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届党委书记和政府的“火”
两座主要城市的领导人表现出了他们创新和改革以促进该国两大经济火车头商业发展的决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月4日,河内市委书记黄忠海在听取企业接待检查团情况汇报时指出:“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看看我们能不能处理好。”他指示企业不能只提出问题,不解决问题。
![]() |
黄忠海同志在义安省考察工作。照片:Huu Nghia |
“企业和投资者只需要清晰的行政程序。如果每个部门都能迅速为企业解决问题,人们就会增加投资。企业发展了,城市也会发展。”河内市书记肯定地说道。
就在前一天,3月3日,胡志明市市委书记丁罗胜也与西贡贸易集团(SATRA)党委常委举行了工作会议。丁罗胜书记仅用一个简单的问题“家庭主妇知道SATRA大米品牌吗?”就指出了企业竞争力的现状,并指出了创新治理、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最短路径。这条路径就是在国家无需控股的领域重点推进股份制改革。
此前,市委书记丁罗胜在提出农民牛奶消费问题时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事实上,丁罗胜先生并非像某些观点所说的那样,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解决问题。据他本人坦言,消除养牛困难不仅是为了解决古芝地区或其他地区的具体问题,更重要的是找到一种让农民规模化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这种机制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关键在于企业和农民必须提高产品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 |
胡志明市市委书记丁罗胜在会上讲话。 |
两位新任市委书记,两座重要城市领导人,两大国家经济引擎,发出的强有力信号,受到了民众和商界的热烈响应。仅凭新闻媒体的密切关注,就足以看出民众对两座城市即将发生的巨变的兴奋和期待。
事实上,体制改革、改善营商环境、提升国家竞争力是政府和总理近年来明确并大力推进的紧迫任务。不难看出,两位党总书记的观点与政府一贯的主张和政策存在相似之处。
那就是在充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深度融入国际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完善与时俱进的现代化市场经济体制,始终坚持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那就是推进行政程序改革,力求缩短办事流程、减少文件数量、简化文件内容,减少企业办理的时间和成本;那就是推进国有企业乃至事业单位的股份制改革,认为社会和市场能做得更好,国家不做……就连市委书记黄忠海提到的减轻企业检查审核“负担”的方案,政府在政府和财政部第19/NQ-CP号决议中也已明确提出,财政部也已于2月初正式实施。
改革永无止境。近日,政府总理阮晋勇在题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机遇与挑战——我们的行动》的文章中再次强调了上述要求。在具体落实方面,3月3日,在讨论取代总理第37号决定(关于公布国有企业标准和分类清单)的决定草案的会议上,副总理武文宁强调,必须加快精简企业规模,尽可能减少纯国有企业,进一步提高私营经济在生产经营中的参与度。
事实上,此前担任河内市委书记的黄忠海在担任副总理期间,曾直接与政府和政府常务委员会合作,指导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和措施,旨在为企业化解困境,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确保竞争和透明度。由丁罗胜部长领导的交通部被视为应政府要求开展改革的牵头单位之一。
在改革路径和方案十分明确的情况下,总理阮晋勇多次强调要集中精力建设一支素质过硬、能力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队伍。实践证明,改革目标完全可以实现,问题在于落实的决心和责任。公务员队伍要设身处地为企业和人民着想,与人民和企业同舟共济,撸起袖子为他们排忧解难,这是总理对各级各部门的要求,现在也是市委两位书记对下属公务员的要求。
在最近一次关于高科技发展的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丁罗胜表示:“我们都有,只是缺少火,我们必须点燃热情之火。” 可以说,近年来,政府在体制改革中点燃了决心之火,以提高竞争力——在一体化和激烈竞争的背景下,竞争力是经济发展的最决定性因素。而且,这团决心之火正在蔓延得更广,对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更强的影响。
据 Chinhphu.vn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