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传承盂兰盆节的孝道精神

明泉(表演) August 18, 2024 06:46

值此2024年盂兰节之际,乂安报社采访了民间文化研究者、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文学系前讲师阮雄伟。

vulan-cover.png

值此2024年盂兰节之际,乂安报社采访了民间文化研究者、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文学系前讲师阮雄伟。

明权(履行) • 2024年8月18日 7:30
*****

光伏:如今,盂兰盆节不仅具有神圣的宗教意义,更具有特殊而深远的意义,引导每个人回归民族本源,与祖先一起践行“饮水思源”的道德。请您介绍一下盂兰盆节的起源?

研究员 Nguyen Hung Vi:“盂兰盆”或“Vu Lan Bon”是印度古老的文化信仰,早在佛教诞生之前就已存在。“Vu Lan Bon”三个字,是梵语Ullambana的音译,汉越语读作“Vu Lan Bon”(倒挂),比喻堕入阎浮提洲饿鬼道的众生,遭受与倒挂同等的痛苦。

在古代史诗《摩诃婆罗多》中,人们多次读到关于盂兰盆会的修行。佛教吸收了这一信仰基础,将其编纂成法会,并将其作为传说记载在佛经中。入藏后,常以“目犍连救母”的传说形式流传。

目犍连是佛陀的得意弟子,跟随佛陀说法修行,证得大罗汉果。目犍连用天眼看到母亲生前因罪孽被流放到阎浮提洲做饿鬼,饱受苦难和饥饿。他很可怜母亲,便给她食物,但食物到了她嘴里就变成了火。他向佛陀祈求救法。佛陀开示,在农历七月十五,也就是僧侣们修持佛法的季节(夏末),他们应该准备五百盘食物,主要是五种水果,供养十方众生。他照做了,他的母亲得到了赦免,生前所犯的十种罪孽,得以生到天界。从此,就有了盂兰盆节。

Đông đảo người dân thành tâm hành lễ Vu Lan tại chùa Diệc. Ảnh: Hải Vương
许多人虔诚地在荣市的叠寺举行盂兰盆节。图片:海王

盂兰盆节是所有佛教派别都举行的一项重要仪式,因为它与孝道(佛教最受尊敬的宗教)有关,与修行(僧侣的避暑山庄)有关,与经文(盂兰盆经)有关。

光伏:那么,先生,盂兰盆节的习俗是如何传入我国的呢?

研究员 Nguyen Hung Vi:在中国,相传梁朝时人们举行盂兰盆节,以表达对父母和祖先的感恩之情。到了唐朝,盂兰盆节在民间得到了蓬勃发展。在越南,在中国统治时期,随着佛教传入古代交趾(公元2世纪),盂兰盆节在越南土地上确实盛行。然而,当时留下的记录并不清晰。

目前,越南现存关于盂兰盆节最清晰的文献,是河南省土井寺的一块罕见石碑,名为《大越国李家之子之颂天奠灵塔碑》。这块石碑由阮功白于1121年(李仁宗在位期间)撰写。碑上记载了一段长达396字的文字,记述了李仁宗亲政期间,为“孝顺父母”而举办的法会。

据《大越全史》记载,1118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李仁宗为纪念其母仪兰太后(1117年去世),举行了盂兰盆节。或许从那时起,盂兰盆节就走出了寺庙的范围,流传到民间,在每个国民身上弘扬孝道道德,弘扬佛教爱生美德。

bna_vu_lananh_ho_chien9862700_2482018.jpg
照片:Ho Dinh Chien

光伏:盂兰盆节的核心是孝,做到了就叫孝。那么先生,佛教的孝道精神是什么呢?

研究员 Nguyen Hung Vi:在佛教中,孝道是一切仪轨之首。为了孝敬父母,根据佛陀的教诲,人们会实践两种孝道:“世间孝”和“出世间孝”。“世间孝”是供养父母饮食、住处、床铺、医疗、药品和便利条件……“出世间孝”是带领父母参加仪轨和教育,前往寺庙和神社,弃恶从善,以便自己死后能够往生净土。当父母去世七代之后,人们会举行法会,赦免亡人的罪孽,以便自己能够往生净土。

佛教的孝道不仅博大精深,而且极其宽容。为了理解它,我们将其与儒家的孝道进行比较。佛教也是一种人生哲学,但儒家对“三不孝”的理解如下:

- 遵从父母的意愿而做不义之事,是不孝的第一种。

——家境贫寒,父母年老,却不肯出仕,以利俸禄,这是不孝之二。

无妻无子,不孝不祭祖,为不孝之三。

Lễ Vu Lan báo hiếu ở chùa Diệc (TP. Vinh). Ảnh: Hải Vương

佛教的孝道不仅限于家庭,而是延伸到一切众生……我们要感恩每一个人,祈祷大家都能平安度日。

因此,儒家教导人们做官,其孝道限制颇多。而佛教的孝道则从孝道延伸到对宇宙万物的孝道。佛教的孝道不仅限于家庭,还延伸到一切众生、植物、环境以及生存环境。因为根据轮回的规律,我们这一生都是无数次轮回的子孙,所以每个人、每个物种都是我们的父母和祖先。我们需要感恩一切,并祈祷万物和平共处。

光伏:作为一名民俗文化研究者,您如何看待近年来盂兰盆节的变化?

研究员 Nguyen Hung Vi:过去,盂兰盆节的宗教活动在寺庙和民间都举行。寺庙举行隆重的仪式,旗帜庄严,僧侣们聚集在一起进行“忏悔”(三个月雨季后的自我反省和忏悔)。之后,佛教徒们受邀前来参拜听经,僧侣们诵经说法。在民间,人们准备素斋,祭祀七代祖先,诵经祈祷忏悔;同时,人们还通过焚烧和送纸等方式,向父母、祖父母和祖先献上祭品。

bna_Lễ-Bông-hồng-cài-áo-trong-mùa-Vu-Lan-là-để-người-được-cài-bông-trắng-không-quên-cha-mẹ-mình-đã-khuất.-Ảnh-Hải-Vương.jpg
武兰节中的玫瑰插花仪式。摄影:Hai Vuong

但在战乱时期,由于物资匮乏、局势混乱,各家往往只能各自奉献少量祭品,形式也较为简陋。寺庙里,人们无法聚集在一起聆听《目莲经》。而源于这一习俗的五果盘,却在春节或其他供奉水果的场合变得流行起来。

然而,自国家统一以来,盂兰盆节的内涵日益丰富,意义也日益深远。值得一提的是,盂兰盆节期间的“别玫瑰”活动也近来传入越南。这项活动由一行禅师在日本朝圣后发起,旨在向社会传播孝道之美,并得到了广泛响应,成为每年盂兰盆节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

近期,在盂兰盆节前夕,许多佛寺在暑假期间为不同阶段的学生开设了冥想课程和孝道班,旨在启发学生了解父母的功德、对人类的爱以及对传统和国家的责任。盂兰盆节期间,佛寺除了举办仪式外,还会组织文艺活动。这些活动会根据不同时期人们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而有所调整,但总体而言,它们并未失去节日的核心价值,有时甚至丰富了修行的形式。

Lễ Vu Lan được các chùa tổ chức tại chính điện hoặc trước sân chùa với sự chuẩn bị công phu, chu đáo, trang trọng của ban tổ chức. Trong ảnh: Lễ Vu Lan tại chùa Ngưu Tử (Thanh Chương) diễn ra vào đêm 14/8. Ảnh: Huy Thư
盂兰盆节在佛塔主殿或佛塔院前举行,组委会精心筹备,隆重而周到。图为8月14日晚,在清章县五子寺举行的盂兰盆节。摄影:Huy Thu

光伏: 据了解,目前人们在盂兰盆节和农历七月十五期间的信仰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您能否就此问题向读者详细介绍一下?

研究员 Nguyen Hung Vi:盂兰盆节走出庙堂,融入人间,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各地风俗习惯的改变而生存发展,而这种变迁的过程,难免会有一些负面因素和扭曲。

比如七月禁忌。《十种众生供养论》说七月“孤魂野鬼四处游荡”,会危害众生,所以禁忌越多,内心越平静。然而,禁忌却越来越过度,变得不合时宜,甚至变成了迷信。佛教认为,并不存在什么不好或不吉利的日子或月份,需要禁忌或回避。只要每个人诚实生活,多行善事,不造恶业,好运自然会来。

又或者关于烧纸习俗的故事。这并非佛教习俗,而是道教中关于死后分配财产的观念。然而,如今烧纸习俗已演变成一种迷信。

vulan-nen.jpg

无论中秋节或盂兰盆节如何变化,需要保留的是孝道精神,对父母、祖父母、祖先的感恩,以及更广泛地说,对自然和生存环境的尊重。

然而,无论中秋节或盂兰盆节如何变化,需要传承的是孝道精神,感恩父母、祖父母、祖先,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对自然和生存环境的尊重。因为根据佛教的理念,人人都是生命,在无尽的轮回中轮回。我们的责任就是守护这些永恒不变的价值观。

光伏:先生,义安省中秋节的孝道和宗教活动有什么独特或突出的特点吗?

研究员 Nguyen Hung Vi:孝道被视为越南人民的基本道德价值观,最深刻地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子女与祖父母、父母之间的关系。尽管受到儒家或佛教思想的影响,但透过越南人的视角,透过越南社会的现实,越南的孝道也具有其独特的特色。义安省人民的孝道也不例外。

但我欣赏乂安孝道的是在民俗文化中,特别是乂静的民歌,其中很多歌曲如《师恩母德》、《父母十恩》、《父子情深》、《父亲的叮咛》、《光辉的种族》、《生的恩》……都充满了佛教的孝道,表达了穷人努力把孩子培养成好人的孝心。

关于武兰信仰,值得注意的是,义安省许多家庭选择农历七月十五作为忌日,以表达对祖先的感恩和孝道。孝道精神与祭祖习俗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光伏: 感谢您的交谈!

nnc-nguyenhungvy-box(1).png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传承盂兰盆节的孝道精神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