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网基础设施恶化:人民何时才能不再受苦?
(Baonghean)——在省人民议会第十次会议召开前夕,一些县市的选民们对农村低压电网基础设施质量的不满和抱怨随处可见。选民们希望,省人民议会代表们能够在本次会议上澄清相关问题……
一天下午晚些时候,我们抵达龙山公社(安山)12号村。天色已晚,却不见一户人家亮着灯。我们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因为电费太贵,他们只敢在吃饭的时候开灯。吃完饭后,如果没什么事,他们就早早睡下,只留一盏节能灯给孩子们学习。
![]() |
同明村村长 Mai Van Khu 先生不得不用电池灯来查找文件。 |
12村毗邻青年志愿军1号,几乎与龙山乡的其他地区完全隔绝。1996年,全村只有60户人家,村委会动员各户居民捐款购买裸线、木杆和电表,安装电力系统,并申请使用青年志愿军1号的变电站。全村使用的总电表就设在变电站的正后方。村里选举了一个电力管理委员会,每月抄表每户和总电表,确定电力损耗的差异,然后将其平均分配给所有家庭。最初几年的电价是1000越南盾/千瓦时,后来涨到1400越南盾、1700越南盾……现在是3450越南盾/千瓦时,甚至在2013年10月,整个村庄都要支付3750越南盾/千瓦时的电价。
电价过高,而收入仅靠几块田地(该村有126户人家,400多人,贫困率为23.3%),民众生活十分艰难。许多家庭没钱用电,只能用煤油灯维持日常生活,例如夏文龙、阮文海和陈氏文等家庭……由于电价过高,10户家庭从高山公社购买拉线用电。一些相邻的家庭为了“省钱”,使用同一个电表。张氏兰女士(60岁)和她的弟弟张友孟就住在隔壁。由于电价过高,兰女士和她的妹妹共用一个电源,一共有3个电器:2个节能灯泡和1台电视。仅此而已,但有些月份 Lan 女士和 Manh 先生必须支付高达 115,000 越南盾的电费。
多年来,电价和电力管理问题一直是12村的“热点”问题。该村选举了一个由4人组成的管理委员会,其中包括一名村长和一名党支部副书记,负责监督工作。村长陈文平先生表示,该村电价高昂的原因是输电线损耗。青年志愿军以每千瓦时1700越南盾的价格向该村出售电力,但从主电表到村尾的输电线长达6公里多,裸露的电线穿过灌木丛,因此电力损耗很大。另一方面,该村居民分散,彼此隔绝,有些家庭甚至隔着整座山,电力管理委员会很难控制损耗。 “因为损耗太高,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把损耗的电费平均分摊给村里所有家庭来计算电价。村里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建一座低压电站,按照国家规定的电价在家用电。” 平先生说道。同时,他还透露,这个问题在各级人民议会与选民见面,甚至国会代表质询时,已经多次受到民众的质疑,但至今没有任何进展。
![]() |
由于没有电,黄文松先生(同明村)不得不开动发电机来满足生产需要。 |
英山县官员透露,2013年10月底,选民们就农村电力问题向省人民议会代表团提出了意见:在第六次会议上,工贸厅承诺指导和配合电力部门对农场、林场、青年志愿军住宅区以及居住在这些地区的居民进行调查统计,采取措施降低电费,因为他们仍然需要支付企业用电费。为什么近一年了还没有落实?电网已经移交给电力部门管理,但为什么合作社的前期投资成本和居民的缴款迟迟没有偿还?……
琼禄乡琼立乡的同明、同盛和新明三个村的经济状况比龙山乡安山乡的12村好得多,但电力质量却差得多。据同明村村民黄文松先生介绍,这三个村的村民自1999年以来就投资铺设了输电线,但电力质量只在最初三年比较稳定,之后就一直不稳定,时断时续,直到现在电力质量极差。黄文松先生很苦恼:“我家里到处都是坏电器,电视、电饭煲、风扇、灯泡……用电真是太难了。”黄文松先生一家是做渔船的,由于村里没有电网,他只能自己买发电机发电,每年的燃料费大约要花1亿越南盾。在同明村,很多从事生产经营的家庭都要购买发电机使用,甚至一些养虾户要购买3-4台发电机。
据同明村村长梅文库先生介绍,三个村共有600多户居民,2200多人,共用一个变电站。由于电力线路长期老化,村民生产经营用电需求旺盛,导致变电站无法承载负荷,经常发生短路和火灾。“琼琉县电力局来视察过,村民希望电力局接管,改善电力质量。但他们不同意,因为这三个村位于同海工业园区,而工业园区要到本世纪末才能建成,村民们正因为缺电而苦不堪言。晚上,孩子们没电上课,我自己也只能用电灯给村里人看书。已经7年了,时间不短……”
邱先生感叹。琼立B小学也面临同样的境况。校长潘文尚说:“我们学校也因为电力问题而苦不堪言,因为学校位于同海工业园区的规划区内,我们想翻新房屋和电力系统,但却不被允许。由于电力供应不足,学校已将所有霓虹灯换成了节能灯泡,但很多时候它们仍然不亮。同样因为电力不稳定,开学那天,学校的扩音器和扩音系统全部烧坏了……”
琼立乡人民委员会主席陈廷战先生也证实,同明、同清、新明三个村的村民长期以来一直希望改造电力系统,但由于他们位于同海工业园区的规划区内,因此不得不放弃。省人民委员会曾与工业园区合作,承诺为村民建设一条35千瓦的输电线,但电线杆早已竖立,却迟迟未安装。由于琼立乡拥有RE2电力项目,因此将电网移交给电力部门管理也是不可能的。如果移交成功,电力部门担心需要偿还实施该项目的贷款资金……
黄梅镇的电力问题不仅仅发生在琼立乡。据黄梅镇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黎思建介绍,长期以来,全镇生产生活用电一直达不到要求,经常出现电力不足和突然停电的情况,给当地居民、企业和机构的生活带来极大影响,引发舆论强烈不满,要求电力部门提高供电质量。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是低压和中压电网基础设施薄弱,而大多数电力投资项目半途而废、进度落后,一些项目在暴雨和洪水灾害中受损,修复工作进展缓慢。
此外,管理方面,特别是低压电网管理方面也存在问题……“我们与琼琉电力公司和黄梅电厂就电力系统建设和电网移交的投资项目规划、进展进行了合作。同时,我们要求这些单位在需要断电时提前制定预案。如果发生事故导致停电,必须尽快迅速解决……我们也希望义安电力公司能够尽快成立黄梅电力公司,以便协调执行任务。”——钱先生说。
据了解,省人民议会第十次会议召开前夕,省人民议会代表团走访各县,与选民见面,听取了众多关于农村电网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琼琉县选民反映,农村电网移交工作及移交后返还投资款的进度尚未完成;移交后的电力线路基础设施严重老化,至今未修复。琼林乡、琼立乡、黄梅镇选民反映,电力供应、电力质量和落实民用电价等方面的工作仍然存在诸多不足,给群众生活带来诸多困难。
在安城县,选民建议:省人民议会应与国会协商,寻找向已将资产移交给电力部门管理的乡镇支付低压电力线路补偿金的办法,因为根据第06号通知,补偿金面临诸多困难;指示义安电力公司接管其余16个乡镇的电网。同样在安城县,选民也提出,电力线路和杆系统严重老化,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同样,演州县的选民建议:目前,电网回归工作进展缓慢;在一些地方,低压电力线路移交给电力部门后升级改造缓慢,电网不安全的风险很高,为人们日常生活服务的电力质量很低……
《义安报》2013年8月14、15、16日刊登了系列文章《农村电网基础设施何时达标?》,重点讨论了两个问题:农村低压电网质量问题和电力部门接管后的归还工作。该系列文章详细阐述了南丹、清章、安山、新祺等地农村低压电网质量严重下降的情况;同时,由于“垄断”,一些地方电力部门员工在需要接电、安装、维修时对居民进行骚扰……同时,文章还明确指出了归还资金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性,以及相关部门未能履行职责等客观原因……可以肯定的是,农村低压电网基础设施问题让全省选民忧心忡忡,希望有关部门和负责人在省人民议会第十次会议上能够做出具体、明确的答复!
越南电力集团对接收农村低压电网后的技术管理、运行和安全作出如下规定:“……电力公司;区、县、市、镇电力公司在接收后应立即向地方当局和国家管理机构发送关于新接收的农村低压电网的技术问题和不安全风险的文件,其中应说明解决电网不安全风险问题的期限;接收后,各单位应立即解决问题,修复电网,至少确保安全运行条件并出售电力...... 2010年2月3日颁发的第06/2010/TTLT-BCT-BTC号联合通知,指导农村低压电网投资资金的交接、接收和退还,明确规定:根据省、直辖市人民委员会的决定,接受农村低压电网项目移交的电力公司应根据移交文件直接退还电网项目移交方的资金。对于由民众出资的农村低压电网项目,电力公司应将资金划拨给移交农村低压电网项目的乡人民委员会,由乡人民委员会向每位出资人退还资金。资金退还应在2010年至2012年底的三年内平均分配到位。2012年12月31日前应完成退还工作。 |
光伏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