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密监控“爱行贿、恨收不到红包”的“公务员”

May 20, 2017 15:25

骚扰和小额腐败的恶习难以根除,需要严格且强制性的监督机制。个人和企业不会随意给腐败官员送红包。

这是第十四届国会议员、国立经济大学副校长黄文强副教授对政府总理指示各部委尽快出台措施结束“上热下冷”局面的看法。

黄文强副教授:文明的行为关系必须同时建立在三大支柱之上:完整而严格的法律体系、严格的制裁措施以及人民群众在遵守和监督执行过程中的自愿和积极参与。

公务执行中的轻微腐败

黄文强副教授表示,当前企业普遍希望自己的合法诉求得到迅速解决,需要“敷衍了事”,这表明“小腐败”已经成为许多公务员在履行职责时的习惯。

因此,总理打造创意政府的决心必须深入每一位公务员的意识中,并转化为服务企业的行动。

“一个诚实且建设性的政府不仅要制定政策和指导方针,更要善于倾听,了解企业的​​需求,并找到尽快响应的方法。总理的指示表明,政府决心打破拖延和骚扰公共部门直接履行公职人员的习惯,”黄文强副教授说道。

姜副教授从经济专家的角度进一步分析,直接履行公职的公务员受到“骚扰”,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不仅是贿赂、回扣的成本,还有企业的正当诉求得不到及时解决和满足,从而丧失了商机。

“这会让投资者灰心丧气,阻碍企业的建立和发展,很多情况下是导致企业破产的原因。”Cuong 副教授强调说。

此外,从社会角度来看,Cuong副教授强调,“小腐败”现象扭曲了公共机构的形象,公务员滥用职权,利用和剥夺人民的利益。

这就使得民众和企业对政府的信任逐渐丧失,逐渐在民众和企业中形成一种收受贿赂、为自己办事的陋习,而不是仗义执言、争取廉洁公开透明。这才是当今社会关系普遍存在、渗透着“信封机制”的根本原因。

需要严格的监控机制

副教授强调,骚扰和小额腐败的恶习并非仅仅靠指令和命令就能轻易根除,而是需要建立严格且强制性的监督机制。民众和企业不会随意给腐败官员送红包,但根本原因在于腐败官员只爱护和善待那些……腐蚀他们的企业。

“因此,需要有制裁措施来监督公共服务流程和程序的透明度,以便腐败官员不会任意地“喜欢”行贿者、“讨厌”拒绝行贿的人,而是被迫按照公开宣布的程序平等对待他们。

同时,应该建立机制鼓励民众和企业参与监督官员和公务员履行公职的情况,提供“骚扰”的证据,并在发现证据后严肃处理。”——Cuong 副教授说。

一位担任国会议员的律师同意这一观点,他表示,要应对“上热下冷”的局面,当局必须找到瓶颈所在。

“到目前为止,我们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是处理违法行为的低效。原因在于我们在某些地方执法不够严格。违法者仍然很多,而对违法行为的处理不够彻底有效。如果我们能够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我相信骚扰和滥用权力的情况将不复存在,”他说。

据Infonet报道

相关新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严密监控“爱行贿、恨收不到红包”的“公务员”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