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名贫困工人面临被骗到国外工作的危险。
(Baonghean)-近日,《义安报》收到琼吕县和演州县多名工人的求助信。工人们在信中控诉,有人诱骗他们去台湾打工,并骗取他们的钱财……
据诉状称,控告者自称是琼寿、琼玉、山海、安化(琼琉)、演州等乡的贫困工人,被居住在荣市长氏坊陈光耀街58号的陈氏德女士以扶贫政策为由,骗取金钱,前往台湾务工。被德女士欺骗的人数已达33人,受骗人数最多的人损失1900万越南盾,最少的1000万越南盾,总损失金额高达5亿越南盾。
请愿书还称,工人们曾多次聚集在杜克女士的住处,要求退还工资,但杜克女士却闪烁其词,拒绝付款。不仅如此,工人们还遭到杜克女士的挑战,甚至辱骂和威胁。
我们根据请愿书中列出的33人名单,前往田兴乡和山海乡核实情况。在山海乡第11村胡氏红夫妇(1969年生)、山海乡第11村范文娥夫妇(1966年生)、山海乡第12村胡英兴夫妇(1972年生)、田兴乡第1村陈氏寿夫妇(1968年生)的家中……,都见到了请愿书中提到的这些人的亲属。他们都确认请愿书内容属实。他们还表示,他们不仅把请愿书递交给了新闻机构,还递交给了琼瑠县警察局、荣市警察局和省警察局,希望这些机构能够揭露骗子的真面目,帮助他们追回钱财。
范文娥先生和他的女儿范氏香向记者报告了这一事件。
上述男女了解到中介手段后,表示劳务输出骗子曾诱骗他们,声称有一批人只需办完手续两个月就能送人来台。行程之所以这么快,是因为很多生产糖果、手机壳、塑料餐盒等产品的台湾公司急需工人。在台工作,每人每月可获得1700万越南盾(约合1.2亿越南盾),不包括加班费和周六周日的工资,总共1.2亿越南盾。首期支付2000万越南盾,赴台后每月扣除300万越南盾……对于贫困家庭,首期支付金额会“减免”到1000万至1400万越南盾。由于家庭条件困难,在难得的“改变命运”的机会面前,工人们艰难地借高利贷,抵押土地、房屋,卖掉水牛、奶牛、大米等,才有钱供子女出国打工。
劳务输出人员的工资收据正在保存中。
确实,我们遇到的这些人,家庭境况都很艰难。范文娥家是山海乡的一个贫困户。范氏香——范文娥的女儿——在办理出国手续之前,一直在河内做“保姆”。因为放弃了等待出国的计划,范氏香现在也失去了在河内的工作。陈氏寿一家的情况也类似,为了去台湾工作,阮伯胜(陈氏寿的儿子)辞去了在河内一家公司的工作。现在,“经济拮据,生活拮据”,他被公司解雇了……
据荣市警方介绍,举报在劳务输出项目中被骗的人数超过70人,均居住在琼吕县、演州县和义禄县。荣市警方与举报信中提到的4人进行了沟通,并传唤了陈氏德女士(Tran Thi Duc)核实此事。在两次传唤(分别于2012年12月25日和2013年1月18日)后,陈氏德女士(又名陈氏清干)来到荣市警方办公。在这里,德女士举报了与劳务输出“跑腿”相关的内容。因此,德女士接受了中介的角色,为居住在南门坊多权街15巷68号的黄氏英道女士寻找劳务输出工人。选好工人后,德太太会带他们去河内做体检、准备档案……这样国际人力资源公司(位于河内美亭)就能把他们送到台湾的一家糖果制造公司工作。海外工人只需支付申请费和体检费,因为这是一个扶贫项目。德太太让她的女婿阮昭阳(阮昭阳来自琼瑠县山海乡)去山海通知亲朋好友,帮他们寻找出国打工的人……
在荣市警方保存的2013年1月22日的报告中,杜女士坚称自己对收钱一无所知,因为这一切都是她女婿做的。杜女士只被转移了每人130万越南盾,用于出国务工,之后被派往河内办理体检、接种疫苗……同时,杜女士还表示,国际人力资源公司和台湾公司之间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派人出国务工的时间被推迟,但并不存在欺诈行为……
荣市警方调查人员通过对比投诉、Duc女士的报告以及收集到的一些文件,表示目前尚无法确认是否存在劳务输出欺诈行为,但在向出国务工人员收取款项方面存在一些不明之处。接下来,荣市警方将与Nguyen Chieu Duong(目前正在社区教育中心接受康复治疗)合作,查明款项收取情况,并将继续加快调查,直至查明真相。
河清-河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