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苏联决定向阿富汗派兵的原因
尽管与此问题相关的文件尚未完全解密,但苏联基于未经证实的信息决定介入阿富汗十年战争一直是专家们争论的话题。
莫斯科是应阿富汗政府的要求向阿富汗派兵的,但一些势力认为这是苏联对主权阿富汗的侵略行为。
显然,入侵阿富汗是苏联的重大战略失误,其后果是约1.4万名苏联士兵阵亡,6300人受伤;经济危机期间军费开支增加;在苏联境内形成贩毒线;严重影响苏联社会的“阿富汗综合症”;外交政策受损,而这对美国来说是一次战略胜利。
![]() |
据maxpark.com报道,1979年3月17日至19日3天时间里,苏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了阿富汗局势,并得出结论:将提供军事技术和物质支持,但不派遣军队。
“我们不能冒这样的风险,”时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阿列克谢·柯西金说道。但包括安德罗波夫、乌斯季诺夫和葛罗米柯在内的多位政治局委员坚称,派兵的决定将解决苏联在该地区的所有问题。尤里·安德罗波夫是支持向阿富汗派兵的最重要人物。
军事领导人——奥加尔科夫元帅、阿赫罗梅耶夫元帅和瓦连尼科夫将军——也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阿富汗领导层应该独立解决内部冲突,苏联的军事存在只会挑起敌对情绪,导致阿富汗国内叛乱活动加剧,而叛乱主要针对的是苏联军队。苏联士兵对阿富汗的风俗习惯,尤其是伊斯兰教、民族和部落关系的了解不足,将使他们的处境极其艰难……
在军队强烈而果断的抗议之后,勃列日涅夫开始犹豫不决。尽管他曾批准入侵阿富汗,但他始终赞同总参谋部的观点。奥加尔科夫和其他将军强烈反对入侵阿富汗,这导致他与安德罗波夫的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之间再次出现分歧。当时,安德罗波夫根据一些“情报数据”声称,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土耳其的行动旨在建立一个包括苏联南部各加盟共和国在内的“新的奥斯曼帝国”。
事实上,美国已经准备好潘兴导弹发射装置,并计划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将其部署到阿富汗,此举危及包括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在内的苏联战略设施;阿富汗政变后,巴基斯坦准备开始在阿富汗开发铀矿,以制造核武器。
维克托·格里申回忆了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的历史:一个春夜,勃列日涅夫把他叫到苏共中央总书记办公室。中央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和各书记齐聚勃列日涅夫的办公室。他们开始讨论阿富汗局势。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传达了这一信息,称阿富汗的达乌德政府已被推翻。进步力量(据他们提供的信息)已在共产党人塔拉基的领导下掌权;克格勃继续监视着阿富汗局势的发展。
随后,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波诺马廖夫发言。他说:“我们知道塔拉基同志是一位值得信赖的人。”
会议并未就此事进行冗长的讨论,也并非正式的政治局会议,而更像是一次关于邻国局势的对话。大家都为亲共产主义进步力量在阿富汗掌权感到高兴;会议一致同意,克格勃、外交部和国防部将继续密切关注阿富汗局势发展,并随时向政治局和国家领导层通报情况。
安德罗波夫、葛罗米柯和乌斯季诺夫都参与了阿富汗事务。他们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并为中央政治局阿富汗问题准备资料和建议。根据安德罗波夫、葛罗米柯和乌斯季诺夫提供的信息,塔拉基和阿明的集团和部族之间不久后在阿富汗爆发了权力斗争。苏联领导层收到阿富汗领导人的消息,称塔拉基据称在阿富汗生病住院并去世;阿明接任了阿富汗领导人。
![]() |
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决议和意见。来源:maxpark.com |
通过克格勃渠道,苏联获悉阿明对塔拉基家族实施了报复,塔拉基本人也惨遭杀害;塔拉基的亲属和支持者被迫迁往远离定居点的沙漠地区,并陷入饥荒。苏联通过克格勃和大使馆试图迫使阿明以人道方式对待塔拉基的亲属,但徒劳无功;苏联试图保护他们的努力也遭到断然拒绝。
在中央政治局例会上,尤·V·安德罗波夫表示,根据现有情报,阿明是中央情报局特工;越来越多的美国和巴基斯坦情报机构人员正在前往阿富汗;美国和巴基斯坦正在向阿富汗提供大量武器。与此同时,阿明多次发出电报,请求莫斯科接见他。但苏联领导层认为不宜接见阿明,因为这将意味着苏联支持此人,从而迷惑阿富汗境内反对阿明及其政策的进步力量。政治局相信了克格勃的情报,倾向于“鹰派”。
事实上,阿明并非中情局特工,他本应是苏联的忠实盟友,但由于“误传”,他在苏联领导层眼中失去了信誉。为此,他们误导了苏联领导层,导致后者反对向阿富汗派兵。德米特里·费奥多罗维奇·乌斯季诺夫在派兵问题上“扮演了主要支持者的角色”,而阿纳托利·葛罗米柯则是这一灾难性决定的第三责任人。
1979年12月8日,苏联“微型政治局”举行会议。在与勃列日涅夫就阿富汗问题举行的会谈中,苏联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尼古拉·奥加尔科夫、S·F·阿赫罗梅耶夫、V·I·瓦连尼科夫以及陆军总司令伊格纳西·帕夫洛夫斯基将军在等待苏联政治领导层最终决定时,反对派遣军队。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向阿富汗民主共和国派遣一支7.5万至8万人的小规模部队。12月10日,他们再次举行会谈,并邀请总参谋长尼古拉·奥加尔科夫出席。奥加尔科夫反对派遣军队,并表示7.5万人的兵力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 |
1979年12月12日,政治局最终作出了向阿富汗派兵的决定,并以苏共中央第176/125号秘密决议《关于阿富汗局势》的形式正式确定下来。布鲁塞尔会议批准了在欧洲部署北约中程导弹的计划,该计划能够深入北约领土,从而结束了苏联的犹豫……
在政治局委员中,这份文件只缺少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的签名。1978年至1979年,他积极参与了阿富汗问题的讨论。他是唯一一个后来反对并拒绝支持向阿富汗派兵决定的人。在1979年12月12日的会议上,非政治局委员包括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72年至1986年)、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961年至1986年)的波诺马廖夫(BN. Ponomarev),他于1955年至1986年担任苏共中央外交部部长。
根据苏联政治局的决定和苏联国防部1979年12月10日第312/12/00133号指令(关于准备并向达尔富尔地区部署约7.5万至8万名士兵),苏联国防部战斗群于12月13日组建,由S.F.阿赫罗梅耶夫将军指挥。此后,被称为“驻阿富汗苏军有限部队”的苏军远征军开始组建。
新任苏联驻喀布尔大使FA·塔别耶夫提前告知了达尔富尔地区军领导人哈菲祖拉·阿明,苏共和苏联最高领导层决定以派兵进入阿富汗的形式向政府提供军事支持。阿明作为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向达尔富尔地区军总参谋部发出了相应指示,以确保协调和支持苏联指挥部。就这样,苏联军队参战,并因此陷入了长达十年的阿富汗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