac市场挤满了人。照片:Nguyen Phe |
我打开互联网,看到同样的“16+”被复制粘贴。到处都被掩盖,仿佛这是从某个有权有势的抽屉里泄露出来的宝贵信息。真是荒谬,这究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可惜的是,信息有时只有在“隐藏”的形式下才有吸引力,但一旦公开宣布,人们的兴趣就不再被放在优先位置了。放眼街上,人们仍在疯狂地追逐“16+”。外面的手机里还在嗡嗡作响:“一只公鸡30万越南盾,啊,已经35万越南盾了?”。八卦的毛病已经成了慢性病。每个人都试图快速分享信息,以便在其他大佬面前证明自己是大佬。
近年来,人们不得不习惯谣言的困扰。让我们努力避免它肆虐,让我们抓狂。假新闻尚未消失,如果我们仍然容易被“愚弄”,它可能会像“季节性流感”一样永远存在。社会需要形成针对这个问题的抗体,并在某种程度上形成“社区免疫”。假新闻占据了社交网络的生存空间,因此假新闻本身可以被社交网络抵制和清除。

荣市居民因谣言而抢购商品
(Baonghean.vn)——有传言称,荣市将从明天(8月20日)起实施第16+号指令,禁止所有人外出,抗击疫情的职能部队除外,随后,该市民众纷纷抢购商品,在线食品购物网站上的订单急剧增加,发货人“告急”。
还记得几个月前,荣市发现首例新冠肺炎病例时,不到12小时就出现了“已有20例”的信息。为了增加吸引力,还打出了一个诱饵:“这是隔壁亲戚(……)刚刚报告的机密信息。肯定要公布了,大家注意安全。” 然而,这条信息在互联网上流传了几个小时就销声匿迹了。人们开始八卦受害者的“副业”,甚至还出现了一份“忠实客户”名单。这条信息以惊人的速度被转发,然后又被转发的人“埋没”了。几年前,甚至还流传着一个关于世界末日的故事。多少人生活在恐惧之中,直到所谓的世界末日悄无声息地过去,他们才泪流满面地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4.0革命已然到来。“禁止收听敌方电台”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如今,你只需睁开双眼,就能发现各种谣言。补药起效缓慢,而毒药却能迅速见效。预判危险也是一种自救之道。
在这个“油火相传”的时代,没有人比我们自己更能快速地辟谣。不制造谣言,不听信谣言,是我们的公民义务。社交媒体上谣言传播得越多,我们就越需要勇敢,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