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名受害者落入高科技犯罪陷阱
(Baonghean)-犯罪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诈骗、侵占人民财产的情况日益增多,犯罪手段和手段也愈发复杂和狡猾。
![]() |
岘港市义禄警方逮捕网络诈骗嫌疑人(左二和左三)。图片来源:NH |
复杂的发展
尽管成立仅一年多,高科技犯罪预防小组(乂安省公安局刑事警察局)却“无力”承担所有工作。高科技犯罪预防小组组长何辉德少校在谈到该省的犯罪形势时表示。
“仅在 2018 年,该部门就接到数百名受害者的报案,他们被骗了数百亿越南盾”,Duc 少校说,并补充说,许多受害者在恐慌的状态下前来报案,许多人在损失如此巨额的金钱后变得沮丧和失去意识。
三个月前,61岁的潘庆忠女士(居住在荣市)向省警察局刑事警察局报案,称她被一群人诈骗,被盗用了2.56亿越南盾。受害者称,一天早上,她独自在家,座机突然响了。电话那头,一个自称是电信公司员工的人告诉她,她欠了800多万越南盾的电话费。
尽管钟女士努力解释自己没有欠钱,但这些人仍然以跨国犯罪团伙的威胁将她引入了阴谋。
钟女士仿佛被催眠了一样,来到银行,将自己积攒的2.56亿越南盾转入了他们的账户。等她清醒过来,才发现自己多年来攒下来的养老钱竟然消失了。
![]() |
一名女子前来向调查机构报案。图片:Thanh Quynh |
钟女士只是数百名因轻信骗子骗局而损失巨额金钱的受害者之一。警方表示,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近年来网络诈骗犯罪的数量、性质和危害程度均有上升。
刑事警察局局长范怀南上校表示:“犯罪分子实施诈骗的手段多种多样,例如挪用电信费用诈骗、侵入脸书账户诈骗、非法侵入银行账户转账诈骗、网上售卖商品诈骗、通过电信网络进行彩票赌博、网上足球博彩......等。
高科技犯罪的特点是利用科技设备,结合互联网和社交网络进行诈骗。这些骗子的受害者不分年龄、性别,不分对象。
警方通过对多起案件的侦查,发现犯罪主犯往往不在本省,而是居住在其他省市,甚至还有华裔、台湾裔、非洲裔等犯罪嫌疑人。
“大多数情况下,警方只能抓到手下和帮凶,而很难抓到主犯。这些人都在国外,很少透露行踪,而且有很多隐藏身份的伎俩,所以抓捕他们非常困难。”杜克少校说。
2018年,乂安省公安局刑事警察局设立了12个高科技犯罪专项行动,侦破了10个专项行动,逮捕、起诉和行政处理了76名犯罪分子和违反高科技使用法律的人员。与2017年相比,病例增加6例,受试者增加30名。
警方还收到了100多起与高科技犯罪有关的报告和指控,造成了数百亿越南盾的损失。
人们必须保护自己。
警方评估,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趋势下,信息技术爆炸式增长,对越南互联网和电信网络发展产生强烈影响,这为高科技犯罪的增多创造了条件,犯罪手段和手段也越来越复杂,防范和打击难度加大。
![]() |
三名嫌疑人范廷銮(Pham Dinh Luan)、阮友秋(Nguyen Huu Thu)和范廷飞(Pham Dinh Phi)因诈骗和挪用资金逾35亿越南盾被判处37年有期徒刑。图片:电视台 |
尽管各单位、各地方警方多次开展严厉打击行动,开展多次扫荡,抓获数百名犯罪嫌疑人,但高科技赌博犯罪形势依然极其复杂。
诚然,犯罪分子越来越狡猾阴险,但这些主体之所以有“施展”的余地,是因为人们的警惕性越来越低。不仅那些意识和社会理解有限的人,就连受教育程度高、与社会互动多的人,也仍然会成为这些骗局的受害者。
还有一些受害者因为太贪图犯罪分子的甜言蜜语,而“给予”犯罪分子大笔金钱。
以LTT女士(居住在荣市)为例,她是一名退休的政府官员。Tuyet女士经常上网结识外国人。他们说自己有大量美元想汇回越南,请Tuyet女士帮忙收款。
一名冒充海关官员的男子告诉雪女士,她必须支付一定费用才能收到这些礼物。雪女士毫不犹豫地前往银行,按照银行提供的账号转入了8亿越南盾,但她不知道这只是一个骗取她钱财的骗局。
![]() |
犯罪分子被捕后入侵Facebook诈骗他人资金。图片:档案 |
刑警部门负责人警告称,目前许多人使用Zalo和Facebook,无意中帮助骗子轻松获取用户个人信息,从而实施诈骗。在这种情况下,追回被骗子侵吞的资金的可能性极其困难。
“人们需要保护自己的资产,首先要提高社交网络账户的安全性。定期向亲朋好友发出警告并分享诈骗信息,以便每个人都能主动防范。”范怀南上校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