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物流——渔民出海的支点

March 28, 2014 16:12

(保欣)——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万春渔业合作社凭借北方第一艘远洋渔船而崭露头角。万春渔业合作社原副主席吴廷水先生掩饰不住自豪,向我们“夸耀”他和董事会成员远赴广义省建造9艘配备150CV发动机、吨位达80吨的渔船的时光。每艘渔船每次出海都能赚到一两黄金。在繁荣时期,去韩国的渔船收入甚至不如在万春出海。海洋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渔业物流服务的发展。万春是我省最早组建专门为海洋产业提供服务的团队的地方之一。合作社解散后,在义禄县义春组建了一支相对专业的渔业物流队伍。渔业物流是海洋开发产业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

其中一位是原万春合作社副主席吴廷水先生。合作社解散后,他转而为远洋渔船供应冰块、油料、灯和食物,同时也负责为这些船队“采购”产品。根据季节变化,渔船会去哪里捕鱼,他就去哪里组织服务。一月、二月、三月和四月,他去义安渔场;五月、六月和七月,他去同海;九月和十月,他去清化。目前,他为从清化到广义的十多艘远洋渔船提供服务,主要是义安渔船。每次出海,他的家人都会提供特定的产品,例如冰块、食物、灯油等。大型渔船的价格在几千万越南盾左右,小型渔船的价格在五百万到七百万越南盾左右。渔船捕到鱼后,他就准备出售产品。

就这样,他收回了本钱,剩下的就属于这个行业了。义春县一艘远洋渔船的船主杜洪京先生说:多年来,他对崔先生的鱼“经纪人”忠心耿耿。船回码头前,他会把鱼的数量报告给崔先生的家人,并事先商定好买卖协议。鱼卖出去后,扣除出海费用,他拿到剩余的钱,分给同事们。新的出海出海全部由“经纪人”包办,出发时,他只需上船下达出海命令,船员们只需负责捕鱼即可。许多出海失败,“经纪人”也乐于分享。当船出现问题需要维修时,“经纪人”也纷纷伸出援手,共克时艰。 “通过这种方法,渔民们可以放心地留在海上进行生产。”Kinh 先生分享道。

随着渔业发展,鲜鱼越来越少,Thuyet先生想到建一个冷库。2006年,第一座冷库建成。至今,仅他家就有4个冷库,包括一个供应库和3个储藏库,总容量超过200吨。从最初的一个有效库房发展到如今的宜春乡,共有6个冷库群,总容量超过4000吨。运来的鱼经过分类、清洗、装盘,送入供应库。在零下50摄氏度的温度下“煮熟”后,再被转移到零下15摄氏度至零下20摄氏度的储藏库。这些鱼被全年保存和销售。从冷库系统开始,宜春乡已经形成了近百户家庭的卖鱼队伍。这些家庭制作烤鱼、煮鱼、干鱼等。冷藏区为该行业的发展提供原材料。冷藏区以及拥有40多人的服务队伍每年带来约2000亿越南盾的收入,约占该乡总产值的15%。

可以说,海洋产业的物流服务已成为船队出海捕捞更多鱼虾的坚实后盾。在沿海地区,渔民与岸上服务商之间长期以来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正是这种联系,在琼琉到罗门等地建立了冷冻仓库和“鱼品经纪人”体系。仅冷冻仓库系统就已达数百个,库存量高达数千吨。这是保障渔业发展的技术基础设施体系。

渔业开发与渔业物流服务之间的衔接,为各方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在发展过程中,它有助于海洋产业的专业化发展和效率提升。然而,长期以来,这种衔接仅仅停留在个人层面。有必要在此基础上组建合作社和团体,统一规划,提升海洋产业的效率。

段先生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渔业物流——渔民出海的支点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