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养殖水环境监测

November 24, 2014 10:48

(Baonghean)- 为了限制水污染并为养虾区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义安渔业局正在应用 BMP、GAP、VietGAP 等可持续水产养殖管理方法......然而,要有效实施上述计划,关键问题是良好的水质管理。

在全省 8 个基本养虾区(6 个 GAP 区、2 个多元化区)开展了商业养虾区水质监测活动,这些区域包括琼春乡、琼禄乡(黄梅镇)、琼榜乡、琼良乡、琼清乡(琼禄乡)、演文乡、演忠乡(演州乡)和义合乡(义禄乡)。上述养虾区的水污染情况非常复杂。这也是导致动物疾病给农户造成巨大损失的原因。根据对水产养殖区水源的初步调查,81% 的设施受到污染,只有 19% 的设施水质良好。

Kiểm tra lượng tiêu thụ thức ăn của tôm. Ảnh: Hải Yến
检查虾饲料消耗量。图片来源:Hai Yen

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水产养殖活动、工厂企业废水、农业生产活动以及居民生活污水。在水产养殖区,81%的家庭表示水污染的原因是水产养殖。琼闾县琼迪乡的阮文安先生表示:“琼迪乡是一个集约化养虾区,养虾用水主要取自黄梅河,池塘废水也储存在这里。”

大多数设施在每次作物种植后都会将废水和污泥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占93%)。此外,在种植过程中,农户在30天的耕作后会将池塘底部的污泥虹吸到水渠中。因此,这些地区的农户非常清楚水污染的原因,但尚未找到解决方案。目前,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各职能机构已加大宣传、动员和指导力度,鼓励农户应用VietGAP工艺。一些农户已按照该工艺处理废水并收集污泥,但比例非常低。

集约化养虾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之一是池塘饲料过量。在集约化养虾系统中,只有15-20%的饲料用于动物组织发育,高达15%的饲料总量因未被采食而损失,只有40-45%的饲料用于营养代谢、维持生命活动和蜕皮。投喂过多、水质不稳定、易溶解的饲料、难以吸收和维持氮能力的饲料……都随废水排入环境中。养虾造成的另一个问题是污泥在邻近地区(如红树林和死水区)的沉积。养虾过程中过剩的饲料大多堆积在池塘底部。这对虾和养虾业来说是一个危险的来源。当整个池塘底部都很脏时,虾生长缓慢,易感染疾病。通过研究表明,大多数虾类疾病源于其生活的环境。

不仅池塘水环境受到污染,虾场外的环境也影响着沿海生态系统。重复使用受污染的池塘或将废水排放到周围环境会造成水污染,并影响沿海活动。废水和池塘水的泄漏还会导致周围农田和地下水(用于日常用水和饮用)盐碱化。根据水产养殖厅的报告,截至2014年10月,全省有268.8公顷虾场受到白斑病、EMS和环境疾病的侵袭。监测区发病面积98.6公顷,占总发病面积的37%,其中环境病害发病面积64.3公顷(占环境病害发病面积的35%),环境病害发病面积23.2公顷(占环境病害发病面积的41%),白斑病发病面积11.05公顷(占白斑病总发病面积的40%)。

通过对琼榜乡(琼闾)禄水合作社水质的评估表明:pH值波动范围较小,能够保证兽医卫生、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适合水产养殖用水。但该处供排水NH3(氨)指标大多超过QCVN 10-2008和QCVN 02-19规定的允许阈值,有时甚至超过10倍,说明水产养殖污泥排放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在农耕季节开始时(5月份),该指标在允许阈值之内,随后几个月逐渐升高;水中H2S值大多在0.02mg/l以上,超过QCVN 10-2008规定的阈值。 2014年5月至10月,全区发病面积40公顷,其中环境病害占32%,白便病占31%。2014年6月发病面积最大,达4种病害,这也是环境指标超标的时期。

奠州乡(Dien Chau)的pH值在允许范围内,而NH3指数在6月、7月、8月及以上的废水样品中超标。2014年5月至8月,共计2.5公顷发病面积,主要集中在6月,占67%,发病主要由环境因素引起,占60%。而义和乡(Nghi Loc)的pH值在允许范围内。NH3指数大部分超标,尤其是来自废水源,在某些月份超标20倍(2013年8月)。H2S指数(常温下的气体化合物,有恶臭、有毒气味)、BOD5(溶解氧)均在允许范围内。 2013年8月,碱度指数超出允许值4倍。2013年和2014年,宜合乡的农业区受到肝病、胰腺病、白便病、白斑病等环境病害的侵袭。这些疾病几乎在一年中的每个月都会出现。

谈到水产养殖业的水环境管理问题,食品与环境管理厅厅长陈春光先生表示:“组织水质监测,评估水质并预测污染水平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建立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并发布疾病预警,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环境对水产养殖户造成的损害。除了监测水质并提出水质控制措施外,环境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有机关联的,因此有必要同时积极主动地开展水质监测和疾病监测活动。”

黄氏银

(水产养殖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对虾养殖水环境监测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