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要回答记者问题的“粗俗言论”感到震惊
近期,报刊上出现了一些难以引起读者共鸣的言论,因为它们“粗俗”且无视舆论和读者。提及这些言论并非多余,因为它们出现的频率有所增加。
近日,《先驱报》刊登了一篇文章,报道一位记者致电河内铁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英雄安排会面,讨论河内首个快速公交项目——安义至金马线。
因此,当记者问及该项目的效果时,涂先生说:“效果不好不关你们的事,你们记者没有专业知识,你们到底是通讯社还是评估机构?”
对于BRT线路拥堵风险的问题,涂先生表示:“堵车不关你们的事。你们是新闻社,不是评估机构,也不是专业机构,你们胡说八道。”
据媒体报道,河内已重新审查这些声明。
![]() |
该项目延期,人们抱怨浪费,以及政要的“粗俗”言论。照片:Dan Tri |
此前,6月13日,《今日报》(Mot The Gioi)电子报援引了河内市工贸厅厅长黎鸿胜(Le Hong Thang)的话。本报记者拨打了090395888X号电话。接电话的自称黎鸿胜的人说:“您说工贸厅厅长对主席说了什么错话?我会纠正的。我说了什么话是我的事情,媒体无权评论这些话,明白吗?”
据《One World》报道,该报记者建议这名男子不要用“你”这个词来称呼自己,但他继续说道:“但如果你在媒体上谈论工业和贸易部部长,你会说更糟糕的话。我告诉你这些,是为了让你知道。”
前不久,《爱情信报》刊登了记者与清西大学校长丁玉贤博士的通话内容,内容是报社想了解校园内混凝土搅拌站的情况。在通话中(录音),丁玉贤博士说:“我跟你们说,你们听着。很多报社都来过这里,我警告你们不要乱来,明白吗?我们是依法办事,没有监察员来,施工队来了就砍头,你们为什么要乱来,明白吗?而且我是伤残军人。我跟你们说,你们听着,很多报社都来过这里,春节前春节后,不要说坏话,明白吗?你们信吗,我告诉那个人……(丁玉贤校长喊了一位高层领导的名字)指着你们的主编,然后他就会向我汇报。好……”
此外,在与《永乐报》记者的谈话中,王显先生还对记者使用了不敬的言语:“我直接告诉你们,想活命就离远点,走街头生活方式,城市报,这个报,那个报,四种报纸!你们要进来,我也直接跟你们玩,你们这群小兔崽子,滚!”
本文作者至少两次在电话里听到过这种尖刻的言辞。有些言辞是错误的,说话的人不得不向记者道歉。有些言辞则表现出对法律和舆论的蔑视。
通常情况下,杂志的“主编”会威胁要“解散”上级管理机构,并“杀死”那些向他“主编”的杂志发出正式申请出版许可的人员。在与Infonet记者通电话时,这位“主编”(请允许我加上引号,因为他被任命为主编时引起了混乱)说的话,只有街上的人互相咒骂时才会说。
虽然他们并非领导,亦非政府要员,但上述人士在社会、领域和机构中都算得上“高位”。人们通常会认为他们有文化、有尊严、说话规范……
由此可见,对记者的发言和回应,随着一些“高层”人士的“文化”和“意识”的提高,已经变成了一个令人担忧的故事。难道他们认为自己是在与个别记者私下交谈,还是公众舆论对他们来说无关紧要?
公关专家表示,对话中点名、职务、职业和机构,意味着这不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私人对话。记者与记者之间也是如此。全权代表身份,讨论公众关心的议题的对话,是报刊读者与受访者之间的对话。因此,权威人士的回应必须考虑周全,慎重考虑。同时,对那些因粗俗、缺乏文化底蕴而损害官员形象的“权威人士”,要严肃处理。
据信息网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