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耳朵习惯的后果

September 13, 2011 15:20

掏耳朵是一个很常见的习惯,从小到大,耳朵痒了就掏,洗澡后也掏,有时甚至为了清洁耳朵也掏。他们经常用棉签或者其他硬物掏耳朵。那么,经常掏耳朵真的好吗?经常掏耳朵的后果是什么?

掏耳朵是一个很常见的习惯,从小到大,只要耳朵痒了就会掏,甚至洗完澡后,有时也会为了清洁耳朵而掏耳朵。他们经常用棉签或任何硬物来掏耳朵。那么,经常这样掏耳朵真的好吗?

过度清洁耳朵的后果


频繁挖耳会导致耳道保护性皮肤层撕裂或划伤,使致病细菌更容易穿透皮下结缔组织,引发中耳炎——尤其是当患者在肮脏的池塘或湖泊游泳时。另一方面,挖耳会将耳垢(如果有的话)推入外耳道深处,甚至压迫耳膜,引起耳痛。挖耳还会将外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带入耳道皮肤。外耳道皮肤撕裂引起的耳朵出血是挖耳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中央耳鼻喉医院急诊科也接诊了一例病人,他用从破雨伞上取下的铁棒挖耳朵。在挖耳时,孩子用力将铁棒推入,铁棒直刺内耳或脑部,造成严重损伤。

如果挖耳导致外耳道发炎,耳朵就会疼痛、流脓、耳鸣、听力下降,有的患者甚至外耳道发炎蔓延到半边脸,耳朵里流出血和脓液才来就诊。


插图

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后果。

中耳炎的初期症状是耳痒,耳痒会逐渐加剧,尤其是在频繁清洁耳朵的情况下。随后,患者会感到耳道发紧,然后开始感到耳痛,疼痛加剧,并蔓延至头部,许多患者表示他们感到头部一半区域有搏动性疼痛。咀嚼或打哈欠时,疼痛会加剧。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38-​​39摄氏度的发烧,疼痛耳朵一侧的半边脸肿胀,轻轻触摸耳朵也会疼痛。

检查可见外耳道皮肤发红,大量污浊液体淤积,外耳道根据炎症程度部分或完全变窄。如果细菌毒素过强,会导致外耳道广泛炎症,引起耳侧颌角肿胀、疼痛,并伴有同侧小淋巴结肿大,可移动,按压疼痛。耳膜仍然正常。

如何正确处理耳朵的一些不适症状

耳朵发痒意味着外耳道受损,挖得越多,损伤就越大,程度也越严重。此时,应该使用外耳滴耳液一周。外耳炎使用的滴耳液类型与鼓膜未穿孔时使用的相同,主要是治疗外耳道疾病(例如外耳炎、外耳道疖和耳道皮肤撕裂伤)的药物,例如Polydexa、外用抗菌药物聚维酮碘……有时,在急性中耳炎早期,当鼓膜充血时,这些药物(例如Otipax)也能减轻鼓膜疼痛。

如果在洗澡或游泳时,耳道不慎进水,引起耳鸣:用棉签轻轻放入耳道,停留5分钟,水就会被干棉花自动吸收,千万不要擦拭过多。

如果清洁耳朵后出现疼痛和出血,必须前往耳鼻喉科就诊:如果外耳炎较轻,可以涂抹药物或局部滴耳液。如果外耳炎严重,则必须使用抗生素、全身性抗炎药物,并配合止痛药和局部耳部药物。

外耳炎是一种耳朵发痒时如果养成抠耳朵的习惯,就会经常复发的疾病。

外耳的每个部分都有其自身的功能。

外耳是耳朵的一部分(耳朵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顾名思义,外耳是耳朵三个部分中最外层的部分。外耳由耳廓和耳道组成,主要由软骨和骨骼构成,外层覆盖着一层薄而疏松的皮肤和皮下结缔组织。滋养该区域的血管非常稀少。主要神经是第九脑神经的分支,它同时感知耳朵和喉咙,因此喉咙痛也会引起耳痛或中耳炎,从而对咀嚼和吞咽功能产生负面影响。此外,清洁耳朵时,患者还会感到喉咙发痒并咳嗽。外耳负责收集空气中的声波,并将其传送到中耳和内耳。外耳道中有分泌一种叫做耳垢的皮脂的腺体。耳垢的干湿程度因人而异。耳垢还具有保护耳道壁的作用,因为耳垢含有抗生素,并且具有粘性,可以吸附细菌。耳垢覆盖外耳道,防止细菌和真菌侵袭外耳道组织。


据《健康生活》报道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挖耳朵习惯的后果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