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育质量的综合解决方案
(Baonghean)- 省委委员、教育培训部部长阮氏金芝同志接受了乂安报的采访。
![]() |
荣市勒毛小学的学生参加新学年开学典礼。 |
记者:尊敬的同志,义安省教育部门连续五年受到教育培训部的高度评价,成为全国教育体系的一面旗帜。您能否详细介绍一下过去一个任期内义安省教育部门取得的成绩?
阮氏金枝同志:过去一个任期,全省教育系统取得了诸多显著成绩:在管理工作中,出台了许多符合地方实际的政策和策略,对提高全省教育培训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指导和组织实施了考试和质量评估工作;建立了一支各级各类学校、管理队伍、教师队伍,特别是骨干教师队伍,比较均衡地分布在各地区、各学校,适应了融合发展时期教育培训创新的要求。教育社会化工作扎实推进,设施设备逐步现代化,满足了教学需要;加快建设国家级达标学校体系(目前全省达标学校已达905所,占59.5%,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以上)……
2010-2015年任期的突出成绩是:组织实施“每个教师都是自学创新模范”运动;开展“创建友好学校,学生积极参与”竞赛运动;根据政府总理第33/CT-TTg号指示有效推进“两个不”运动;开展务实、坚持、同步的教学方法创新运动,有力地提高了干部、教师、学生的认识,增强了家长和人民群众的共识;对学生的考核更加务实,纠正了课外教补习。每年的高中毕业考试、高中补考和高三入学考试严肃、客观、依法办学,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支持;群众素质不断提高,关键素质不断稳定:2005-2015年,义安省全国优秀学生人数和大学录取人数始终位居全国前列;其中不乏荣获亚太地区金牌、国际金牌的优秀学生。
记者:除了取得的成就之外,义安省的教育仍然存在困难,尤其是区域教育差距较大。那么,原因何在呢?
阮氏金枝同志:除了取得的成就之外,义安省的教育仍面临诸多困难,尤其是不同地区(高地、低地、乡村平原、城镇)之间的教育质量差距。山区,尤其是高地,学校分散且规模较小,学生仍然需要上混合班,少数民族学生的越南语水平也有限……
主要原因是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经济条件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实施素质教育的条件,如:设施、教学设备;管理人员——教师;知识水平、学习环境、教学条件;……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存在差异。学校——教学设备仍然缺乏,一些学校——校址没有通电;人民生活水平仍然较低;家长对子女教育的观念不够到位;难以吸引优秀的管理人员和教师……
记者:下一届义安省教育部门的目标是什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逐步缩小地区差距?
阮氏金枝同志:未来一个时期,义安省教育培训部门的目标是:保持在全国一流水平;提高综合教育质量(德、智、体、美),突出重点;大力实施分流工作,将培训与就业结合起来;逐步提高综合可持续教育质量;力争到2020年使区域教育质量达到水平;注重提高文化课教学质量,使学生掌握足够的知识以适应高等院校、专业学习和职业培训;为该省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人力资源。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后一个时期,教育部门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落实乂安省委(第十七届)关于落实教育培训领域根本性、全面革新决议的第33号行动计划;实施普通教育课程和教材改革项目;重点引导教学、测试、考试和评估方法的创新;重视职业指导和分流;发现和培养人才。此外,结合新农村建设计划,实施社会化教育,推进国家标准学校体系建设,认为这是提高综合教育质量最积极的综合措施。指导实施提高普及5岁学前教育、普及适龄小学教育和普及初中教育质量的措施,解决各地区基础教育质量问题。同时,继续有效实施各项计划和项目;建立少数民族寄宿、半寄宿学校体系;逐步减少散居学校数量;对少数民族学生教授越南语;继续开展混合班教学法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素质,全面及时落实好山区、民族地区师生政策;关注残疾儿童、孤儿、流浪儿童等教育问题。
我的哈(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