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之旅
(Baonghean)——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乂安报社始终发扬在革命新闻事业的摇篮中诞生和成长的报纸的传统,是乂安省党委、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党的政治思想战线的突击队。
55年前,在新革命时期,明确认识到报刊工作在政治思想教育阵线中的重要作用、性质和地位,1961年3月,省党部第七次代表大会(第二次)决议创办《人民乂安报》。同年11月10日,省党部执行委员会颁布第175号决议,成立《人民乂安报》编辑部。
建报初期,正值战争年代,印刷技术简陋,记者队伍不足10人。但《义安人民报》却紧贴该省生动实际,内容丰富,及时、全面地反映当时的经济、社会生活,满足了历史的客观要求。
![]() |
陈文三先生的家人曾向该报赠送锌版作为纪念品,供义安报在 1968 年至 1969 年间印刷。 |
在美帝国主义不断加紧进攻我国北方的岁月里,为了确保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和连续性,乂安报社不得不多次撤离,迁往兴原、南丹、杜良、新岐等县。从这里开始,乂安报社克服了战争时期的各种困难条件,发表了数千篇文章,宣传劳动生产运动,报道劳动模范、英勇战斗,为全民族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
战争结束后,国家进入新阶段,困难和挑战重重。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指导下,义安报继续发挥其作为党的喉舌和广大群众的广泛平台的作用、地位和责任。在此期间,每份周报出版2期,每期发行近4000份。
国家在不断革新时期的发展现实,对及时、准确、生动活泼的信息宣传渠道提出了要求,以满足民众和舆论的需要。义安报社干部记者发扬革命先锋精神,真正成为文化信息战线的战士。从低地到高地,从城市到平原、从沿海到岛屿,义安报社记者在各个方面都发挥着先锋创新作用,以党员记者的热情,敢于面对社会提出的一切困难和挑战。
由此,一系列充满现实气息的文章、报道、图片集和视频作品脱颖而出,在人民群众和新闻界中掀起了一股舆论热潮,引发了深刻的社会批判。由此,义安报赢得了广大读者的信赖,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参考文献。
2011年至2015年,义安报社经历了强劲而显著的发展时期。该报积极响应省委常委会关于“2011-2015年提高义安报社质量,展望2020年”的1号项目,并有效落实。从此,义安报社一跃成为全国党报体系中的一流报纸。
截至目前,义安报社拥有4份出版物,包括大型日报、《义安周末报》、山区特刊和义安电子报。纸质报纸发行量达1.6万余份/期。义安报社首次成功构建融合新闻编辑室模式,确立了新形势下在信息领域的先锋地位。
义安报社编辑部在构建融合新闻编辑模式方面取得突破,创新了报社风格和思维,运用了新闻科技手段,在信息融合和通信爆炸的时代背景下,打造了强大的传播力。目前,义安电子报(baonghean.vn)日均访问量超过15万人次,提供极其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源,满足了本省广大人民、远道而来的义安人民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和朋友的需求。
![]() |
乂安报社记者在2015年乂安报社杯青少年足球锦标赛上工作。摄影:阮山 |
随着纸质报纸和电子报纸的蓬勃发展,《义安报》在引导舆论、“扬善抑恶”方面发挥了“引导者”的作用。此外,《义安报》还积极做好舆论咨询工作,为帮助地方党委、政府“降温”热点问题、化解和解决群众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路、方法和方向等方面的积极贡献。
除了做好宣传工作外,义安报社在党报系统组织慈善和社会活动方面也名列前茅。其中,活动尤其务实,例如:关爱越南英雄母亲;连续20年承办全省青少年足球传统赛事;帮扶贫困乡香美社,送去慰问品,资助贫困学生渡过难关,帮助家庭生活困难……
回顾55年来奋斗历程,我们不能不为党报在我党创始人、越南革命报刊创始人胡志明主席的故乡不断发展壮大、做出巨大贡献而感到自豪。党对重任的信任,全省、全国人民以及海外越南人的重托,是推动义安报社全体干部、记者、员工在发展征程中不断奋斗、不断取得成就的重要动力。
凭借这些努力,2012年,乂安报社被评为文化单位;连续五年(2011-2015年)被评为廉洁坚强党组织;2015年,乂安报社树立了廉洁坚强典型;全社荣获“出色完成任务集体”称号。乂安报社的许多个人都曾多次获得党、国家、中央各部委、各分支机构和省人民委员会颁发的奖励。乂安报社连续多年有多项作品荣获全国报刊一、二、三等奖,这是地方报社很少取得的成就……特别是,为了表彰乂安报社55年发展历程中做出的巨大贡献,2015年,党和国家授予乂安报社集体“革新时期劳动英雄”的崇高称号。
凭借55年来的丰硕成果,其中最辉煌的是革新时期劳动英雄的称号,以及读者的认可和信赖,义安报社的每一位干部、记者和员工将以崭新的心态和坚实的行囊继续团结一心、奉献精神,在建设和保卫祖国的伟大道路上继续前进。
范氏红全
省委委员、乂安报社总编辑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