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公顷虾因不明原因死亡
宜禄县和琼吕县数十公顷虾死亡,但许多人没有向当局报告,也没有取样检测以确定原因。目前,有人提出的原因之一是,这些虾从远处运来后直接放生到池塘里。
(Baonghean)-宜禄县和琼吕县数十公顷虾死亡,但许多人没有向当局报告,也没有取样检测以确定原因。目前,有人提出的原因之一是,这些虾从远处运来后直接放生到池塘里。
义禄乡泰吉村范文涛先生家养殖的虾在放虾40天后,超过2500平方米的虾池出现了死亡迹象。他的家人没有通知有关部门,而是购买了药物和石灰来处理池塘。范文涛先生说:“我们看到池塘周围很多户人家的虾也死了,但他们只是做了检测,然后就等了很久才出结果……然后我们就不知道能不能得到任何帮助了。而且,今年兽医机构还要求我们付费后才能取样检测。白斑病和桃拉病的检测费用是15万越南盾/个,肝胰腺坏死综合征的检测费用是100万越南盾/个。这家人觉得费用太高,所以就没去检测。”
义泰乡泰吉村黎英建(Le Anh Chien)家有一个2500平方米的虾塘,也死了。“虾塘里的虾已经养了45天了,突然不吃东西了,被冲上岸,沉到池底,死因不明。从苗种成本、池塘整治成本到人工成本……他们家损失了5000多万越南盾。”黎英建说道。黎英建也没有取样检测虾的死因,因为他看到周围的虾塘都取样了,所以就没再取样。黎英建家目前有两个虾塘,一个用的是CP公司的虾苗,另一个用的是后田公司的虾苗。不过,黎英建的后田公司虾苗是黎英建直接从平顺省运输到销售的公司买来的,没有经过育苗。
义泰乡泰猫村的黎英建先生负责管理剩余的虾塘。
宜泰乡的虾死亡现象从4月底持续到近一周前。全乡约有21公顷的白脚虾养殖面积,40户养殖户,其中90%以上已经死亡。宜泰乡养虾社区小组组长范文忠说:虾通常在放生后30-45天左右死亡。出现虾死亡现象后,我们向当地政府和兽医机构进行了反映。但由于取样检测需要花钱,只有约30%的死虾户支付了检测费用。其余的虾农都购买了药物处理池塘,等待一段时间后再放生第二批。
然而,根据越南动物卫生局的数据,义泰乡(Nghi Thai)的虾死亡面积仅为1.2公顷,涉及6户养殖户,而琼琉乡(Quynh Luu)的虾死亡面积则超过5.5公顷。经取样检测,专业机构认定虾的死因是白斑病。死虾主要来自越友股份公司。越南动物卫生局副局长邓文明表示:“这些数据来自县兽医站。由于发现死虾时没有上报,因此很难获得确切数据。”
关于虾死亡的原因,Minh先生表示:“经过取样送检,Nghi Thai乡的死虾对桃拉病的检测结果为阴性,而对白斑病的检测结果则有部分呈阳性,有部分呈阴性。至于是否患有肝胰腺坏死综合征,目前尚不清楚。在Quynh Luu村,虾农的检测结果为白斑病阳性。然而,Nghi Thai乡的虾农怀疑,近期虾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源严重污染。
目前,义泰乡养虾的水源与荣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流入同一条河流。“我们多次通过会议和与选民联系,就水源污染问题提出建议,但至今仍未有任何相关部门前来调查评估并得出正式结论。与此同时,我们的虾正在逐渐死亡,损失了数亿越南盾。”阮先生分享道。
针对民众对支付病害检测费用的担忧,Minh先生表示:“根据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第52号和第36号通知以及省人民委员会第09号决定,当水产品出现异常迹象,疑似患有危险疾病时,虾农必须向社区小组、乡人民委员会和县兽医站报告,以查明病因。同时,当水生动物出现异常迹象时,虾农必须按照兽医机构的要求采集病害检测样本,并支付检测费用。不遵守规定的,将依法受到行政处罚。”
特殊之处在于,近期死亡的虾大多是未养殖的批次虾。这些虾是由人们直接从中南省的虾类公司或通过邻近省份的苗圃购买的。此举违反了我省第01/2012/CT-UBND号指令《关于加强义安省虾苗质量及咸淡虾养殖区管理的规定》。
谈及这一问题,水产分局副局长黎文香表示,在养殖季节开始前,各专门机构通过多种形式向民众、虾苗经销商以及各级机关宣传国家关于虾苗必须养两天以上才能出售的规定。近日,水产分局配合兽医分局组织检查,在琼闾县查获两辆载有虾苗却没有养殖虾苗的货车。最近,又在平顺省义禄县义合乡查获一辆载有约100万尾T&T公司虾苗的货车,该货车正准备投放虾苗,但却没有养殖虾苗和质量检验证明。
洪先生还补充说,尽管有关部门积极介入,严防售卖未养虾苗,但管理起来仍然非常困难。因为有些人为了眼前利益,无视国家规定。而且,买卖虾苗经常在夜间进行,只有基地报告后,相关部门才会前往检查处理。此外,地方政府的管理责任仍然松懈,导致虾苗的来源和质量难以核查。
文章和照片:Pham B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