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乡村文化

DNUM_CJZABZCABE 22:32

(Baonghean)-建设新农村是正确的政策,符合人民的愿望,因为随着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新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将逐步赶上城市。然而,如何在建设新农村的同时,保留老农村的风貌,如榕树、水码头、集体农庄等,是许多地方关心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让如今许多村庄真正繁荣起来:村里的道路和小巷宽阔,铺满了沥青路面,水泥路面平坦,大片的田地不再像以前那样分散,而是专种单一树种……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和科技在生产中的应用,农民的生活日益富裕。然而,在新农村里,那些用来净化夏日空气、美化村道的竹堤和绿茶埂也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石头和坚固的水泥围墙。村门也不再是古朴弯曲的,而是耗资数亿越南盾修建的水泥围墙。

Cây đa, giếng làng  ở xã Xuân Lâm, Nam Đàn. Ảnh: Bùi Văn Dũng
南丹县春林乡的榕树和村里的水井。图片:裴文勇

在义禄县首批文化村之一——义庆村,与庆忠村的长者们分享如何在保留传统乡村文化的同时建设新农村的故事时,担任庆忠党支部书记多年的武孟魁先生(70岁)说道:“乡村的榕树、渡口、大院的形象早已融入每一位义安人的心灵。而每次离开家乡,留在我童年记忆中的,都是在村口榕树下等待母亲归来的时光,是凉爽的月夜里去大院里听山歌的时光,是伴着午后静谧的钟声回到圣地的那些伤感时光……

像我们这样的老人,很怕时间会逐渐摧毁村里的文化价值,怕今天年轻一代的忙碌生活无法保存先辈留下的东西。在庆忠村,道路的开通和浇灌也是大家关心和考虑的问题:道路还是同意开通的,但还是要尽量保留那些世代相传的古树,比如铁木、凤凰木、竹堤,凡是家里有茶树做成的门,公社干部也会鼓励和督促他们保留下来。因为无论有多少变化和工业化,在农村,我们还是要保留乡村的风情,不仅要保留风景,更要保留人情味:村里的精神、邻里情谊,守望相助。

宜庆乡干部阮文静表示,乡里致力于修复村里的水井,为恢复越南乡村的古老面貌做出贡献。这也是上一代向下一代传授乡村文化宝贵价值的一种方式。例如,在庆忠村(宜庆),莫方井利用社会资金修复,村民们非常兴奋,因为他们认为他们修复了村庄的龙脉。庆忠村莫方井就位于刚刚拓宽和清理的村际公路旁。除了修复水井外,村民们还修建了一座纪念碑,讲述莫方井的故事。井区得到了扩大,周围被翠绿的竹林环绕。

邱大叔说:没有人清楚记得村里的莫方井存在了多久。如今,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那口古井是当时整个Ngam村(包括Khanh Dong、Khanh Thinh、Khanh Trung和Khanh Den四个村)的供水之所。村里的古井也是当时年轻人聚会、约会的地方,是孩子们在夏日午后玩耍的地方。井水清澈凉爽,泡出来的绿茶比用雨水泡的还要好喝。村里的古井深2.5米多,井面直径2.5至3米,井身全部由均匀排列的鹅卵石砌成,厚度在30至50厘米之间,尤其是井底铺着厚厚的木板,至今仍保留着。久而久之,井顶龟裂,井底风化,树木疯长,路过的Khanh Trung村人都为此担忧……

为了修复村里的水井,当时担任村支书的魁叔表达了他的感受:一定要修复水井,保存村里的古迹,让后人了解庆忠村过去的样子和现在的发展情况。出乎意料的是,他的想法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2007年,魁叔站出来发动大家,贫困户捐了5万越南盾,富裕户捐了50万越南盾,100万越南盾,共计1800万越南盾。2007年中旬,整个庆忠村就像过大节一样热闹,年轻人、孩子、老人都来修复村里的水井。仅仅一个星期的时间,村里的水井就按照原来的样子修好了:周围筑了坚实的堤岸,井底铺着红砖;井旁立有一块大石碑,上面写着:“莫方井遗迹”。

为了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宜庆县修复了门庙遗址群和宁韦将军陵墓。自2010年起,恢复了门庙节,吸引了大批县内外民众和游客前来参加。该节日每年农历三月二日至四日举行。

宜庆乡人民委员会主席阮廷素先生激动地表示:“建设新农村的政策是正确的,符合人民的愿望,也符合人民希望农村生活赶上城市生活的愿望。然而,农村人的生活与城市人的生活不同。说到农村,肯定有佛塔、寺庙、竹篱笆、池塘、村井……因此,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公社主张研究每个地区、每个区域的不同特点,既要保留农村面貌,又要满足县、省其他地方的发展需求。”

关于蕴含着古老村落文化的丰饶的北山文化村(文田-南丹)。在宁静的午后,钟声响起……正如北山村书记王长秋所说:每到下午6点整,遗址上的钟声就会响起3次、6次,宣告着平静的一天的结束。

我去过很多地方,但没有哪个地方的乡村风光像北山这样美丽:蜿蜒的道路缓缓而行,绿树成荫,山茶、菠萝蜜、芒果、稻田等树木成荫;方圆一公里多的村落水塘多达八处,尤其是北山至今还保留着村舍、寺庙、佛塔、佛塔井等众多遗迹。为了保护这些遗迹,村民们达成了高度共识。北山村村民梁春山激动地说:“顺应民心,在新农村建设中,北山村除了落实交通道路、土地整理、文化机构建设等标准外,还与村社达成共识,要保护和发扬先辈留下的村舍、寺庙、佛塔,只有这样,才能传承美好的乡村文化。”

据德翁庙守护者裴巴道先生(今年80岁)介绍,村里目前有五处文物:德南公社、德山寺、德翁庙、清茅庙和塔井。每处文物都有各自的建筑风格。例如,南山庙,又称德翁庙,是祭祀梅淑岱时期的一位杰出将军——南山将军的地方。该庙由两座建筑组成:祭祀大厅和圣殿,呈“丁”字形排列,采用“锣价”和“前柱”的风格。圣殿是祭祀南山将军的地方,祭祀大厅是祭祀社群和士兵的地方,也是准备仪式的地方。

沃德山寺,又称德山子寺,俗称南寺,建于陈朝,是义安省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德山寺至今仍保存着一口黎朝风格的寺庙大钟、一组独特的越南寺庙造像、一组三尊大小相同、风格相似、高1.2米的三世佛像,坐在菠萝蜜木莲花座上,造型十分精致。此外,这里还保存着210块用来印制佛教书籍的木经板,板上刻有佛像、菩萨像和汉字经文。据研究人员称,这些木经板是阮朝嗣德王时期的……目前,这些文物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每个遗迹都有自己的管理委员会来监督礼拜和组织节日。

得益于民众的捐赠和捐助,北山村的遗迹正不断翻新升级,日渐美丽。令人欣慰的是,去年,庙井在旧址上得以修复。古老村舍的神圣之美将成为我们村庄永恒的美,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肩负起守护的责任。“因为无论说什么,无论做什么,无论有多少创新,那片土地,那片村庄,都必须属于农民,归农民所有。”北山文化村(南丹县文田乡)书记兼村长王长恕先生说道。

对于像Thu叔、Suu先生、Khoi叔这样的农民来说,每一棵榕树、每一个集体院子……都承载着村庄许多历史的起伏,以至于远方的人,每当想起这个村庄,心里就感到痛,而留下的人,则更要担负起保护和弘扬这个村庄的责任。

清水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保护乡村文化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