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紧张局势下,俄罗斯加速北极战略
(Baonghean)- 紧张的中美战争被认为是俄罗斯加快实施地缘战略领域重要军事计划的最有利背景。
这些举措包括增强在西方的军事实力和存在,靠近北约国家,在黑海举行数十艘军舰参与的大规模演习;尤其是在北极——大国竞争的新热点——部署S-400防御导弹系统和高超音速武器系统。观察人士认为,美国从未像现在这样在北极地区感到“自卑”并对俄罗斯感到担忧。
不平衡
俄罗斯在北极的军事部署并非新鲜事,其北极战略早已明确并付诸实施。然而,随着气候变化的快速发展,北极地区蕴藏的巨大资源日益被发现,该地区正成为大国争夺的地缘战略新热点。美国在去年底大西洋安全会议上发布了一份单独的北极战略报告,也迅速意识到了该地区的重要性。最引人注目的是,该报告明确阐述了美国在北极的战略目标以及该地区面临的威胁。美国政府甚至提议加强与加拿大的合作,以监测北极地区的海空航线。实际上,此举旨在监视俄罗斯的行动,例如莫斯科的轰炸机或巡航导弹。
![]() |
俄罗斯总统普京及其雄心勃勃的北极战略。图片来源:路透社 |
美国这一系列举动是对俄罗斯近期“全线”推进北极航线控制的回应,旨在阻止美国和北约干涉俄罗斯视为“本土”的地区。近日,俄罗斯海军中将亚历山大·莫伊谢耶夫表示,北极北方舰队即将接收高超音速武器,以增强海军的作战潜力。此前,在2018年,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也曾向外界介绍了“先锋”、“匕首”和“锆石”等战略高超音速武器系统。与此同时,美国在北极的图勒和格陵兰空军基地被评估为无力抵御俄罗斯的“匕首”导弹系统。不仅如此,最近,S-400导弹防御系统还出现在俄罗斯的北极岛屿上。军事专家分析,俄罗斯S-400在作战部署时间、射程或目标探测距离等所有参数上都优于美国MIM-104爱国者PAC-3系统……俄罗斯北极理事会高级官员科尔楚诺夫毫不犹豫地宣称,莫斯科对武装部队的现代化或在北极进行的作战训练和演习完全是防御性的。
从长远来看,俄罗斯也在加速推进其建造新一代水面舰艇和潜艇的战略,以增强武器威力,从而能够摧毁威胁。预计这些新一代舰艇最早将于2025年建成,并朝着“多用途核动力舰艇”的模式发展,整合导弹发射能力。这正是俄罗斯海军与西方核潜艇发展战略的不同之处。
![]() |
俄罗斯北方舰队伞兵在北极地区。图片来源:俄罗斯国防部 |
共同利益
俄罗斯不仅加强了自身的防御能力,而且在诸多迹象表明俄中北极联盟逐渐成型之际,也加倍了对美国的挑战。中国方面,该国相当“迅速”地意识到了北极的地缘战略利益,并很快宣布自己是“近北极国家”,对该地区抱有浓厚兴趣。回顾2018年,中国政府发布了“北极政策”,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去年10月,中国首艘破冰船开始支持北极研究项目。观察人士评论称,北京在科研和经济合作方面的做法被认为是“明智的”,既不具侵略性,又寻求与俄罗斯的合作。当然,俄罗斯也明白北极地区潜力巨大,与中国合作共享利益是可以接受的,尤其是在双方能够“携手”应对美国的情况下。
然而,美国国务院官员最近在回应中驳斥了中国的说法,并强调只有北极国家,没有北极,也不存在“近北极”这样的第三个概念。这位官员还强调,美国正在调整其北极政策,以应对“俄罗斯和中国挑战美国和西方的野心”。值得一提的是,北极目前由北极理事会的8个成员国管理,包括:美国、加拿大、丹麦、芬兰、冰岛、挪威、俄罗斯和瑞典。
尽管美国对此作出反应,但俄罗斯政府明白,在现阶段,与中国“携手”在北极地区是一张带来诸多益处的战略牌。回顾过去,两国曾进行过卓有成效的初步合作,例如,在西方资金因克里米亚半岛相关制裁而中断之际,俄罗斯曾寻求中国银行对诺瓦泰克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的支持。凭借强大的投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已获得这一全球领先大型项目近30%的股份。
![]() |
30多年来,三艘美国宙斯盾驱逐舰首次进入巴伦支海。图片来源:CNN |
回到各方的军事行动。目前,俄罗斯北方舰队拥有6个军事基地、10个机场和军港,以及许多新一代防空导弹系统。至于美国,去年5月,包括“唐纳德·库克”号、“波特”号和“罗斯福”号在内的三艘“宙斯盾”驱逐舰30多年来首次进入巴伦支海。双方之间没有发生碰撞,但美国在北方航道上对俄罗斯采取任何“侵略性”行动都将非常危险。因为对俄罗斯来说,北极在各个方面都具有特殊重要性!
然而,观察人士认为,可能不会出现“热冲突”,但该地区的安全局势不会像以往那样平静。尽管各国仍在努力应对新冠疫情,美国不得不“转移”注意力,以应对与中国的竞争以及年底的总统大选,但预计军备竞赛和军事存在增强将在不久的将来继续强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