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灵魂空虚
(Baonghean)——鼓声深深地印刻在每个越南人的精神和文化潜意识中,代代相传。在庄严的仪式或夏季节日里,低沉响亮的鼓声营造出庄严的氛围,增强民族自豪感……
沿着7号国道,距荣市东北55公里,我们到达了合城公社(安城),这里被认为是祭祀鼓的神圣之地,世代闻名。合城仍然保留着数千年前宁静、雄伟的古老风貌,有榕树、水码头和公社院落。与祭祀李一光的圣塔、三道寺和金贵像一起,每年农历1月14日在风律公社举行的祭祀鼓比赛被认为是独特的文化特征,是每个当地居民的骄傲。比赛场地风律公社是公社妇女在1945年8月夺取县政府起义时缝制旗帜的地方,目前公社正在办理将之列为国家级历史遗迹的手续。
![]() |
合盛乡(安城)的鼓乐节。图片来自网络。 |
举办击鼓比赛的目的是营造欢乐祥和的氛围,庆祝党的十九大、迎春,传承和弘扬家乡的传统文化特色。通过比赛,旨在加强家庭之间的团结互助、交流学习,激发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让他们回归本源。参赛者均为合盛乡的大童子(Dai Ton)家庭。每个家庭至少由三名本族后裔组成一个团队,负责三个区域:大鼓、小鼓和鼓。
比赛中,每队在不超过12分钟的时间内敲响3记祭祀鼓。每个参赛氏族都有一名指挥,负责在祖坛前进行仪式,敲响大鼓(又称雷鼓)3下9下,比赛开始。据当地人介绍,雷鼓是一种由来已久的鼓,只用于每年农历新年或正月十五等神圣的仪式。鼓身由300年的菠萝蜜核制成。制作鼓面的水牛皮必须先经过祭拜,并经过精心挑选。鼓手敲响3下9下后,队伍中的其他成员开始打拍子,演奏鼓乐。参赛选手必须按照祖先的习俗,庄严地穿上奥黛,戴上头巾。不仅祭祀鼓声要节奏准确,鼓槌舞也必须优美优雅,与鼓乐的深情旋律相得益彰。比赛分为六个部分:鼓三通(1幕);开政鼓(1幕,9拍);小雅鼓(1幕);祭祀鼓(1幕);坦鼓(5-7拍);行进鼓(5-7拍)。
幸运的是,我遇到了村里的一位老人——72岁的阮友珠先生,他同时也是击鼓比赛的评委。当被问及比赛的形式和特色时,他兴奋地说道:“我从小到大,村里都有击鼓比赛。每个乡镇或家族的击鼓方式都不一样。节奏时快时慢,但最终目的是要吸引大家,引导人们向善。击大鼓的人必须配合小鼓的节奏,才能发出神圣而有力的声音。”
鼓乐比赛是代际和谐的体现。一个家族鼓队里,男女老少,从长辈到孩子,都参与其中。组委会设立奖项,鼓励村里的年轻一代参与,例如评选敲大鼓的选手、评选最具潜力的年轻人、评选最佳女选手等。比赛不仅吸引了当地14个家族的参赛,还吸引了公社内外数千名群众前来观看助威,营造出“国泰民安”的团结氛围。
合盛乡人民委员会主席黄仲力先生肯定道:“一年一度的击鼓节在精神文化价值方面深受民众喜爱。在不久的将来,乡里将借鉴以往活动的经验,制定比赛规程。另一方面,将扩大击鼓节的规模和仪式,使其更像教堂里的仪式,例如将击鼓与香火供奉、诵经和祭祀相结合;并组织与其他乡的交流。每个乡都有不同的击鼓方式和节奏,从而交流和丰富比赛内容。”
卡盛
河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