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犯错的人重新融入社会
(Baonghean)- 对社区中的违法犯罪者进行改造教育是一项非常人性化的工作,近年来,各党委、各部门和职能部门通过各种方案和模式,将这项工作具体化,并取得了切实的成效。然而,帮助违法犯罪者改邪归正、融入社区的过程,却是一个非常艰巨的旅程……
实用模型
光田坊(太和镇)是一个情况较为复杂的地区,共有96名刑满释放人员返回原籍地生活。该坊被选为社区“消除自卑、让大家开心、帮助犯错者”示范点。光田坊党委已就该示范点制定了专题决议,并向政务系统内的群众组织部署和分配了任务。除了协调家属,接触、鼓励和帮助犯错者消除自卑感外,群众组织还积极提供咨询、指导、创造就业机会,并在他们有需要时指导他们从银行和信贷机构获得贷款。
很多人利用当初的贷款发展经济,发了财,如忠义小区的阮文水先生借款5000万越南盾,建起了“光仙粉红柚子”模型,年收入超过3亿越南盾;西湖小区的黎氏燕女士借款6500万越南盾,开了一家液化气经销店,年收入1.2亿越南盾……
![]() |
安静乡青年联盟(Tuong Duong)干部与犯下错误的人交谈。 |
光前坊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范文雄表示:“犯过错的人,特别是刑满释放人员,往往性格孤僻、自卑。有些人年少时入狱,刑满释放后,头发已白,对生活环境茫然不解、茫然不知所措……因此,在帮助犯过错的人重返社会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给予他们信仰和生活的意志。在整个政治系统的积极参与下,光前坊96名刑满释放人员返回原籍,其中57人有所改过,只有3人再次犯罪,36人正在接受教育和帮助。
从光田坊的成效来看,“消除自卑、创造微笑、帮助犯错者”的模式已在太和镇各地区得到推广。根据审查结果,太和镇警方已列出2008年至今服刑期满人员的名单,并建议该模式指导委员会发布决定,明确职责,配合坊乡政府对犯错者进行管理、教育和帮助。得益于此,许多服刑期满人员获得了在机关企业就业的机会,拥有了稳定的生活和收入。
典型的如西孝乡的春光甲先生因犯赌博罪,刑满释放后,被西孝中学董事会录用为学校保安;胡玉田先生和黄光荣先生是冤假错案人员,回乡后被西孝一农场录用为工人,分配了2公顷土地种植橡胶……截至目前,全市427名刑满释放人员回乡后,已有342人就业,其中60人从政策银行获得贷款。受助对象之一、太和镇义仙乡4村的黎春怀先生分享道:“刑满释放后的最初几天,我感到很失落,同龄的朋友们都各自成家立业,过着幸福的生活……幸运的是,那段时间,我得到了家人和社区的很多帮助和鼓励,现在我真正能够自如地与人交往,并且一直认为,只有多做善事,才能融入社区”。
另一个务实的模式是省青年联合会与公安部第八综合司第三、第六监狱合作开展的“协调服刑人员及低龄服刑人员教育,帮助他们重返社会”项目。通过举办“点亮梦想,共创美好明天”交流活动,省青年联合会秘书处配合监狱监事会开展宣传教育,向服刑人员普及法律知识;指导青年医生俱乐部参与健康咨询、诊疗和药品发放,搭建了拥有100多本参考书的青年书架……为改善服刑人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激发良好改造的信念,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做出了贡献。
省青年联盟副主席兼青年团结委员会主任潘仲禄先生表示:“省青年联盟将继续指导各单位继续开展‘朋友互助’模范活动、‘点亮信仰’青年志愿者团队等活动,鼓励有不法前科的青年参与到该组织的活动中来。迄今为止,全省各青年联盟支部已组建了200多个‘点亮信仰’青年志愿者团队,共有100多名改过自新的青年、在当地服刑期满的青年参与其中,并积极为维护地方安全秩序、预防社会弊病做出贡献。”
许多刑满释放的年轻人得到了当地青年组织和协会的及时关注和帮助。例如,祥阳县安静乡景统村梁文南先生(1982年出生)一家就是如此。梁文南先生此前在乡里担任警察,但被不良朋友引诱吸毒。出狱后,他起初感到自卑,但在乡团委的鼓励和支持下,梁文南先生融入了社区,并稳定了生意。“我不仅参与了团委的活动,还获得了3000万越南盾的贷款,用于发展经济。现在,我的资产包括500棵黄杨树、1头水牛、2头奶牛……我非常高兴,无法用言语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梁文南先生分享道。
![]() |
在安静乡青年联合会的帮助下,景统村梁文南先生借到了资金,购买了水牛,发展经济。 |
截至2015年3月,祖国阵线系统和省级组织已巩固和建立了346个预防、打击社会邪恶、动员人民参加保卫国家安全运动的典型,其中250个是卓有成效的典型。在基层,共有4993个典型,如雄通(雄原)市“禁毒廉洁社会”典型、新山(杜良)市“盾牌俱乐部”典型等。
在边境地区,除了配合村里的老人、村长、有声望的人进行法律宣传和普及,把违法者带到社区进行批评教育之外……“为了改造和教育那些犯错的人,让他们重新融入社区,在他们回到家乡后,边防部队立即指派少数民族、通晓当地语言、了解当地心理和风俗习惯的干部去接触、交流和鼓励他们。”——乂安省边防部队景轮边防站群众动员队队长薛文胜中尉说。
努力寻找正确的道路
在那些犯过错误的人中,许多人回国后积极参与社区社会活动,赢得了党委和政府的信任,被人民选举为区长、副区长、老战士协会、民兵自卫队支部负责人……正是这些人帮助那些曾经犯过同样错误的人找到正确的道路。阮廷康先生(现任门路镇祖国阵线委员会委员、宜水坊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就是其中的典型。
在因违法在公安部第六监狱服刑三年多后,他怀着重塑生活的意志和决心,创立了龙云企业,专门生产高品质石灰漆,年均产量超过1000吨,向从广平到宁平的100多家代理商供应。目前,他和妻子的生产基地为10名正式工人创造就业机会,其中包括3名被判刑或有不法前科的人,平均工资超过400万越南盾。令人敬佩的是,他还是一名光荣的越南共产党员。又如桂丰县周金乡友文村的卢文忠先生,他从一个严重的吸毒者成功戒掉毒瘾,成为深受村社党员和群众信任的党支部书记。
![]() |
伞宜水坊(路门)阮廷康先生已成为为工人创造就业机会的典型经济楷模。 |
然而,还有很多人没有足够的决心重新开始生活,尤其是吸毒成瘾者。奠基乡祖国阵线主席阮英俊说:“十个吸毒成瘾者中,只有两个成功戒毒,其余的人每次戒毒几个月甚至几周后又复发。” 又比如,昆强县青年联盟曾因在实施“朋友帮朋友”模式中取得突出成绩,帮助重度吸毒者阮文孝戒毒而受到省青年联盟的表彰。然而,两年后,不知何故,文孝离开了这个地区,家人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只知道文孝被酒精这种白酒引诱。
每年,根据签署的计划,公安部第八总局所属的第三监狱和第六监狱都会将本省各地服刑期满的青少年囚犯名单,分别送交省青年联合会和省青年联盟,并责成各级青年联合会和协会进行协调和帮助。然而,据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潘忠禄先生介绍,成功帮助青少年囚犯的案例“屈指可数”,因为帮助这些人非常困难,许多人甚至会咒骂、威胁殴打那些想要帮助他们的人……
此外,一些地区仍然存在社会对犯错误人员歧视、疏远的现象。党委、机关和群众组织对教育改造犯错误人员的工作重视不够。许多企业拒绝、回避为犯错误人员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使他们“找对路”的路更加艰难……
因此,省祖国阵线运动委员会主任胡鸿选先生认为,除了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帮助之外,关键还在于犯错者的意志力和决心。他们必须克服诱惑,克服自我,战胜自我,重新站起来,重建生活,与社会建立信任……
庆利-清娥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