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游戏节目是否会“迫使”孩子们过早长大?
参加儿童真人秀节目的年轻选手面临着很大的压力,被迫比他们的年龄更快地成熟。
今年夏天,《哆来咪》、《好声音儿童版》、《与星共舞儿童版》、《青春舞曲》、《越南达人秀》等多档儿童电视节目在国内卫视“爆火”……
随着成人真人秀节目日益饱和,儿童版节目似乎成为一种趋势,成为吸引成人和儿童关注的“沃土”。然而,这也给儿童带来了限制,因为他们是这些比赛的直接参与者。
孩子和成人一样“性感”
儿童节目以发掘、选拔和培养年轻人才为目标,因此总是给孩子们带来各种各样的挑战。担任评委和教练的成年人负责监督和关注最优秀的人才,并对他们进行专业的培养。但这种专业的要求有时会无意中把孩子们变成娱乐“明星”,或者让他们过早成长。
![]() |
许多参加电视游戏节目的儿童选手都有“性感”的手势和动作。
越南电视台推出已久的儿童歌唱节目《Do Re Mi》也难免受到批评,因为节目中儿童的服装、造型和化妆都过于老套,而且节目中孩子们的表演都遵循成人的安排,失去了童真。曾担任2012年《Do Re Mi》评委的歌手泰翠玲本人也感叹:“过去《五月艳舞》的选手可没有现在《Do Re Mi》选手那么辛苦!”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目前的儿童版节目中。最近,《与星共舞:少儿版》第一季难免遭到关于参赛者“性感化”的批评。柔和灵活是体育舞蹈、肚皮舞等舞蹈的特点……但值得注意的是,孩子们的表演中加入了手势、扭动,甚至带有挑逗性,像成人一样“性感”。
《好声音:少儿组》第二季也因允许儿童模仿歌手、娱乐“明星”的表演风格而受到批评。例如,在第一期的对抗环节中,来自胡怀英和刘香江团队的三名女选手的表演就引发了争议,因为她们的表演风格相当性感,超出了少儿比赛的范畴。或许,如果不是在比赛中,观众看到这样的表演,根本想不到她们是三个13到15岁的女孩。
![]() |
《儿童好声音》第二季对抗赛三位女选手“成人化”表现
儿童唱成人音乐
问题不仅在于表演本身,还在于为孩子们的表演选择合适的歌曲和背景音乐。在儿童比赛中,选择外国歌曲已不再是老生常谈。事实上,借鉴第一季的经验,在第二季《美国好声音:少儿组》中,教练们做出了调整,平衡了越南歌曲和外国歌曲的数量。与此同时,第一季《与星共舞:少儿组》滥用了大量成人背景音乐供孩子们表演。
然而,对于外国歌曲,他们还是会选择演唱一些成人主题的歌曲,比如男女爱情、女权主义等等。虽然主要目的是为了“秀”自己的歌喉,但这种选择也让他们“老”了不少。孩子们自己或许不在乎唱什么,而是需要如何展现自己的才华。但这无意中让他们对“听什么、看什么”失去了方向。
![]() |
Lam Truong 团队的三名选手面临着演唱岛屿音乐的挑战。
即使是越南语歌曲,在年幼的孩子中,演唱关于岛屿的歌曲,或者需要深度的“酸涩”歌曲,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压力也很大。还记得在“声音儿童”对抗环节中,Lam Truong 团队的三位女孩演唱关于岛屿和海洋的歌曲时,Ho Hoai Anh 说:“在你这个天真的年纪,唱这些主题的歌曲对你来说太难了。在你们这个年纪,你们可能无法理解这些歌曲的含义。有些人,即使在生命的尽头,仍然无法理解一切……”(!)
你可以用好的技术和稳定的嗓音让评委和教练满意,但为什么总是强迫他们唱他们听不懂的东西呢?
孩子的眼泪被利用了!
除了成绩问题,年轻的参赛选手还要面对胜负的压力。如今的儿童比赛不仅仅是孩子们互动和认识的游乐场,更多的是要求孩子们学习如何面对竞争的可能性。歌手Lam Truong曾表示,在比赛中,有时成年人的压力也会给孩子们带来压力,让他们也感到压力。
![]() |
孩子的眼泪成了制片人的“诡计”
因此,在年龄和人生阅历尚不成熟的他们身上,不难解释为何如此轻易地流泪。这不仅仅是对失败和压力的伤感,更是对新朋友,对那些引导他们跳舞、唱歌、表演的人真挚的依恋。
更何况,制作人还把这当作吸引观众的动机。在很多成人真人秀节目中,利用处境艰难的选手,尤其是利用选手的眼泪,并非稀松平常的事,就连儿童节目也运用类似的“伎俩”。有些节目甚至试图深入探究孩子们的处境和心理,以此来博取他们的眼泪,这很容易造成精神上的伤害。
他们参加电视节目本身就吸引了大量关注,并成为制作人“炒作”剧本的一部分。但我认为,即使是选秀节目或娱乐类节目,也应该把教育目标放在首位。不要让他们的灵魂被“腐蚀”,不要因为成年人强加给他们的东西而失去纯真,把他们变成他们自己的版本。
据越南之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