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年轻人认识到美与善
(Baonghean) - 目前,义安省的许多年轻人正在佛塔中参加许多有意义的社区活动;这有助于他们认识美好的事物,学会如何“不求回报地付出”。
美好生活就是“不求回报地付出”
在荣市德厚寺举行的国家和平繁荣庆典上,我们目睹了许多年仅18岁和20岁的年轻男女,娴熟地完成着被称为“佛事”的工作。据了解,这些佛教徒在德厚寺修行多年,热爱寺内的活动,并认为陪同寺管委会开展佛事活动和志愿活动非常有意义。
![]() |
德厚寺举办的迎春开笔法会庄严而意义非凡,吸引了众多佛教徒和当地民众前来参加。这是越南民族美好的文化特色,表达了人们对和平、求学和考试便利的美好愿望。图片:德英 |
“慈园之家”是德厚寺的一个佛教青年组织,有100多名16至25岁的年轻人参与。德厚寺的佛教徒阮清南说:“我去寺院时偶然遇到了方丈,受到了寺院的庇护和庇护。从那时起,我觉得这里就是我的第二个家。这里给我带来平静,让我懂得要爱身边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阮清南说,他感觉自己像是重生了一次,因为之前他总是惹父母伤心,也没有稳定的工作。进了寺院后,方丈把他安排到组织工作委员会,在那里,他逐渐汲取了善念,接受了积极的思想,彻底改变了自己,人生也走向了光明的新路。他还娶了一位在“慈园之家”长期修行的佛教徒为妻。在德厚寺,也有许多佛教徒出于不同的原因来到寺院,但最常见的是,他们希望获得启迪,奉献自己的精神,认识到他们需要慢慢生活,需要“付出”更多。
![]() |
“慈园家族”的佛教徒们参加祈求国家和平繁荣的仪式。图片:Duc Anh |
德厚寺住持释定周二和尚表示:“我取名为‘嘉定武当’,寓意住在寺里的每一位年轻人都是一个大家庭里的孩子。作为孩子,父母必须引导孩子找到真、善、美的价值观,活出更好、更负责任的人生。因此,‘嘉定武当’的每一位佛教徒都始终秉持着对社区负责的精神,将责任感转化为行动。” 寺院每月都会组织闭关活动,为年轻男女弘扬佛法。年轻人会聆听因果理论的讲座,关注人生的公平,鼓励他们战胜自我,从中找到最佳的思考和行动方式。“如何保持心灵纯净,在回首往事时不后悔?”——释定周二和尚说道。
![]() |
圆光寺的佛教徒们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图片:寺方提供 |
![]() |
在南丹县南城公社维恩光寺免费教授光权佛。照片:Huy Thu |
每年,云光寺都会为公众举办冥想课程。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个宁静的空间里,有很多年轻人参与其中。他们来这里并非出于好奇,而是一种需要,一种自我反思的方式。释赞光法师在云光寺的一次开示中说道:“来到云光寺的年轻人中,了解佛教教义的并不多,但通过他们的行动,通过聆听佛法,传播关于生命核心价值的真理,他们逐渐被吸引。当然,当他们来到云光寺,这意味着他们得到了引导,这样当他们走向生活时,他们的行为举止和行为举止理性,并对生命之美充满信心。”
向社区传播善举
![]() |
安城县春城乡志灵寺的佛教徒向奇山县南坎乡六新村的村民赠送了一座防洪桥。图片:由志灵寺提供。 |
越南义安省佛教僧伽执委会代表表示:“至今,佛寺里的青年佛教徒是佛教活动的积极分子,他们是社区传播善念的积极因素。他们也是地方运动的积极分子,例如新农村建设、居民区文化生活建设等……因此,我们将通过青年佛教徒的参与,引导他们参与对社区具有重大影响的活动,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热爱祖国、热爱民族……”。
![]() |
数万人参加了在德厚寺举行的国家和平繁荣祈祷仪式。图片:Duc Anh |
近年来,义安省越南佛教僧伽执行委员会和各寺院积极动员善心人士、僧尼、佛教徒等积极支持和参与慈善事业,自2011年至今捐款已达250多亿越南盾,为将义安佛教的形象深入人心做出积极贡献。其中,16至30岁年龄段的佛教徒群体是其中的积极推动者。
![]() |
2018年“中秋快乐——陪你去上学”活动中,德厚寺的佛教徒们赠送了许多礼物。图片:Thanh Cuong |
德厚寺每年筹集数亿越南盾,用于为山区儿童和处境特别困难的重病患者开展慈善工作。德厚寺释宁兰法师说:“我们每年组织5到10次前往偏远地区的慈善旅行,年轻人是先锋、联络员,也是积极参与的参与者。我很高兴看到每年报名参加的人越来越多。”
![]() |
德厚寺“慈园”家庭的年轻人正在参加教理讲授课。图片:TC |
释珍光法师说:“年轻人往往七情六欲丰富,佛教的无常理论可以帮助年轻人转化贪嗔痴。因为当他们明白人生没有永恒不变的道理时,就会懂得付出而不求回报。而且,年轻人有了知识,结合修行,就能摆脱对事物缺乏清晰判断的困境,拥有智慧去做对自己有益的事情,懂得走正道,从而对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因此,年轻人皈依佛门、参与寺庙活动,是非常令人鼓舞和赞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