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见无数字造船者

September 29, 2009 10:49

很少有人知道,在那些传说中的无数艘船中,有许多船只正驶向南方,开始它们风雨飘摇的旅程,它们正是在义切河口(义安省义禄县)起航的。我们有机会再次见到当时的人们。

(Baonghean)-很少有人知道,在那些传说中的无数艘船中,有许多船只正驶向南方,开始它们风雨飘摇的旅程,它们正是在义切河口(义安省义禄县)起航的。我们有机会再次见到当时的人们。

退伍军人阮廷辛(左)和他的老战友,现在回到乡村享受生活

今年10月,越南人民海军将隆重庆祝759集团(具有传奇色彩的125集团的前身)成立48周年。该集团沿着已成为历史的海上胡志明小道航线运送物资和武器支援南方战场。

连续14年间(1961—1975年),这条航线共有1789艘无编号舰船,运送15万吨武器装备和8万名官兵,穿越数万海里的敌军密集地带,冒着一切危险,到达需要枪支和人员的南方,为最后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鲜为人知的是,在那些传奇的无数船只中,有许多驶向南方,开始它们风雨兼程的旅程,它们正是在义切河口(Nghi Loc - Nghe An)诞生和启航的。正是拥有700多年木工传统的中建合作社工人的双手,才造就了这些传奇船只的坚固和韧性。

旧无号船厂的老成员阮廷辛先生带我们来到了数十艘无号船的下水处,这些船都是在能干的宜切造船厂工人的手中诞生的。我们再次见到了当时的人们。如今,他虽然步履蹒跚、目光呆滞,但记忆犹新。96岁的黎廷旭先生回忆道:“当时,有一位操着南方口音的图巴先生,带领着一队干部,来找我们中建合作社商量这件事。他说,他们造船是为了抗战,但具体做什么,他并不知道,只是告诉我们,要把船造好。它们在那里躺了整整一年。”76岁的阮文宁先生记得,一位南方干部在他家留下了一枚戒指,看起来像是结婚戒指。干完活后,这位干部就永远消失了,没有人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它并归还。世事变迁,几十年过去了,物是人非,人已远去……

退伍军人和造船工人重聚
旧岁月


当时,每艘这样的船,都是由中建造船合作社的社员们倾尽全力打造的,力求坚固,足以面对大海。因为这是一艘“抗战之船”。每艘船都有两层底层(底层用于存放武器)。船体也用两层加固,外层用木头,内层用浸泡多年的竹子编织而成,非常耐用。后来,当他们得知过去建造的船只实际上是沿着海上胡志明小道向南方运送武器的船只时,老人们掩饰不住心中的自豪。

如今,宜切乡将竖立一座纪念碑,纪念开启传奇远航的首批原始船只的诞生地。相信今天的中建合作社子弟将更加理解和珍惜那些为民族最终胜利默默奉献的前辈们的功绩。

125团(又称“无号船”)是抗美战争期间,海军下属的一个军事海上运输团,负责从越南北方向越南南方运送军用物资。

其前身是第759团,根据国防部第97/QP号决定,于1961年10月23日成立。1964年1月24日,该团改为第125团(D125)。

义切河口——近 50 年前,数十艘未编号的船只从这里出发,向南方运送武器。


125团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了数百次海上航行,将数千吨武器、装备、弹药……运送到南部、中南海岸和5区间战场。值得一提的是,1964年11月29日,125团将武器运往巴地,及时装备南方解放军步兵团,参加平嘉战役。

从1972年2月起,125团完成新交办的任务,如:在海防-东北海域扫雷(1973年);在1975年春季总攻势和起义中从北方向南方战场运送部队、坦克和武器装备;参加解放长沙群岛的双子西岛、山迦岛、南一岛、新圣岛和长沙岛,在宁顺省的古劳秋岛(1975年4月);迎接昆岛共产党囚犯返回祖国(1975年5月)。

重访旧船厂。


第125团曾两次被越南国家授予“人民武装力量英雄单位”称号(1967年和1976年)。

文章及照片:Tran Hai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见见无数字造船者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