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见巴黎协定谈判代表团的守护者
难忘的回忆
难忘的回忆
冬日寒风凛冽,我们来到南丹县雄仙乡同文村,拜会了黎越雄先生(别名黎越北)。他是1973年《巴黎协定》谈判期间,越南两国代表团五名保卫队员之一。年近八十岁,入党五十年,黎越雄先生依然保持着干练的作风。回想起在法国参与保卫《巴黎协定》谈判代表团的那些日子,往事如潮,令他感慨万千,感慨万千。
1968年越南民主共和国谈判代表团
从左到右(春水部长、黎德寿特别顾问和黎越雄先生(又名 Bac)(站在稍后面的人)于 1968 年在巴黎)。
40年过去了,但参与保护越南民主共和国和南方民族解放阵线谈判代表团前往法国参加签署《巴黎协定》活动和斗争的日子,仍然清晰地印在前警卫司令部司令、谈判代表团保护小组成员黎越雄先生的脑海中…… |
……1968年4月底的一天,我(黎越雄,PV)和其他5位同志被警卫局(现公安部警卫司令部)局长召集,并被赋予一项重要任务:保护春水同志率领的越南民主共和国谈判代表团前往巴黎。被选中的5人个个体格健壮,身强体壮,武艺高强,反应敏捷,为了保密,他们被赋予了5个不同的化名,但合起来却意义非凡:Bac、Trung、Nam、Thong、Nhat。其中,“Bac”代表黎越雄,来自乂安省南丹县;“Trung”代表乂安省演州县高南同志;“Nam”代表来自南方的潘文善同志;“Thong”代表来自清化的阮友宗同志;“Nhat”代表来自越南的阮友宗同志。阮明念,来自河内。1968年5月9日,由春水部长和特别顾问黎德寿率领的越南民主共和国谈判代表团和警卫队启程前往巴黎。代表团下榻于巴黎十六区拉斯帕伊大道45号的卢泰西亚酒店。几天后,由于种种原因,代表团被法国共产党安排入住舒瓦西黎鲁瓦党校。雄先生在这里被赋予了随时随地接近和保护春水同志的任务。
在法国期间,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巴黎会议代表团团长、警卫兵阮越雄(Nguyen Viet Hung)春水同志给人的印象是“一位才华横溢、威望颇高、而且非常贤惠、亲切、关心他人的外交官。虽然被安排分开吃住,但他仍然到公共厨房去看看代表团里的兄弟们吃住……”。为了方便交流,春水同志给代表团起了代号“37号代表团”(37人代表团)。在法国期间,代表团得到了越南侨胞的热情支持,许多妇女甚至买来腌茄子、煮空心菜……因为她们担心代表团不喜欢西餐。法国人民对越南代表团十分同情,越南代表团走到哪里,都受到法国人民的热烈欢迎。法国共产党的同志们给予了特别的关心、支持,从住宿到警卫工作都创造了便利条件……负责为同是法国共产党员的春水同志和阮氏平同志开车……
阮氏平同志率领的南方民族解放阵线代表团来越南参加四方会议后,黎越雄先生被调去保护阮氏平同志代表团,直至1970年12月底被接替回国执行新任务。1968年至1970年,他负责保护签署《巴黎协定》谈判双方代表团安全的三年,是黎越雄先生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巴黎协定》签署的那一天(1973年1月21日),标志着越南战争结束、恢复和平,黎越雄先生当时正在河内,听到这个消息时,“激动得流下了喜悦、自豪和激动的泪水……”。
……一位来自义安省的上校的人生
这位前警卫兵如今在义安省乡下,简朴地生活在一栋带葱郁菜园的小房子里。除了他的子女和几位亲密的朋友,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一位历史见证者,曾参与保护两个代表团在法国谈判签署《巴黎协定》。他坦言:“虽然我在河内分到了房子,但我仍然喜欢回到家乡,享受田园风光……”他的一生充满趣事,令许多人钦佩。他于1934年出生于南丹县南乐乡(现兴仙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1968 年,黎越雄先生(手持夹克)陪同春水部长访问巴黎。
黎越雄幼年时被青章县一个地主家庭收养。之后,他逃回家乡务农并参与当地活动,并被选为南乐公社青年联盟副书记。1954年初,他加入中央青年志愿队。随后,他被调往警卫部,并于1968年至1970年参与保护在法国签署《巴黎协定》的越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和南方民族解放阵线代表团。从法国回国后,他被部队派往保安大学学习。随后,他于1978年至1983年被派往老挝内务部担任保安专家。从老挝回国后,他继续在警卫司令部工作,担任张政同志的警卫部部长,直至1988年张政同志逝世。1989年起,黎越雄先生担任警卫司令部后勤部部长,直至1993年以上校军衔退役。2007年底退役后,黎越雄上校回到家乡南丹雄仙居住,目前担任南丹县退休警察协会主席、胡伯伯和政治局前卫队成员(越共三大及以前)……
他一生参与过国家多位领导人的国内外警卫工作,包括胡志明主席、武元甲大将、范文同总理、张政总书记等。40年过去了,最初组成“北中南统一”口号保护谈判代表团的5名成员,如今只剩下3人:黎越雄先生(又称“北”)、潘文善少将(又称“南”)和阮明念先生(又称“一”)……他们虽然各自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但每年《巴黎协定》签署纪念日,他们都会打电话询问彼此的情况,回忆起在法国度过的难忘时光。
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