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人们改变林地用途:来自贵州山区的出色工作
(Baonghean.vn)——2018年初,我去归州山区,听说当地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并帮助人们办理转用林地的手续,将枯竭的天然生产林和荒山改造成生产林。突然,我想起了多年前在永福省的“地下”承包……
人们说
珠仙乡的植树造林运动发展得比归州省珠平乡、珠海乡、珠行乡等其他乡慢一些。这里的村民说,他们早就知道种植生产林能带来经济效益,但不敢,因为可能违法。“现在政府出手相助了……”——鸿仙一村陈文玉先生(1980年出生)兴奋地说。
陈文玉说,2003年,他的岳父梁文福先生根据第163号法令,从国家获得了23公顷的森林。15年来,他的岳父一家只是管理这片森林,并没有对森林产生任何影响。
由于分配的林地贫瘠,没有次生林产品,几乎没有林业收入。我去很多地方,看到有人种植相思树,收入很高,我很想跟着去,但又不敢,因为官员们提醒我,如果擅自改变林地用途,是违法的。
![]() |
陈文玉先生和周仙乡的居民(左)讲述政府如何帮助他们将林地转化为农田。图片:Nhat Lan |
2016年,公社通知他们家,如果想植树造林,可以向主管部门提交申请,供其检查审批。Ngoc的岳父欣喜若狂,便写了申请书。
随后,一组地区官员来到田间地头,评估了森林状况,并得出结论,允许这家人将10公顷土地用于种植,其余13公顷土地将继续进行管理和严格保护。此后,这家人从银行借钱,购买了树苗,雇人清理土地、整地、挖坑种植金合欢树。到目前为止,在获准种植的10公顷土地上,金合欢树已长势茂盛,枝繁叶茂,树干高大茂盛。
我问Ngoc先生,政府帮忙办理了哪些手续?需要花钱吗?他说,他家申请了,出示了林地使用权证,然后派出部门官员和护林员实地考察,仔细评估了每片树林。如果森林状况良好,有树木,官员们就将其标记为保护对象;如果森林状况不佳,只有灌木和芦苇,他们就将其列入转换用途的档案……
办理手续需要经过多个阶段,需要咨询单位的帮助。他们家需要承担50%的费用,单价为每公顷15万越南盾,总计150万越南盾。“政府补贴50%,我们只需要支付150万越南盾。全家人都很高兴能够种植10公顷的森林。非常感谢政府,感谢有关部门……”——陈文玉高兴地说道。
据周仙乡林业官员 Sam Duc Hoa 介绍,2016 年,周仙乡除了陈文玉一家之外,还有另外 3 户人家得到政府帮助,办理了转用林业用地手续。
2017年,共有7户家庭提出申请。目前,这7户家庭的必要手续已基本办理完毕。Sam Duc Hoa先生表示:“我认为归州县政府的这项举措非常好。因为它帮助人们创造了可持续的生计……”
为了人民的行动
研究显示,贵州县政府协助居民转用林地,是根据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关于将枯竭的天然林转为生产林的第23/2013/TT-BNNPTNT号通知执行的。自2016年至今,贵州县已帮助近570户居民根据第163号法令获得国家授予的林地使用权。
![]() |
一块被改作周仙乡用地的林地。图片来源:Dao Tuan |
但要得到这样的结果,可谓是一段漫长而充满忧虑的故事。多年来,贵州省一直是全省天然林破坏、农林地被侵占、林地使用权非法转让等问题的热点地区。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基本上是由于人民生活困难,“热手要抓耳”。
明白了其中的根本原因,多年来,归州县政府除了注重宣传普及法律、指导严厉处理违法行为外,也在努力寻找解决民生问题的办法。
研究农业与农村发展部23号文发现,对于贫瘠枯竭的天然生产林,允许林权所有人(无论是单位、社区还是农户)办理转用手续,种植补种林。贵州省虽然有大量国家指定的天然生产林经营户,但贫瘠枯竭的林地,甚至裸露的山丘,依然存在。因此,23号文的规定显然是一个突破口,为什么至今仍未得到落实?
寻找答案,贵州县官员了解到,原因是贵州省被国家分配森林的大多数家庭都是少数民族,他们的认识程度不高,经济条件困难,他们如何掌握和履行主管部门的审批程序?
解决方案已经从这里浮现出来。政府必须真正关注并帮助人们完成相关程序,以便人们能够改变林地的用途,从枯竭的森林到重新造林和替代!
2016年,贵州县指示乡镇政府告知民众,该县将考虑并帮助那些希望将林地转作他用的人。为了刺激需求,同年,贵州县从农业发展预算中拨款2亿越南盾,用于资助人们按规定办理手续所需费用的50%。
贵州县非常重视和关注的一件事是准确评估天然生产林的现状;只有枯竭的森林或裸地才允许进行转换程序。因为如果评估不客观准确,就会无形中为天然林的破坏创造条件。
因此,归州县人民委员会责成森林保护局配合专业部门和乡镇当局严格检查和评估森林状况。
通过审查,明确区分哪些是需要保护的天然生产林,哪些是无法恢复的枯竭林,哪些是可以转化为替代造林的裸山。在此基础上,按照农业和农村发展部第23号通知的规定,按正确的顺序准备文件,供主管部门审批。
![]() |
洲仙乡村民向记者讲述林地转制的情况。图片来源:Dao Tuan |
参加检查评审的贵州省森林保护局官员表示,该地区需要保护的天然林面积已记录在案,列出清单,甚至对每棵树木进行编号;此外,还有约8000公顷的林地,这些林地是森林枯竭的土地或裸露的山丘,可以转变为再造林生产林。
关于贵州县为民办实事的政策,拨出一部分预算用于帮助民办林地转用手续,您认为这是一项积极的举措,是为民办实事。这不仅有利于民办经济的长期发展,还能减轻民办林业对天然林的压力……
推行土地划拨和林业土地使用权证社会化发放!
归州县自2014年至今,约有1.5万公顷林地尚未分配给民众,原因是缺乏资金进行测量、划拨土地和颁发林地使用权证的工作。
针对此内容,归州县人民委员会主席吴德顺表示:“自2014年以来,省里一直有政策拨付给归州150亿越南盾。但由于困难,这笔钱至今未能到位。因此,整个林地面积仍由乡级政府和村委会管理……”。
贵州省决心完成剩余1.5万公顷土地的划拨和颁发林地使用权证的工作,并致力于社会化,呼吁人们分担和承担部分费用。
贵珠详细介绍了社会化问题,颁发土地使用权证,分配每公顷林地需要100万越南盾。其中,要求人们缴纳30万越南盾,其余70万越南盾来自预算。
根据第75/2015/ND-CP号法令的规定,由国家指定负责保护森林(已获颁发林业土地使用权证)的农户,每公顷将获得40万越南盾的补助。如果每户分配到约3公顷的森林并获得土地使用权证,则他们每年将获得120万越南盾。
因此,只需在第一年花费部分预算来保护3公顷森林,人们就能获得生产资料和可持续的收入来源。为什么不动员民众支持呢?——吴德顺先生分析道。
![]() |
几个月前被改造成林地的土地上,金合欢树已长出绿芽。图片:Nhat Lan |
归州县人民委员会同意该方案,并提请县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制定实施方案。其中,公开征求意见、凝聚共识是关键要求……
吴德顺表示:“贵州省已全面落实基层意见征集工作。在充分了解情况后,群众表示非常支持。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土地分配和土地使用权证。我相信贵州省将很快实现土地分配和林地使用权证社会化……”
***
我们也相信,贵州县很快就能完成这项工作。因为虽然呼吁民众分担和贡献一部分成本,但目标也是帮助民众自身拥有生产资料、创造稳定的就业机会和长期收入。
考虑到多年来非法砍伐森林、侵占林地、非法转让林地使用权等现象,以及土地分配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我们发现,归州县在资金支持、帮助群众办理林地用途转换手续、社会化土地分配和颁发林地使用权证等方面采取的措施,与多年前永福省发生的“非法承包”现象如出一辙。这种相似性源于人民的共同意愿。
人们说
与归州省其他一些乡(例如周平乡、周会乡、周行乡等)相比,周仙乡的植树造林运动发展得比较慢。这里的村民说,长期以来,大家都知道种植生产林能带来经济效益,但不敢贸然行动,因为这样做可能违法。“但现在政府在帮忙……”——鸿仙一村陈文玉先生(1980年出生)兴奋地说。
陈文玉说,2003年,他的岳父梁文福先生根据第163号法令,从国家获得了23公顷的森林。15年来,他岳父一家只负责管理这片森林,却没有对森林产生任何影响。由于这片森林贫瘠,没有次生林产品,几乎没有任何收入。他走遍了不少地方,看到有人种植相思树,收入颇丰,他很想效仿,但又不敢,因为官员们提醒他,如果擅自改变林地用途,就是违法的。
2016年,他们家接到公社通知,如果想种树,必须向主管部门提交申请,经审批。岳父大喜,写了申请书。后来,县政府官员代表团来视察,评估了森林状况,同意他们家退耕10公顷,用于种树,其余13公顷将继续受到严格管理和保护。他们家从银行借钱,买了树苗,雇人清理土地、整地、挖坑,准备种植相思树。目前,在获准退耕的10公顷土地上,相思树已经长得翠绿欲滴,参天大树已达到胸口大小。
问到Ngoc先生,政府帮他们办理了哪些手续?费用贵吗?他回答说,他们家自己申请,出示了林地使用权证,然后派出部门官员和护林员实地考察,对每片树林都进行了仔细的评估。如果森林状况良好,有树木,官员们就标记了保护地;如果森林状况不佳,只有灌木和芦苇,就将其列入转制档案……关于办理档案手续,经过多个环节,由一家咨询机构负责。他们家需要支付50%的费用,单价为每公顷15万越南盾,总共150万越南盾。“政府补贴了50%,我们只需要支付150万越南盾。能够种植10公顷的森林,我们全家都兴奋不已。非常感谢政府,非常感谢有关部门……”——Tran Van Ngoc高兴地说。
据周仙乡林业官员三德和介绍,2016年,除了陈文玉一家,周仙乡还有另外3户人家获得了政府的帮助,办理了林地用途变更手续。2017年,又有7户人家提交了申请。目前,这7户人家的必要手续已基本办妥。三德和说:“我认为归州县政府做的这件事非常好,因为它帮助人们创造了可持续的生计……”
为了人民的行动
研究显示,贵州县政府协助居民转用林地,是根据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关于将枯竭的天然林转为生产林的第23/2013/TT-BNNPTNT号通知执行的。自2016年至今,贵州县已帮助近570户居民根据第163号法令获得国家授予的林地使用权。
但要得到这样的结果,说来话长,也充满隐忧。贵州省,多年前就是全省天然林破坏、侵占林地、非法转让林地使用权的热点地区。原因有很多,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民生太难,“热手捂耳”。正因如此,多年来,贵州县政府除了注重宣传普及法律法规、指导严肃查处违法行为……之外,也在苦苦寻找解决民生问题的良方。
研究农业与农村发展部23号文发现,对于天然生产林资源贫乏的地区,林地所有者,无论是单位、社区还是农户,都可以办理转用手续,种植补林。贵州省虽然有大量国家指定经营天然生产林的农户,但贫瘠、枯竭的林地,甚至裸露的山丘,依然存在不少。因此,23号文的规定明明是一个突破口,为什么却一直没有得到落实呢?对此,贵州县官员们理解,原因在于贵州省大部分国家指定经营天然生产林的农户都是少数民族,他们文化水平低,经济条件又比较困难,如何才能掌握并履行相关手续,获得主管部门的批准呢?而解决方案也由此而来。政府必须真正重视帮助民众办理相关手续,让民众能够将林地从枯竭的林地转变为造林、补林!
2016年,贵州县指示乡镇政府告知民众,该县将考虑并帮助那些希望将林地转作他用的人。为了刺激需求,同年,贵州县从农业预算中拨款2亿越南盾,用于资助人们按规定办理手续所需费用的50%。
归州县认真负责的一件事是准确评估天然生产林的现状,只有枯竭的森林或裸地才允许进行转换程序。因为如果评估不客观、不准确,就会无意中为破坏天然林创造条件。因此,归州县人民委员会责成森林保护局配合专业部门和乡镇当局严格检查和评估森林现状。通过审查,明确区分哪些是需要保护的天然生产林,哪些是无法恢复的枯竭森林,哪些是可以转换为再造林的裸地。在此基础上,按照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第23号通知的规定,按正确顺序准备文件,供主管部门审批。
参加检查和评审的贵州省森林保护局官员表示,该地区需要保护的天然林面积已登记、张贴,甚至对每棵树都进行了编号;此外,还有约8000公顷的林地,这些林地是森林稀少的土地或裸露的山丘,可以转化为生产林。对于贵州县的助民政策,他们表示,拨出一部分预算来支持民众办理林地用途转换手续,这是一项积极的举措,为民服务。这不仅有助于民众长期发展经济,还能减轻民众对天然林的压力……
推行土地划拨和林业土地使用权证社会化发放!
归州县自2014年至今,约有1.5万公顷林地尚未分配给民众。原因是缺乏资金来开展测量、分配土地和颁发林地使用权证的工作。关于此事,归州县人民委员会主席吴德顺表示:“自2014年起,省政府出台了一项政策,向归州县拨款150亿越南盾。但由于种种困难,这笔资金至今仍未到位。因此,目前所有林地仍由乡镇和村委会管理……”
桂州决心完成剩余1.5万公顷土地的土地分配和林地使用权证发放工作,并致力于社会化,呼吁民众分担部分成本。桂州详细阐述了社会化问题,发放土地使用权证,每公顷林地分配需要100万越南盾。其中,呼吁民众出资30万越南盾,其余70万越南盾由预算提供。吴德顺先生分析道:“根据第75/2015/ND-CP号法令的规定,国家指定负责保护森林(已获得林地使用权证)的农户,每公顷可获得40万越南盾的补助。如果每户分配到约3公顷森林并已获得林地使用权证,则每年可获得120万越南盾。这样,只需在第一年投入保护3公顷森林的部分成本,就能为村民提供生产资料和可持续的收入来源。何不动员群众参与其中?”
贵州县人民委员会同意该方案,并提请县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制定实施方案。其中,公开征求意见、凝聚共识是关键……吴德顺表示:“贵州省已部署深入基层收集意见。在充分了解情况后,群众表示非常支持。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土地分配和土地使用权证。我相信,贵州省很快就能实现土地分配和林地使用权证社会化……”
*
我们也相信,贵州县很快就能完成这项工作。因为虽然呼吁民众分担和贡献一部分成本,但目标也是帮助民众自身拥有生产资料、创造稳定就业和长期收入。考虑到非法砍伐森林、侵占林地、林地使用权流转中的违规行为,以及土地分配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贵州县多年来一直采取的财政支持、帮助民众办理林地用途转换手续、以及土地分配和林地使用权证发放的社会化措施,与多年前永福省的“非法承包”现象如出一辙。这种相似之处,体现了民众的共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