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和弘扬胡志明主席“伟大学校”的价值
在纪念胡伯伯逝世55周年的一系列活动中,文化体育旅游部近日在主席府举办了关于胡志明主席遗迹地遗产价值保护与宣传的研讨会,许多科学家、文化研究人员和曾在遗迹地工作的人员参加了研讨会。
此次活动再次肯定了这处特殊遗迹地的巨大价值——它是胡伯伯纯洁道德榜样、简朴高尚生活和对国家和人民奉献精神的学校。

主席府历史文化遗址内的胡志明主席遗迹区是胡伯伯生命最后15年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从奠边府大捷(1954年)后他和抵抗政府返回首都直到1969年9月他逝世。在这15年里,他以党主席和国家主席的名义,与政治局和党中央委员会一起,为北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解放南方、统一祖国的斗争事业制定战略和策略。

1969年9月2日胡伯伯逝世后,主席府地区形成了与胡伯伯有关的一系列历史遗迹,包括13个遗迹屋(主席府、54号楼、高脚屋、政治局会议室、67号楼、A厨房、B厨房、胡伯伯签署命令屋、H66地道、D1地道……);属于遗迹屋的1,738份文件和文物;7个室外遗迹,例如:鱼塘、主席府花架、芒果路、小径、池塘上的木桥……和50棵胡伯伯带回来种植或直接照料的遗迹树。
历经多次历史变迁和激烈的战争,主席府胡伯伯居住和工作的地方至今仍受到精心保护,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和人类的影响,不断迎接国内外游客。
除了他的陵墓之外,55年来,这座文物建筑群已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以及世界约16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9000万游客。其中,许多国家元首代表团和许多高级代表团都对他留下了崇敬的印象。
可以肯定的是,主席府胡志明主席遗迹群是具有多方面特殊价值的遗迹体系之一;它是少数仍保留原貌的遗迹之一,生动地展现了这位为国家、人民和世界进步人类奉献一生的领袖的思想和道德典范。这里是一处红色的纪念地,一所大型的学校,生动地教育着世世代代的胡志明思想、道德和作风。
因此,弘扬胡志明主席遗迹地的价值不仅是为了给子孙后代完整保存与胡志明主席生平和活动有关的遗物,而且是为了向国内外游客传达胡志明主席的灵魂、品格、一生和伟大事业。
事实上,不仅国内游客,就连国际游客每次来到河内,除了瞻仰胡伯伯陵墓外,总会抽出时间参观和了解他晚年生活和工作的地方。那就是67号楼,一栋简朴的吊脚楼,典型的北方山区少数民族吊脚楼建筑风格,还有“阳光下摇曳的白芒果花路”,还有胡伯伯的鱼塘。在与中央委员会紧张的工作之后,他像童话故事中一位老人一样,在鱼塘里与中央委员会讨论如何迅速解放南方、统一国家、使南北统一的战略。
关于胡伯伯日常生活、活动和工作的文件、文物和故事都深刻地体现了一位领袖的情操、高尚人格、简朴生活、亲民精神、热爱人民、尊重人民。凡是来到胡伯伯身边的人都感到如见其人,停留的时间越长,就越能深刻感受到胡伯伯毕生为国为民、永远希望人民温暖富足、先民至上的精神。
对于今天的每一位越南公民来说,每当他们瞻仰胡伯伯陵墓,参观胡伯伯晚年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数着每一步台阶走向那栋最生动地记录着他一生的吊脚楼时,每个人都明白,这是一位革命领袖朴实无华、英雄气概的最好证明,他的一生充满艰辛和牺牲,极其高尚、极其纯洁和美丽。而对于在这里从事文物管理工作的人们来说,保护与胡伯伯有关的文物,就是保护一座体现胡志明思想、道德和作风的丰碑。这就是胡伯伯留给我们的独特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深刻的精神内涵。
弘扬遗物的价值就是弘扬胡志明道德和作风的高尚价值,使这里不愧为革命道德学校。除了推动以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刊物,向广大民众和国际友人介绍胡志明的一生和事业之外,研究人员认为,有必要继续研究和补充遗物展示的文件和文物,确保系统、同步和全面地弘扬遗物的价值,包括范文同总理劳动之家的遗物。范文同总理是一位优秀的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一直与胡伯伯相伴,直至生命尽头。
今年是胡伯伯逝世55周年,也是他继承和践行遗志的55周年。做好保护和弘扬胡志明文化遗产的价值,汲取前辈的宝贵经验,是文化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继续更好地履行保护、保存和弘扬这一特殊民族文化遗产价值的职责,使胡志明思想和道德榜样得到更加有力的传承,为胜利实现胡伯伯所期盼的民富、国强、民主、文明的越南建设目标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