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安洞与郎竹榕树:革命历史遗迹

DNUM_CCZAIZCABC 10:55

汝庵洞(义德公社)和筒村榕树(义庆公社)是1930年至1945年革命时期义丹县党委和人民所经历的历史事件的两处遗迹。2012年8月20日,省人民委员会发布决定,承认筒村榕树和汝庵洞为革命历史遗迹,满足了义丹县人民,特别是义庆公社和义德公社人民的长期愿望。汝庵洞——义丹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的地方

(冯宪光)汝岩洞(义德公社)和筒村榕树(义庆公社)是1930年至1945年革命时期义丹县党委和人民所经历的历史事件的两处遗址。2012年8月20日,省人民委员会发布决定,承认筒村榕树和汝岩洞为革命历史遗迹,响应了义丹县人民特别是义庆公社和义德公社人民的长期愿望。

汝安洞——义丹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的地方


1929年底至1930年4月初,在义静苏维埃运动在平原地区的推动下,义丹县种植园工人的斗争运动和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在此形势下,党中央和中部地区党委指示义安省委将党的活动区域扩大到义安西部。为贯彻这一方针,义安省委派武元宪同志和武硕同志前往义丹县建立根据地。当时,义庆公社由3个村组成:永莱村(麦村)、土禄村和古林村(筹村)。这里是法国殖民者的橡胶和咖啡种植园,有数千名工人和种植园工人。武元宪同志和武硕同志选择义庆(现义丹县义德乡)作为建立和发展党组织的地点。当时,如岩洞地处僻静,周围山峦叠嶂,树木茂密。洞后有一个大湖,是当地居民日常取水的地方。洞前有一座祭祀本尊的庙宇,当地居民经常来此朝拜,这为组织的秘密活动提供了便利。

1930年10月中旬,在汝安洞召开了由土禄村和古林村组成的联合党支部成立大会。除上述内容外,大会还同意采取各种形式的宣传动员活动,发动和领导群众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行耕者有其田,同时强调要集中发展党员队伍。汝安洞党支部将党中央、中部地区党委、义安省委的一系列指示和决议,由古林村和土禄村党支部秘密传达到义丹县各地公社。

为了在新时期加强党的领导作用,贯彻落实上级指示,1931年1月,潘廷莱同志与武硕同志在汝安洞秘密召开会议,决定将古林支部和寿禄支部拆分为两个支部,标志着全县斗争史上迈出了新的发展步伐,为推动该县其他支部的成立做出贡献,如:安化支部、治治支部、先支部、西支部等,为1931年2月成立义丹县临时区委做出贡献。

1939年5月1日,值此国际劳动节之际,义丹县委在汝安洞组织了一场集会,以展现富贵县农民和工人阶级的革命精神。此次集会吸引了来自土禄、古林、森、塞等邻近地区的众多民众参加,他们举着旗帜、红旗、镰刀锤子等图案的旗帜,要求自由、民主、粮食与和平。

Tru Village Banyan Tree——义丹人奋起夺取政权的地方

1945年5月19日,义静省际越盟动员委员会成立。省际越盟阵线成立后发出号召:“全体国民,不分阶级、宗教,勇敢地加入越盟队伍,消灭我国当前头号敌人日本法西斯,粉碎法国帝国主义复辟政权的阴谋……”。响应这一号召,在义安省委的领导下,1945年6月中旬,在义庆公社宝村成立了义丹区越盟阵线,并决定:动员群众起来抗日救国,准备趁机起义夺取政权。



楚村的榕树。图片来源:Manh Ha

1945年8月15日,跨省越盟起义命令传到义丹县。前线立即召开会议,宣传起义命令,成立县起义委员会。1945年8月22日上午,在义丹县起义委员会的领导和组织下,来自古林、河苏、石溪、义兴等乡的京族、泰族、寿族三个民族的数千名群众和富贵地区橡胶园、咖啡园的众多工人,带着燧发枪、棍棒、锄头、铲子、长矛等原始武器,聚集在永莱县的郎竹榕树下,高举黄星红旗,高呼革命口号,高声组织示威游行,向义丹县中心进发,把政权掌握在人民手中。从此,8月22日成为义丹县党委和人民的传统节日,Tru村榕树成为义丹县党委和人民的典型历史遗迹。

为弘扬革命传统价值观,弘扬爱国爱乡精神,感恩有功者,自2008年起,义庆乡、义德乡党委、政府和人民选定8月22日为该乡的传统节日。一年一度的“筑村榕树和汝安洞”庆典活动,义庆乡及周边地区众多各族人民欢聚一堂,热闹非凡,喜气洋洋。值此庆典之际,党委和人民真情实感地组织了多项意义深远、务实有效的活动,例如:举行集会,在乡烈士纪念碑、筑村榕树和汝安洞敬献鲜花和香火。除了精神文化活动外,人们还可以参加露营、文艺演出、体育运动等休闲娱乐活动。


清水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汝安洞与郎竹榕树:革命历史遗迹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