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生活技能教育需要实用、有效。
(Baonghean.vn)——新的通识教育课程注重向学生传授生活技能,帮助他们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因此,这项内容备受关注,并在学校以多种形式实施。
提高独立性和适应性
芽庄民族寄宿中学(Tuong Duong)的集体活动通常在每周四下午举行,活动内容丰富,围绕培养学生的软技能。
新学年开学后的几周,大部分内容都集中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行为能力、集体生活能力、独立能力和自学能力。技能课程其实比较简单,但在一个100%学生都是少数民族、其中一半以上是寄宿生的环境中,这一点至关重要。同时,由于种种原因,过去对很多学生来说,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知识相当陌生。

为了证明生活技能教育芽庄市峨美少数民族中学校长阮仲豪老师带我们来到学校的宿舍。下午5点左右,放学后,宿舍里的活动进行得井然有序。这时,有的学生在锻炼身体,有的学生在厨房帮老师准备晚餐。有的学生趁机进行个人卫生、洗衣服,并清理学习角。整个宿舍区都打扫干净了,有一片绿油油的菜园,还有专门的集体活动场地。学生们个个自信满满、彬彬有礼,对陌生人来访毫不惊讶,而且敢于交谈。
纳梅村地处偏远,位于祥阳县的尽头,交通条件仍然较为艰苦。然而,让我们欣慰的是,近年来,不仅纳梅村的孩子,一些邻近乡镇的孩子也纷纷报名就读并入住学校。为了建立这种信任,除了课堂教学,我们还注重品德教育和生活技能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适应集体生活的基本技能。此外,我们还鼓励学生表达自我,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在义林小学(Nghia Dan),近 65% 的学生是少数民族,该校也注重通过融入学科和体验活动来开展生活技能教育……
生活技能的教学以主题形式展开,例如防火灭火、防溺水、交通安全等宣传。此外,孩子们还会学习一些基本技能,例如沟通技巧、自助服务技巧、应对生活各种情况的技巧……
必须确保实质和有效性
2018年通识教育计划明确的目标是帮助学习者掌握通识知识;懂得有效地运用知识于生活,并能终身自学;有选择合适职业的导向;懂得建立和发展和谐的社会关系;拥有丰富的人格、品格和精神生活,从而拥有有意义的人生,为国家和人类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根据各个教育阶段的不同,学校都重视、整合和融入了生活技能教育,并将其融入到许多科目和课外活动中。

在义安省,近年来,生活技能教学项目受到了许多学校和家长的关注。最明显的是,有成千上万的学生在学校参加生活技能教学项目。
据教育培训厅统计,2022-2023学年,全省学龄前儿童参与生活技能提升活动超过1.6万名,占比8.86%;小学阶段学生约12万名,占比36.4%;中学阶段学生约1800名,占比0.8%。此前,全省经教育培训厅许可开展生活技能教育及课外教育活动的单位共有152家。
据初步评估,生活技能教育活动对提高认识、引导行为、培养学生一些必要的技能起到了积极作用:文化行为、团队合作、健康培训、预防交通事故、伤害、溺水;防止校园暴力……然而,除了积极的成果外,义安省组织生活技能教学的过程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教育机构在与生活技能中心对接,为学生组织课外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得不一致,缺乏一致性,引发了一些负面舆论。
基于上述现实情况,自本学年开始,教育培训局已出台政策,暂停学校的生活技能教学;同时要求学校及相关单位重新审视人力资源、教材、教学计划等组织状况。

在等待新指南的同时,学校继续以多种形式维持生活技能教学。
学校暂停以联合培训形式教授生活技能,是各中心及时审查其课程、人员和管理方式的举措。学校也需要审查中心对教师的管理是否得当,课程质量是否良好,并提出适当的建议。
对学生进行生活技能教育至关重要。事实上,全国各地都发生过许多典型的事故,例如火灾、事故、溺水等。如果学生掌握了技能和知识,他们不仅能够自救,还能帮助朋友。然而,为了提高生活技能教育的有效性和质量,学校必须自上而下地定期进行指导。学习必须兼顾理论和实践,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其能够应用于实践。
业界认为,让学生掌握生活技能固然必要,但更需要注重提升生活价值观、人生哲学,以及塑造义安人民的文化和性格。地方教育项目尤其需要关注这个问题。联合开展的生活技能教学项目只是对官方课程中缺失或尚未包含的内容进行补充,并且只有在家长和学生有需要时才会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