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私人车辆:禁止还不够
限制个人交通必须与发展合理的公共交通相辅相成。
根据计划,从现在起到2014年第一季度,河内、胡志明市、岘港、芹苴、海防5个主要城市将配合交通运输部审查本地区交通运输规划和管理项目,制定行动计划,为城市交通工具合理发展制定具体路线图。
一个多月以来,这条信息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尤其是在我国这个被称为“两轮车之国”的大城市。许多观点表达了担忧:如果个人车辆被限制,当公共客运无法满足出行需求时,人们将使用什么交通工具?然而,建设现代化文明城市,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 |
限制私家车必须与发展合理公共交通同步进行(插图) |
上下班高峰街道拥挤,数百条长龙拥堵,空气中弥漫着尘土和车辆的气息,每年有超过1万人死于交通事故……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使越南的道路交通成为最紧迫的议题之一。
仅在河内,私家车的年增长率就超过17%,摩托车的年增长率平均为11%。胡志明市的增长率甚至更高。试想一下,如果私家车的增长速度如此稳定,那么5到10年后的城市空间将会变成什么样?到那时,在交通高峰期,主要街道上的车辆将不得不逐渐减少,公交车也将难以通行。这样的前景对任何人来说都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然而,这项政策出台之初,人们对出行方式存在诸多担忧。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因为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依靠汽车的习惯已经“根深蒂固”;此外,目前大城市的公共交通只能满足不到10%的出行需求。
第二个原因更为重要。根据交通运输部的统计数据,目前河内和胡志明市的公共客运交通仅能满足居民9%至10%的出行需求。在海防、岘港和芹苴等地,这一比例仅为1%至2%。对于公共交通仅能满足1%至2%出行需求的城市来说,计算剩余98%至99%的替代交通方式目前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
然而,如果将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作为首要目标,这并非不可能。很少有地方的交通事故死亡率像越南这样高,每天有超过30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数字。除了交通法规意识低下的原因外,城市交通组织薄弱,尤其是私家车数量过多,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那么,限制私家车真的那么难吗?中国广州市现在几乎没有摩托车。为了做到这一点,在摩托车禁令颁布的五年前,市政府就必须专注于投资公共客运交通,以便五年后,该系统能够满足仍然经常使用摩托车的大量人群的出行需求。后来,市政府不得不从民众手中回购摩托车,以便将它们限制在其他城市使用。他们成功了。
河内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陈丹利先生肯定,如果我们有时间认真准备,包括动员人们投资公共交通,这些解决方案完全可以应用于河内或胡志明市。
专家表示,单靠禁行是不够的,限制私家车必须与合理发展公共交通、重组城市交通(包括静态交通、地下交通和高架道路系统)相结合。
我们已经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比如在大城市全面限制三轮车,或者禁止拖拉机(农用车)在城市行驶,因为这类车辆已经造成了许多事故。剩下的问题是,准备工作必须周密,解决方案必须同步且果断。一旦城市公共交通既便捷又现代化,人们肯定不会希望每个人都骑着摩托车上街,在尘土飞扬和交通拥堵中颠簸,把自己的命运“押”在交通事故上。
据VOV.online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