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水稻氮肥施用量提高稻米品质
(奉和安)水稻施用过多氮肥会降低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并影响稻田生态环境。因此,科学家与多位农民合作,在多块稻田开展试验,以确定适宜的氮肥用量。
事实上,长期以来农民对水稻施用过多的尿素肥料,导致水稻植株疯长,光照不足,易发生病虫害,开花结实期易倒伏。
因此,农民必须投入更多人力和农药来预防稻米倒伏,导致稻米产量降低、空粒率增加、稻米品质下降、售价降低、利润减少。
过量的氮还会由于硝酸盐流入水源而污染环境。为了降低投资成本并提高水稻产量,农业领域的科学家尤其关注水稻所需的氮含量。
![]() |
福清乡(Yen Thanh)的农民在种植水稻前施用氮肥。 |
阮光松一家是兴隆乡8村的农民,也是实施“确定水稻氮肥适宜用量”试验模式的农户之一。他表示:“1亩稻田,去年夏秋作物,他们家种植杂交稻时,施用了5公担有机肥、7.25公斤尿素、20公斤磷酸盐、6公斤钾和25公斤石灰粉,种植纯稻时,施用了5公担有机肥、6.25公斤尿素、20公斤磷酸盐、5公斤钾和25公斤石灰粉。”在管理过程中,结果表明,由于氮肥用量较少,有机肥、磷酸盐和钾肥的施用量得到了保证,而且施用均衡,因此水稻长势旺盛,即使最近遭遇暴风雨,也没有倒伏。该水稻病虫害少,有效分蘖率高,粒重高,杂交稻单产达299公斤/亩,纯种稻单产达304公斤/亩。
与此同时,未采用该模式的水稻种植区杂交稻单产仅为282公斤/亩,纯稻单产仅为280公斤/亩。董先生建议,相关部门应继续实施接下来的1-2茬作物,以确认其有效性,同时进行宣传,并说服农民应用该模式。
安城县是全省的稻米粮仓,拥有超过12000公顷的土地,每年种植两季水稻。每年,这里的农民要使用数千吨氮肥来给水稻施肥。该县农业与农村发展局局长阮文阳先生表示:“一些地方农民在水稻上施用过多氮肥的情况仍然普遍存在,导致稻株发青、空粒率高、稻米产量低、稻米品质差。”
因此,农民非常有必要了解水稻所需的氮肥用量,这有助于他们降低投入成本并提高水稻产量。然而,确定水稻的适宜氮肥用量非常困难,因为它取决于各种土地类型:深田、浅田、沙洲……因此,过去几季在北盛省万盛县确定水稻适宜氮肥用量的实验模型仅在部分地区应用,尚未得到广泛推广。
![]() |
Muong Noc 公社(Que Phong)的农业工作人员指导人们如何正确照料水稻并限制有害的病虫害。 |
实验项目负责人、义安省农业科学协会工程师陈明团表示,该项目旨在为稻农增加7-10%的收入,提高稻米品质,同时保护稻田的生态环境。
本课题在万城、北城(安城)、清同、清良(清忠)、兴隆、兴统(雄原)等县开展了调查研究。在实施“确定全省部分水稻主产区水稻适宜氮肥施用量”课题后发现,不同氮肥施用量对稻田病虫害发生程度的影响不同。氮肥施用量越大,稻田病虫害发生越严重。
但农业工程师陈明团表示,为了得出更准确的结论,农业与农村发展部需要在重点稻区建设更多5-10公顷的示范田,种植杂交水稻、夏秋纯稻和春季作物,以平均减少40-45公斤/公顷尿素的用量。
通过对3个地区6个乡3种生产作物的调查、调研,试验区最高产量确定的施氮量为:夏秋杂交稻每公顷施氮量145~150公斤,春杂交稻每公顷施氮量175~180公斤。夏秋纯稻每公顷施氮量125~130公斤,春纯稻每公顷施氮量155~160公斤。该施氮量每茬施用3次:1次基肥,2次追肥。
春黄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