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的电子商务欺诈行为日益复杂
义安省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导致许多人利用电子商务进行诈骗,买卖假冒商品、来历不明的商品,影响消费者权益,造成税收损失。
发现许多“地下”网站

网上生意越来越受欢迎,但其弊端也愈发复杂。近期,义安省有关部门发现并处罚了多家违规销售产品的网站。
典型情况是,2024年4月2日,市场管理组3号对位于越南义安省荣市义富乡的AC食品股份公司处以3000万越南盾的行政罚款,原因是该公司违反了未向管理机构通知销售商品的电子商务网站的规定。
随后,2024年4月3日,市场管理第五组对位于杜良县蓝山乡的HM有限公司(由阮氏花女士拥有)处以2000万越南盾的行政罚款。检查期间,HM有限公司运营着一个带有在线购物车功能的电子商务网站,发布和宣传洗发水和化妆品。

另一起案件涉及AC食品股份公司的违规行为,PTTH女士是该公司的董事兼代表。检查组发现,该公司的网站目前经营和销售食品和谷物产品。该网站设有购物车和在线订购功能,但未按规定向工贸部申报电子商务网站的义务。
同时,检查组还发现AC食品股份公司电子商务网站未按规定履行向工贸部通报的义务。该公司董事长H女士承认了违规行为,并承诺将尽快纠正。
市场管理三队队长裴文忠补充道:“过去一段时间,该队部署并出色地完成了基础调查工作,掌握了生产经营单位和市场动态。同时,配合监管力量,掌握信息,追踪到正在集货、销售、线上销售、通过社交媒体(Facebook、TikTok、YouTube)进行直播的生产线、团体和仓库……”
今年前6个月,该部门处理了10起涉及组织和个人通过社交网络Facebook、Zalo和Tiktok交易假冒商品、来源不明商品和走私商品的违法行为,罚款总额超过2.4亿越南盾。
据市场管理部门报告,自2024年初至今,市场管理部门已协同其他力量处理了27起与电子商务活动有关的案件,处以行政罚款超过5.09亿越南盾。主要违法行为包括交易假冒商品、在互联网环境中交易侵犯知识产权的商品。

复杂的发展
据越南工商会称,义安省是全国63个省市中电子商务增速第14快的省份。全省共有534个销售网站、4个交易大厅和2个手机应用程序,这些机构和个人均已向工贸部备案。
然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中预防和打击欺诈行为依然困难重重。违法者技术含量高,手段复杂,并且经常变换作案手法。他们利用Facebook和Zalo等社交网络销售商品,并且通常在公寓楼和私人住宅中开展销售活动、接收订单和成交订单,因此很难被发现和查处。
货物运输通过第三方运输单位进行,支付活动通过非现金支付方式、电子钱包或货到付款进行,这使得违规行为难以查处、发现和处理。使用.com、.net、.org等国际域名销售商品的电商网站,所有者信息尚不明确,在短时间内创建并关闭。

此外,不法分子还经常在电商平台或社交网络上创建多个账号,通过直播销售商品,在社交网络上建立多个群组对不真实的商品进行监督或评论,甚至关闭虚假订单,欺骗消费者。
电子商务活动和数字平台业务各环节的管理设备体系尚未同步,电子身份识别、认证以及人口数据与税务、银行、电信数据同步的实施进度缓慢,导致对从事电子商务活动和数字平台业务的个人和组织的身份识别和认证存在困难。
通过对网络空间现状的调查,我们发现,通过网站,人们经常进行广告宣传、介绍、提供虚假产品信息,兜售来源不明的产品和没有发票的商品。最常出售的商品是服装、鞋子、化妆品、手机、手表、观赏植物、功能性食品等。
.jpg)
许多商品在Facebook上以低价直播。这些销售点通常不提供营业地址,顾客直接下单或通过私信下单。一些诈骗对象还利用电商平台和社交网络公开宣传虚假文件服务;以高利率、巨额利润等承诺吸引人们参与金融投资、外汇投资……
加强管理
义安省市场管理厅副厅长阮红峰表示,为预防和制止电子商务违法行为,义安省市场管理厅已采取多项措施,如派遣各组长、部门负责人、监管人员、市场管理厅专家参加真假商品鉴别专业培训班等;指派具备信息技术资质的监管人员负责对本地区经营电子商务的组织和个人进行查找、监测、评估和登记等工作。
同时,跟踪互动、待售产品数量、畅销产品、最喜欢的商店、送货率、客户反馈、估计规模和收入,以制定合适的测试计划。

税务局还协调公安、海关、税务、边防等相关部门,加强对电子商务活动中不按规定申报纳税的企业、经营户和个人的违法行为的检查、侦查和处理,特别是加强对直播带货活动的检查和查处。
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单位网络空间守法经营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的宣传、普及和引导,包括加强对电子商务消费者的警示和引导。
义安税务局代表补充道:“信贷机构应根据税务机关的要求,负责协调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和在数字平台上开展业务的组织和个人的支付信息提供工作。网络销售单位应注册登记,公开披露,并如实、及时地向主管部门申报身份信息、产地、产品质量、收入相关信息以及产生的纳税义务。”

专家表示,为了防止电子商务环境中的商业欺诈,当局必须加强对在线平台和商店的许可管理。由此,控制商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和商家的权益,并构建健康的电子商务环境。
在消费者方面,通过电子商务进行商品交易时,应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和交易场所。购买商品时必须提供相关凭证和发票。
但未来一段时间,据预测,电子商务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还会有很多新的、更精细、更复杂的手段和花招,如果仅仅停留在行政处罚的层面,目前较轻的处罚力度不足以起到震慑和预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