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融合的洪流中保留义安的灵魂
省委执行委员、文化体育旅游厅厅长陈氏美行同志接受了义安报、广播电视台的采访。
PV:同志,面对强融合转型时期的要求,如何才能使义安族全面建设既弘扬传统价值观又适应新形势?


陈氏美行同志:在任何时代,人始终是发展的中心和驱动力。在义安,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这里是一片拥有丰富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土地,是塑造义安人性格的典型价值观——勤奋、好学、慷慨、忠诚等——汇聚之地。

落实中央关于建设和发展越南文化和人民的第33号决议,特别是省委第5号决议,我们明确指出:建设义安人民全面发展既是紧迫的任务,也是长期的任务。这里的全面发展不仅指智力、体魄、审美和道德的发展,也指融入和适应市场经济和新工业革命的能力。今天的义安人民必须思想开放、充满活力、勇于创新、敢于变革、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同时又要传承和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

PV:您认为,在建设拥有自身独特身份并能适应时代发展的义安族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陈氏美行同志:或许最难的是如何既保持个性又融入共同体。在融合过程中,如果不加注意,身份认同就会逐渐消逝。我们不能像以前那样“塑造”义安人民,但也不能让他们的身份认同就此消失。
因此,必须以唤醒和弘扬自身固有的优良价值观为基础,同时积极吸收和甄选外来文化的精髓来丰富自身文化认同。这既是传承,也是发展,而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当今的义人既要现代化,又要融入主流社会,同时又要坚守自身特色——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PV: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文化部提出了哪些解决方案,并实施了哪些措施,以落实建设义安人民全面发展的政策?
陈氏美行同志:文化部就多项重要政策的颁布和实施提供了咨询意见。这些政策包括:就2021-2025年“全民团结建设文化生活”运动中文化称号奖励政策的第29/2020/NQ-HDND号决议提供咨询意见;就支持基层文化体育机构建设的第30/2020/NQ-HDND号决议提供咨询意见;就支持手工艺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俱乐部的第29/2021/NQ-HDND号决议提供咨询意见;就支持基层文化生活发展的第20/2022/NQ-HDND号决议提供咨询意见;就支持文化遗产价值的保护和推广的第28/2022/NQ-HDND号决议提供咨询意见;就支持投资建设游泳池和儿童游泳课程的第09/2023/NQ-HDND号决议提供咨询意见等。
此外,我们还组织科学研讨会,从道德教育、家庭生活方式等方面塑造义安人民的人格;发展义安人力资源和文化人才,促进其融入社会。我们还积极推广“全民团结建设文化生活”、“建设新农村、文明城市”、“将民歌带进校园”、“妇女积极学习、创造性工作、建设幸福家庭”、“全民效仿胡志明大叔”等运动……“幸福家庭”、“体育家庭”模式、保护民族文化俱乐部、贯彻落实村规、公约、预防家庭暴力等活动同步开展,促进道德教育、健康生活方式,培养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

PV: 政治局第39号决议强调,要弘扬义安的历史文化传统、发展潜力和人力资源,促进义安的全面发展。您认为,未来需要实施的关键措施有哪些?
陈氏美行同志:我认为,解决方案主要分为 5 类:
第一,完善文化方面的制度、机制和政策体系;特别是保护和弘扬义安文化价值观的机制、资源社会化机制、公私合作机制、创新培训政策机制、吸引和利用人才机制。
周一,提高国家文化管理的效能和效率;加强检查监督,同时提升整个政治体系的作用。尤其要从根本上、全面革新教育培训;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推进教育;重视生活环境、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
周二,加大对文化的投入,特别是对基层文化体育机构的投入;推进“全民团结建设文化生活”运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家庭;注重发现、培养和利用文化领域的人才。
周三,加强宣传和沟通,提高公众对文化和人民在可持续发展中作用的认识。
周四,将义安族的发展视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整个政治体系、各级各部门和整个社会的同步和负责任的参与。
如果这些解决方案能够坚定不移、同步实施,我相信义安省将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具有义安省精神和品质,并且具有融合性、创造力,能够在新的形势下掌控未来的公民。
PV:你认为恩格族人融入并保持家乡文化认同的“关键”是什么?
陈氏美行同志:我认为,关键在于自信。只有当我们理解自身的文化价值观时,才能敞开心扉,平等地接纳新事物,而不会感到拘束或自满。义人必须深刻认识到,身份认同并非陈旧的展示品,而是可以灵活应用于现代生活的鲜活价值观。
因此,在融合的同时,我们必须不断保护、培育和弘扬独特的文化价值观——从勤奋好学的传统、尊重人际关系的传统,到克服困难、敢想敢做的精神。这才是义族人民全面发展、自信迈入新时代的基石。
PV:谢谢大家的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