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媒体对 1975 年 4 月 30 日胜利的看法
“美国参与越南战争是美国人生命和金钱的无谓牺牲,也是美国历史上悲惨的一章。”
“南方的最终崩溃来得如此之快,以至于没有人能够想象”;越南“坚韧而英勇”;胜利“震惊了世界”……这是国际记者对越南1975年4月30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评论。
![]() |
西贡武装部队和民众热烈欢迎解放军进城。图片库 |
美国第一次失败
“如果美军没有遭受物质损失,那么其所遭受的心理伤害更是无法估量。越南战争是美国第一场未能取胜的战争,这场战争将美国推入了严重的分裂状态。”历史学家尼格尔·考索恩评论道。
《纽约时报》还引用了律师丹尼恩发现的五角大楼有关越南战争的近7万页秘密文件,让美国人清楚地认识到美国在越南发动的战争的本质是残酷的、毫无意义的。
《洛杉矶时报》写道:“美国人撤离了,越南共和国投降了,越南回归到了越南人民的手中。”《巴尔的摩太阳报》写道:“我们受到了伤害和羞辱,但或许我们也通过西贡-嘉定战争成熟了一些。”
合众国际社记者描述道:“笑容满面、兴高采烈的共产党军队乘坐坦克驶入西贡总统府,向路边的民众和围观的记者高声呐喊。他们完全没有注意到,当时还有记者正在记录西贡政府向共产党投降的历史性时刻。”
![]() |
1975年4月30日,坦克冲破独立宫大门。图片库 |
法新社评论道:“毫无疑问,西贡-嘉定战争已经结束。这一事件对未来世界地区将产生巨大影响。”西贡、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广泛传播的这些信息,让白宫和五角大楼当局感到困惑和愤怒,并对他们进行了强烈的谴责。
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在沉默近30年后,不得不自责道:“我在约翰·F·肯尼迪和林登·B·约翰逊政府的同事是一群特殊的人……为什么那群最优秀、最聪明的人会在越南问题上犯下这样的错误?我们有责任向子孙后代解释我们为什么犯下这样的错误?”
“惊天动地”的胜利
南方完全解放后的第二天,即1975年5月1日,法国新闻社法新社撰文写道:“1975年,亚洲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是越南的4月30日事件,‘余震’震动了大地。”
2010年,值此4·30事件35周年之际,法国法新社、美国美联社等多家通讯社参与了题为“越南,35年后”的摄影展。法新社评论道:“毫无疑问,这一事件将在不久的将来对该地区乃至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这些是真实的战争时刻,警醒人类,即使胜利一方,也要竭尽全力防止类似战争的发生。
![]() |
胡志明战役中的解放军坦克。照片:华剑/越通社 |
法国历史学家、印度支那历史专家阿兰·鲁斯科先生表示,4月30日的事件“在国际上引起了对一个拒绝向敌人屈服的民族的强烈反响”。
1975年4月30日的事件不仅对越南人民,而且对国际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鲁斯科先生还写道,为了取得这一胜利,数百万越南人民在数十年的艰辛和毅力中牺牲。几乎每个越南家庭都为这场伟大的抗战做出了贡献,也承受了苦难。
老挝人民革命党的喉舌《人民报》2010年4月29日发表题为《越南人民英勇的战斗传统》的文章,赞扬越南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我国人民在两次抗击新旧殖民主义的战争中表现出的不屈不挠、英勇的战斗精神,创造了1954年5月轰轰烈烈的奠边府大捷和1975年春天伟大胜利。
创造历史性转折点
1975年5月1日,《纽约时报》以“西贡沦陷”为题,在头版用八个栏目刊登了大标题,并配以一系列新闻和照片,报道了傀儡政府的垮台和革命力量的胜利。文章称,1975年4月30日是“世界历史性的一天”。
美联社在1975年5月1日的报纸上也刊登了一篇文章,其中写道:“解放军的坦克、装甲车和伪装卡车迅速开进了总统府。与此同时,中立的杨文明将军通过广播和电视宣布了投降命令。”
除各大报纸外,1975年5月1日晚间,美国三大电视台的节目大多是报道1975年4月29日美军撤离西贡的片段,以及越南共和国政权的最后时刻和南越新政权的诞生。
值此越南统一30周年之际,《华盛顿时报》出版越南特刊,重点介绍越南在创新和融入国际经济道路上所做出的努力。特刊为读者带来关于越南国家、人民和创新的真实生动的信息。
英国著名通讯社路透社也曾就越南战争当时的转折点发表过一篇长文,并持续更新。1975年4月30日,一位驻西贡的路透社记者写道:“作为一名在总统府的记者,我亲眼目睹了解放军的领头坦克撞倒了坚固的钢柱,伪军的旗帜落到地上,然后从旁边飞过。”
近十辆坦克紧随其后。革命政府军迅速散布在总统府区域。南越卫兵立即举手投降,列队等候进一步命令。临时革命政府旗帜在二楼栏杆上胜利飘扬,而三条纹旗仍在屋顶上飘扬。
“荣耀与善意”
尽管越南战争已结束数十年,但这场战争的“余震”仍被日本媒体以钦佩和敬意的口吻提及。2000年5月1日,《朝日新闻》刊登专题社论:“越南战争以解放力量的胜利而告终,这可以证实大国用武力扼杀民族主义的时代已经结束。”
文章称:“今天,越南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正在进行革新事业,并取得了许多令人骄傲的成就。”该报援引2000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越南的消息称,时任越南总理潘文凯对美国进行了正式访问。
![]() |
西贡各界民众参加集会庆祝胜利。图片由西贡人民出版社提供 |
2006年4月29日,《朝日新闻》刊登题为《越南:光荣与善意》的文章,通过双方直接参与战争的亲历者的故事,重现了那场战争。
其中有一段描写越南女游击队员人性的感人肺腑的文字:“1966年4月,在古芝地区,一位18岁的女游击队员发现一队美国士兵进入了解放军的雷区。这位女游击队员亲眼目睹了美军士兵坐在雷区上读家信、看着亲人的照片、哭泣的场景。她不忍心按下了引爆按钮。这群美国士兵死里逃生,却不知道这位女游击队员不忍心杀死他们。”
30年后,日本最大的经济刊物《日经新闻》于4月28日刊登了解放军第一辆坦克驶入独立宫的照片,并配文“30年战争后的越南”。文章强调:“越南战争在美国人的意识中留下了深刻而深刻的印记,并在整个印度支那地区引发了连锁反应”。
永恒的胜利
同样是在2005年,值此越南人民取得历史性胜利30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机关报《人民日报》于4月30日刊登长文《我们的胜利永远载入史册》。该报强调,4月30日是越南人民的伟大节日,也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热爱正义的人们应该共同庆祝的日子。
与此同时,同日出版的新华社几乎用整个国际版报道了4·30大捷和越南抗美救国战争。该报以“抗美救国胜利30周年——一位越南老兵的形象”为题,刊登了两张照片,照片中两位越南老兵胸前挂满勋章,接受胡志明市人民的敬献。
四十年过去了,但1975年4月30日的胜利仍然是越南人民和国际友人心中永不磨灭的光辉里程碑。
时代变迁,越南克服困难挑战,走向未来,走向融合发展。历史性的胡志明战役的辉煌胜利,依然是越南人民在光荣幸福道路上继续前进的骄傲和动力。
据VOV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