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销售低迷,淡水鱼价格上涨
卫生部向中部4省推荐154种不宜食用的海鲜后,胡志明市市场上该类产品的购买力下降了近一半。
Dao女士(家住平盛郡)说,因为家里有小孩,她每周都会制定一份营养均衡的菜单,其中经常包含海鱼。然而,在有人建议她不要吃一些中部地区的海鲜后,她就改吃虾和淡水及咸水中的鱼,而不是所有海鲜。
“我不知道市场上的海鲜是不是产自中部地区,所以目前还是别吃了最安全。”陶女士说。许多家庭主妇也抱有同样的想法,她们表示,自从中部地区海域发生环境污染事件的消息传出后,她们就减少了食用海鱼的量。
![]() |
胡志明市市场的海鲜销售日益低迷。图片:Phuong Dong。 |
在胡志明市一些大型市场进行的调查显示,海鱼交易区顾客稀少,产品数量和种类都不足。尽管商贩们宣传产品从西方和平顺进口,保证新鲜品质,但大多数家庭主妇并不感兴趣。与此同时,咸水和淡水海鲜,如鳗鱼、青蛙、田蟹、红罗非鱼、罗非鱼等卖得很好,价格每公斤上涨了数千越南盾。
虽然尚未收到卫生部新建议的信息,但安仁市场(Go Vap)一家淡水鱼摊位的老板Minh女士表示,最近几天,这类鱼的购买力急剧上升。通常,人们每天大约消费100公斤红罗非鱼,鲜鱼价格约为每公斤6万越南盾,而熏制鱼价格则为每公斤4.5万至5万越南盾。
另一方面,巴桥市场的一位海鲜商贩表示,他经营这种鱼近10年,但最近几个月才出现销量下滑的情况。以前,每天卖出60-70公斤左右的银鲳鱼、鲭鱼、金枪鱼等鱼很正常,但现在销量下降了一半以上。
“以前我一直从西部的贸易商那里进口海鱼,因为运输距离短,价格合理,而且不像中部地区的海鲜那样担心污染。然而,自从台湾事件发生后,海鲜的产地就被划定了,贸易变得非常困难。”她说。
![]() |
超市里的购买力也不太乐观。图片:Phuong Dong。 |
在Big C和Co.opmart系统的部分超市,新鲜和冷冻海产品明确标明产自南部主要渔场,如坚江、金瓯、巴地头顿等。部分海产品如鲻鱼(67,000越南盾/公斤)、银鲳鱼(70,000越南盾/公斤)虽然价格与多种淡水鱼相当,但并不受消费者青睐。
“产地、加工地点和价格等信息都清晰地印在包装上,但很多消费者还是不太清楚,有时还得问问柜台工作人员。”Co.opmart Ly Thuong Kiet超市(第十郡)生鲜部经理说。据这位工作人员介绍,最近几天,淡水鱼和预加工海产品的购买力有所上升。
清兴海鲜仓库(位于新平县)老板阮友定先生表示,原产地比较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活动。在人们抵制海鲜的当下,他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将产品销往中部沿海省份。目前,该仓库每天向清化省和义安省分销超过半吨的各类海鲜。
“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海鲜,因为胡志明市市场上消费的大多数产品都不是从中部省份进口的,因为中部省份的保存和运输成本很高,而且质量也不是特别好”,丁先生补充道。
谈到受环境事件影响的中部四省企业,Ngoc Phuong 渔业企业(广平省同海市)老板 Nguyen Thanh Ngoc 先生表示,新的建议使这里渔民的捕鱼活动更加困难。
“现在一切都变了。我的海鲜店因为游客减少了95%而不得不关门。为了避免海鲜被污染,渔船不得不增加载客量,远离海岸航行。但即使海鲜出售,人们仍然不敢买。商贩们压低了价格。通常情况下,每公斤18-19条的鲭鱼只卖1.5万越南盾,而就在几个月前,它的价格还涨到了3万多越南盾。”Ngoc先生说道。
近日,海洋研究所公布了在河静、广平、广治、承天顺化四省20海里范围内,154种底栖海鲜的名单,其中包括螃蟹、虾、螳螂虾、蜗牛、鱿鱼、黄貂鱼、章鱼等。卫生部建议民众不要食用这些海鲜,因为它们目前还不安全。 特别是这四个省的水面和池塘水产海鲜,如金枪鱼、鲭鱼、各种鲭鱼、黄尾鱼、银鲳鱼、带鱼、河豚、橙鲷、鲱鱼、鲻鱼、凤尾鱼等,都是得到保证的安全。 |
据VNE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