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民去做,从信息到政府的行动
“什么投资者筛选程序要花588天?我们如何才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如何才能提高国家竞争力?”——总理阮晋勇问道。
刚刚,政府总理阮晋勇主持召开全国网络会议,总结中央执行委员会关于同步建设基础设施,力争到2020年将越南建设成为现代化工业化国家的第13-NQ/TW号决议的执行情况。
![]() |
总理阮晋勇 |
获得与会代表高度共识的突出内容是决议中提到的一项政策:大力调动一切资源,吸引投资者发展基础设施。
初步审查会议评估意见认为,第13号决议的实施,不仅使基础设施体系焕然一新,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运用市场机制调动和利用资源的意识,从而调动企业和个人大量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事实上,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化,只是政府和总理近年来坚决推行的一系列政策所传递信息的一部分:推动国有企业股份化;消除一切障碍,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的经营自由;推动公共服务社会化……这些信息,简而言之,就是让人民来做。
副总理黄忠海表示:“如果我们不实行社会化,公共投资就会永远分散,压力也会永远加大。” 然而,这项政策的出台并非仅仅因为国家预算困难——这一点最近被多次提及。我们有更多证据、更有理有据、更有根本性的理由继续推行这项政策。
社会化政策不仅有助于减少国家投资,减轻预算负担,还有助于提高整个经济的整体投资效率。正如总理所说,以前公共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70%,但现在只有一半;2014年社会总投资仅占GDP的30-31%,低于前几年,但经济增长率更高。
更广泛地来看,有必要重申总理在2014年新年贺词中提出的观点:为了国家快速可持续发展,国家必须履行好其发展创造职能。国家并非代表人民行事,而必须致力于建立合适的体制框架,创造必要条件,使每个人都能发挥自身能力和创造力,从而造福自身,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总理还在致辞中指出,国家资源必须分配给那些有能力最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为国家服务的实体。换句话说,无论是私营部门还是国家,它们都是国家资源。谁做得更好、谁能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谁就能获得这些资源。这确实是发展思维的重大转变。
必须承认,要让这种创新理念深入民心,调动人们内心深处蕴藏的巨大资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社会化的困难和障碍不仅来自那些想从公共投资中获利的人,也来自某些地方仍然存在的、对私营部门作用不抱同情的偏见。
最后,现行程序、机制和政策也存在诸多障碍,各种复杂和纠结有时看起来“一团糟”,让人不知从何入手解决。就投资领域而言,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友信在会上举了一个让总理阮晋勇“大吃一惊”的例子:根据指导《招标遴选投资者法》的第30号法令,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者遴选流程耗时588天。这是按规定进行的,但实际上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总理自然而然地会问:“这算什么投资者?流程竟然要588天?我们怎么才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我们怎么才能提高国家竞争力?” 他提醒说,这些流程和政策“是我们自己制定的,我们必须完善。我们必须管理,但我们需要改革管理方式,确保为民众和企业提供最开放、最便捷的服务”。
换句话说,为了吸引民众参与,机制、政策和程序必须对他们最有利。显然,近年来,政府和总理已经采取了非常有力的解决方案,触及了问题的根源,尤其是在2014年和2015年连续颁布了两项关于改善商业环境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第19/NQ-CP号决议。
短时间内出台、修订了一系列税收、海关、创业等方面的法律文件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策,真正改变了营商环境,正如总理2014年新年贺词中所要求的,“为社会更好地履行职能和任务创造了条件”。
每个公民发挥自身能力和创造力、为社会做贡献的空间,并不只停留在纸面上或口头上,而是正在通过政府的具体政策行动不断扩大。
据chinhphu.vn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