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犯错的人重新融入社会

October 20, 2015 14:57

(宝贤)——改造和教育社区中的违法者是一项非常人道的工作,近年来,党委、政府和各职能部门通过各种方案和模式将其具体化,并取得了切实成效。然而,帮助违法者改邪归正、融入社会是一个极其艰辛的过程……

实用模型

由于广田坊(泰和镇)的情况较为复杂,有96名刑满释放人员返回家乡居住,因此被选为“消除自卑情结、重拾笑容、帮助犯错者”社区建设的示范点。广田坊党委以此为主题制定了决议,并向各群众组织下达了任务。除了与家属协调,接触、鼓励和帮助犯错者消除自卑情结外,各群众组织还积极主动地为他们提供咨询、指导、创造就业机会,并在他们需要贷款时帮助他们从银行和信贷机构获得贷款。

许多人利用这笔初始贷款发展经济,走向繁荣,例如中义区的阮文翠先生借款5000万越南盾打造了“广田粉红葡萄柚”模式,年收入超过3亿越南盾;西湖区的黎氏燕女士借款6500万越南盾开设了一家液化气经销店,年收入达1.2亿越南盾……

Cán bộ Đoàn xã Yên Tĩnh (Tương Dương) trò chuyện với người lầm lỗi.
安静乡青年团(祥阳)官员与犯错的人交谈。

广田坊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范文雄先生表示:犯过错的人,特别是刑满释放人员,往往会有孤僻和自卑情结。有些人年轻时就入狱,刑满释放时已是白发苍苍,对生活环境感到迷茫和不适应……因此,帮助犯过错的人重返社会,最重要的是给予他们信心和生活意志。得益于整个政治体系的积极参与,广田坊共有96名刑满释放人员返回家乡,其中57人取得了进步,只有3人再次犯罪,另有36人正在接受教育和帮助。

鉴于广田坊的成功经验,“消除自卑情结、重拾笑容、帮助犯错者”的模式已在泰和镇推广。根据审查结果,并整理出2008年至今刑满释放人员名单,镇警察局建议该模式指导委员会发布决议,明确各部门职责,与各坊、乡镇政府协调,共同管理、教育和帮助犯错者。得益于此,许多刑满释放人员获得了在机构和企业工作的机会,从而拥有了稳定的生活和收入。

例如,西孝乡的Cap Xuan Quang先生因赌博犯罪服刑后,被西孝高中董事会聘为学校保安;Ho Ngoc Dien先生和Hoang Quang Vinh先生曾有犯罪前科,回到家乡后,被西孝一号农场聘为工人,并被分配了2公顷土地种植橡胶……截至目前,该镇已有427名刑满释放人员中的342人找到了工作,其中60人获得了政策银行的贷款。来自泰和镇义田乡第四村的黎春怀先生是接受帮助的居民之一,他分享道:“服刑期满后的最初几天,我感到很迷茫,同龄的朋友们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幸福的生活……幸运的是,在那段时间里,我得到了家人和社区的大力帮助和鼓励,现在我感觉与人交流很自在,并且一直认为只有多做好事才能融入社区。”

另一个实用模式是省青年团与第三监狱、第六监狱(公安部第八总局)合作开展的“协调青少年犯人及服刑人员教育,帮助他们重返社会”项目。省青年团秘书处通过组织“点亮梦想,共创美好明天”交流活动,与监狱监事会协调开展宣传工作,向犯人普及法律知识;指导青年医生俱乐部参与健康咨询、体检、治疗和药品发放;建立藏书100余册的青年书架……为改善犯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激发他们对良好改造的信念,帮助他们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做出贡献。

省青年联合会副会长兼青年团结委员会主任潘仲禄先生表示:省青年联合会继续指导各单位开展“朋友互助”、“点亮信仰”等青年志愿队活动,鼓励曾误入歧途的青年积极参与组织活动。目前,全省青年联合会各分会已组建200多支“点亮信仰”青年志愿队,100多名改过自新的青年、刑满释放青年等参与其中,积极为维护当地治安、预防社会弊端等工作做出贡献。

许多年轻人刑满释放后,都及时得到了当地青年组织和协会的关注和帮助。梁文南先生(1982年出生)一家就是如此,他住在祥阳县安静乡景通村。梁先生曾是乡里的一名警察,但被一些不良朋友引诱吸毒。出狱之初,他感到很沮丧,但在乡青年团执行委员会的鼓励和支持下,梁先生逐渐融入了社区,并稳定了自己的生意。“我不仅积极参与青年团的各项活动,还获得了3000万越南盾的贷款来发展经济。现在我的资产包括500棵山楂树、1头水牛、2头奶牛……我太高兴了,感激之情难以言表。”梁先生说道。

Nhờ sự giúp đỡ của Đoàn Thanh niên xã Yên Tĩnh, anh Lương Văn Năm  ở bản Cành Toong được vay vốn mua trâu phát triển kinh tế.
在安静乡青年团的帮助下,景通村的梁文南先生得以借贷资金购买水牛,发展当地经济。

截至2015年3月,在祖国阵线和省级组织体系中,已巩固和建设了346个预防、制止社会弊端和动员民众参与保卫国家安全运动的模式,其中250个模式有效实施。在基层,有4993个典型模式,例如雄原省雄通镇的“清毒社会”模式、杜良省新山镇的“盾牌俱乐部”模式……

在边境地区,除了与村里的长者、村长和有声望的人士协调宣传和传播法律外,还将违法者带到社区接受批评……“为了改造和教育那些犯错的人重新融入社区,边防部队在他们返回家乡后立即指派了少数民族官员,这些官员精通当地语言,了解当地的心理、风俗习惯和习俗,以便与他们接触、分享和鼓励他们。”——庆都边防站(义安省边防部队)群众动员队队长薛文胜中尉分享道。

努力寻找正确的道路

那些犯过错的人中,许多人在回归后积极参与社区社会活动,赢得了党委和政府的信任,并被人民选举为区领导、区副领导、退伍军人协会支部领导、民兵和自卫队成员……正是这些人帮助那些曾经犯过错的人找到了正确的道路。阮廷康先生(现任库卢镇祖国阵线委员会委员、宜水坊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因违法犯罪服刑于第六监狱(公安部)三年多后,他凭借着重塑人生的意志和决心,创办了龙文企业,专门生产高品质石灰涂料,年产量超过1000吨,供应给从广平到宁平的100多家代理商。目前,他和妻子共同经营的生产设施为10名正式员工提供了就业机会,其中包括3名曾服刑或有犯罪前科的人员,平均月薪超过400万越南盾。更令人钦佩的是,他还荣幸地成为了一名越南共产党党员。再比如桂峰县周金乡友文村的罗文忠先生,他曾是一名重度瘾君子,但成功戒毒后,成为了一名深受党员和村民信赖的基层党支部书记。

1
阮廷康先生(Nguyen Dinh Khang)所在的宜水坊(Cua Lo)已成为一个典型的良好经济模式,为工人创造了就业机会。

然而,仍有许多人缺乏重建生活的决心,尤其是吸毒者。奠奇乡祖国阵线主席阮英俊先生说:大约十名吸毒者中,只有两人成功戒毒,其余的人每次戒毒后几个月甚至几周就复吸了。又比如,昆强县青年团曾因成功实施“朋友互助”模式,帮助重度吸毒者阮文孝戒毒而受到省青年团的表扬。然而,两年后,出于不明原因,孝离开了当地,家人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只知道他被酒精诱惑了。

根据签署的计划,每年第三监狱和第六监狱(公安部第八总局)都会向省青年联合会和省青年协会提交一份在全省各地刑满释放的青年囚犯名单,并责成各级青年联合会和协会负责协调和提供帮助。然而,据省青年联合会副会长潘仲禄先生称,实际取得的成功寥寥无几,因为接触这些囚犯非常困难,许多人甚至辱骂和威胁要殴打那些想要帮助他们的人……

此外,在一些地区,对犯过错的人仍然存在歧视和被社会排斥的现象。党委、政府和群众组织对教育改造犯过错的人的工作重视不足。许多企业拒绝或避免为犯过错的人创造有利的就业条件,使他们“改过自新”的道路更加艰难……

因此,据省祖国阵线运动委员会主席何鸿宣先生称,除了党委、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帮助之外,关键仍然在于犯错者自身的意志力和决心。他们必须克服诱惑、克服自卑情结、战胜自我,才能重新站起来,重建生活,重新赢得社会的信任……

Khanh Ly - Thanh Nga

相关新闻

特稿刊登于《义安报》

最新的

x
帮助犯错的人重新融入社会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一款产品猫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