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富县在新农村建设中保护乡村文化

DNUM_BHZADZCABH 15:37

(Baonghean)-兴富乡位于林江畔,距兴原县中心以南约15公里,自然面积超过426公顷,其中近150公顷为农业用地。当地人民勤劳善良,生活条件优越。用于农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大部分劳动力尚未得到充分培训,科技进步在集约化生产中的应用还不够,生产效率和劳动效率不高,加之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且投入不同步,成为公社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制约因素。

面对上述现实,在实施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公社指导委员会将宣传动员工作视为一项重要任务,充分理解“民知、民议、民做、民检”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民主作用,调动群众力量。正因如此,从2012年到2016年的五年间,兴富公社已筹集近1070亿越南盾,其中,群众捐款超过480亿越南盾,顺利落实了18/18标准(该公社已免除农村市场标准)。

Trung tâm hành chính xã Hưng Phú.
雄富乡行政中心。图片:Nguyen Hai

兴富乡优先投入大量资源用于交通运输和灌溉领域。其中,投资超过220亿越南盾,修建了4.5公里乡道、3.39公里村道、6.77公里巷道,改造了13公里田间主干道;增建了一座泵站,使总泵送能力达到2000立方米/小时,加固了5公里的一、二、三级渠和近5公里排水渠,从而确保了当地生产和人民生活的灌溉用水。

兴富乡关注并决心大力投资的另一个重点是文化机构。由于文化设施老化,需要大量新增投资,因此文化机构建设是兴富乡最关注、投入最多的一项指标。因此,兴富乡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必须优先规划建设新的行政中心。在对8/8村的文化馆进行翻新升级的同时,兴富乡还动员资源,投资近100亿越南盾,建设了规模相当大、包含两层办公楼、20个办公室、多功能文化馆、标准校园和运动场的新行政中心。

Giờ ra chơi của học sinh Trường Mầm non Hưng Phú.
雄富幼儿园学生的课间休息。图片来源:Nguyen Hai

从公社到村级文化机构的升级改造和投入使用,不仅为当地人民带来了切实的利益,也为当地带来了新的面貌,有助于恢复和弘扬传统文化价值。兴富县拥有两处国家级历史文化遗迹(蓝青山历史遗迹和白寮长原寺)和一处省级文物。由于兴富县很早就开始规划居住区,如今的兴富县不仅拥有众多历史遗迹和著名风景,孕育了兴原县众多优秀学子,而且是一个具有浓厚义安稻作乡特色的新型农村公社。

目前,在公共卫生领域,该公社也致力于建设一支专业技能过硬、医德高尚的医生和医务人员队伍。尽管存在诸多不足,2011年,该公社仍投资100亿越南盾,其中95亿多越南盾来自上级支持,用于升级医疗站的设施。自2015年被认定达到国家健康标准以来,该医疗站已成为兴原县居民初步健康体检的典范,平均每年为4000多名患者进行体检。

Thu hoạch rau màu gia vị của bà con nông dân xã Hưng Phú.
兴富乡农民正在采摘蔬菜和香料。图片来源:阮海

为了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加群众收入,兴富公社举办多场生产培训班,并筹集资金支持生产模式,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除了扩大大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收入外,该公社还通过动员群众整合土地、转用土地等方式,鼓励群众发展多种种植,大力发展家庭经济、家庭农场经济;鼓励群众从银行或信贷机构借款经商和输出劳务。正因如此,除水稻种植外,兴富公社还拥有近30公顷的蔬菜和香料专业种植区,年产值达数亿越南盾;拥有数十个施工队和70多名出国务工人员。

虽然是纯农业公社,但全社近1500名职工中有30%稳定在公社及周边地区的机关、单位、工厂工作。近5年来,人均收入增长近一倍,2016年达到每人2600万越南盾;贫困率从13%下降到3.9%。

Nét bình yên làng quê Nông thôn mới Hưng Phú.
兴富新农村的宁静乡村。摄影:阮海

回顾兴富公社新农村建设历程,虽然从仅有8项标准开始,实施过程中不时遇到困难和挑战,但凭借省、兴原县的及时支持和整个政治体系的努力以及人民的共识,公社按时完成了新农村建设任务。

进入新阶段,兴富县决心克服困难和限制,继续动员人民保持和提高已达到的标准,努力将兴富县建设成为经济实力雄厚、充满义安农村特色和文化空间的农村公社。

范世山

(兴富乡人民委员会主席)

相关新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兴富县在新农村建设中保护乡村文化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