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爱是分享和理解
(Baonghean.vn)——当我们谈论家庭时,最常见的方向是幸福。幸福是由爱的砖块砌成的。当爱包含分享和理解时,它必然是持久的爱。
1. 我还记得很久以前看过的一部电影里的几句台词,讲的是一个离家出走的少女和一个好心的歹徒的故事。歹徒问道:
- 你为什么离开?
——因为我妈妈不理解我。
-你应该回家。你妈妈生了你,把你养大成这样。如果她不理解,谁会理解呢?没有人比你妈妈更爱你。
歹徒用慢镜头向女孩讲述他的故事,也是这世上千万孩子共同的故事。是谁敢拿生命做赌注,明知生门就是死门,却依然每天开开心心地等待着孩子的出生?母亲。当孩子高烧不醒,是谁守护着他,彻夜不眠?母亲。当孩子摔倒疼痛,是谁心碎?母亲……那个歹徒很早就失去了母亲,和母亲一起吃饭对他来说也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只有磨蚀褪色的回忆。他感动了一个离家出走的小女孩,饭菜上桌时,妈妈独自一人流泪吃不下饭,不眠之夜的等待,只因青春期每天的愤怒和怨恨。
有一次带孩子去上课,看到桌上的小杯子里插着一朵朵紫色的凤眼蓝,心里突然乐开了花。孩子的老师告诉我,他爸爸是个潜水员,下班回家经常去河里采摘凤眼蓝给他插花。不知是熟悉还是巧合,他最爱凤眼蓝,胜过所有华贵艳丽的花朵。还有一次,我去一个穷渔村写稿,由惊讶转为感动。那位丈夫正坐着雕琢着一根小木条,一丝不苟地把它固定在推着推车进屋的滑梯底部。滑梯是铁艺的,连接着马路和房子,由于铁匠的粗心,滑梯略微有些歪斜。他说,请您稍等片刻,因为他妻子一会儿就要从集市回来,怕她不小心摔倒。而当妻子从市场回来时,丈夫又急忙推着车过来帮忙,试试滑梯是不是真的稳固……这对可怜的夫妻的忙碌,他们的举动、言语、笑容,都显得格外可爱。
仅凭行动上的相互理解,或许不足以称之为深刻。母亲去世得早,但我至今仍记得她最深邃的眼神。我无法撒谎,无法抗拒……当我凝视母亲的眼睛时。我不怕鬼怪,也不怕恶魔……我更怕母亲那悲伤的眼神。因为我从未见过鬼怪,但母亲那悲伤的眼神,哪怕只是一次,也足以让我在之后的许多年里魂牵梦萦。而那双眼睛从不骗我。母亲在病床上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时,尽管她总是坚定地说她没事,但我仍然看到了她那几乎要窒息我内心的脆弱、痛苦和悔恨,当她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那种感觉几乎要窒息我的心。我们可以通过眼神分享真相。而我无法像解读母亲那样,读懂每个人的眼神。
* * * * *
我的朋友患上了产后抑郁症。很难想象一个充满活力的记者在生完孩子后,会变成一位母亲和年轻的妻子。她才30多岁,头发就突然白了很多。她的头很乱,还长了很多虱子。夫妻俩一说话就吵得很大声。为了让他们两个都自由,我的朋友决定离开她的丈夫,尽管她的母亲从义安来到西贡,哭了又哭。她母亲告诉她,她并不梦想孩子变得富有,她只希望孩子幸福。她回答说:是的,妈妈,所以你应该支持我的决定。对于现在的我来说,离开我的丈夫就是幸福,妈妈,不要阻止我。但你阻止不了我,因为我只希望我的孩子快乐地成长,而不是被父母的刻薄话所困扰。
分手一段时间后,你在前夫家附近分期付款买了一套房子。夫妻俩依然互相照顾,孩子们依然幸福快乐。孩子需要照顾的时候,你只要打电话叫老公帮忙照看,5分钟就能到。和之前在一起的很多日子截然不同,妻子生病,孩子闹腾,老公手机发烫还出去喝酒。所以,即使分道扬镳,前夫和前妻依然像挚友一样开开心心地见面。你说,你不敢相信有人会比自己的父母更爱你的孩子。所以,你有权离开你的丈夫,但你没有权利失去父子关系。你有很多方法可以为孩子留住父亲,不必彼此紧紧相依,痛苦不堪,却误以为夫妻皆有就是幸福。
我的另一位朋友,也早早地选择了单身生活,抚养两个年幼的孩子。她说,把两个陌生人从相爱到相守,像家人一样生活在一起,只是因为想要完整温馨的生活。但到了某个时候,当人们意识到同居并不好玩,无法融洽,无法带来幸福时,他们深思熟虑后,便选择了离婚。生活每天都在变化,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也不一样。但最重要的,依然是每个人心灵深处的喜悦、幸福和平静。如果同居不再带来幸福和平静,那么离婚也是一件好事。
当人们彼此放手时,他们之间的爱或许已不复存在,但肯定还存在着一些积极的东西:依然存在着两种更伟大的爱,那就是他们彼此之间的爱。生活中任何不再给你带来快乐的事情,都放下它,让自己轻松平和,这样你的家庭就会幸福。当我们忠于自己的感受,珍惜自己,那才是永恒的幸福!
和很多朋友一样,我依然认为幸福的家庭,不一定非要成员齐心协力,更重要的是,成员们要懂得体谅彼此,共同追求生活的快乐。说到家庭,共同的目标就是幸福。幸福是用爱的砖块砌成的。当爱里有分享和理解,那一定是一份长久的爱。就像一座房子,想要在风雨中屹立不倒,就离不开地基。我依然认为,当我们谈论幸福的家庭,却缺乏理解和分享时,幸福就只是空壳,爱也只是空谈。
如果不通过分享和理解来构建每一块砖,你如何保持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