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路!

January 23, 2014 20:43

(Baonghean)-据国家交通安全委员会统计,2013年全国共发生交通事故29385起,造成9369人死亡,29500人受伤。这已经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连续第二年低于……1万人了!显然,交通事故“减少了”,但仍然处于红色警戒线。

Tắc đường trước cổng Trường TH Lê Mao - TP. Vinh (ảnh chụp vào 16h42 phút ngày 5/12/2013). Ảnh: Phan Nguyễn
荣市勒毛小学门前交通拥堵(照片拍摄于2013年12月5日下午4点42分)。摄影:潘阮

长期以来,每当交通事故在议会被提及,都会立即成为热门话题,并在众多社交网站上被“剖析”。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增加公共交通、严厉处罚、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交通文化”建设等举措,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这些努力最终只能减缓交通事故的增长,而非改善交通状况。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我们国家糟糕的交通状况?基础设施还是意识?当然,两者都不是“无辜的”,但假设我们拥有更好的基础设施,但交通参与者的意识却很差,那么事故肯定还是……事故!相反,如果我们的基础设施很差,但交通参与者的意识很强,事故就会减少。

推行“交通文化”的运动似乎已经消退,不再得到道路使用者的积极响应。原因或许可以总结并解答。但在笔者看来,或许是因为它(推行“交通文化”的运动)仍然普遍存在。交通文化中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灾难?生活中那些“不服输”的行为,是否也曾经存在于交通中?的确,抢劫事件时有发生,似乎每个人都做好了“参战”的准备。试想一下,在街头,“分不清谁是谁”的人们,千方百计地挤进去,推搡着……想要领先一步,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秒……也必胜无疑。人群综合症和竞争本能被激活,让路在交通参与者的意识中变得极其罕见。

大多数外国游客到访后,都对我国的交通状况“感到厌烦”。他们抱怨驾驶方式“怪异”。为什么会这样?我们能改变交通参与者的意识吗?更不用说我们附近的两个国家,老挝和泰国,我们去那里的时候,好像都听不到汽车喇叭声。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交通文化是主动让路。如果这种文化在我们国家得到推广,所有交通参与者都会从抢道变成让路,那么“一前一后”,事故肯定会大大减少。

我认为,与其抱怨基础设施、过路费、这笔费用那笔费用……不如行动起来!别想太多,改变交通参与者的意识就好。让路!这不仅体现了你是个有文化的人,还能拯救我们的生命,至少能避免每年浪费数万亿越南盾的国库。如果我们真的把交通事故视为敌人,那么为什么不提高交通参与者的意识呢?我再说一遍:让路!从伦理角度来看,对自己和他人生命不负责任也是一种谋杀!

卡安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让路!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