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定位系统获国际组织认可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获得国际海事组织(IMO)认可,标志着中国向与美国导航系统比肩的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
![]() |
北斗定位系统在中国被强制使用,用于安全、旅游、海上活动……图片来源:china-defense-mashup.com |
根据11月17日至21日会议内容,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正式将北斗系统纳入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北斗由此成为继美国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之后,第三个获得联合国机构认可用于海事作业的系统。
加州大学中国太空计划和信息战问题专家凯文·波尔彼得表示,这一认可表明北斗可以为其覆盖区域提供定位数据。
不过,分析人士表示,这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定位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几乎无法与GPS相比。目前,GPS占据了中国95%的定位市场。
波尔彼得表示:“我认为这一声明不会导致北斗定位系统需求激增。”他指出,GPS 多年来的可靠性已得到证实,而美国系统的精确度和采购成本较低。
中国于2010年首次测试北斗系统,并持续投入资金提升其竞争力,减少对GPS的依赖。政府要求国内安全、救灾、旅游和公共交通使用其提供的卫星技术。超过5万艘中国渔船也配备了该系统。
中国政府还设定了到2020年覆盖全球35颗地球静止和非地球静止卫星的目标。为了扩大在亚洲国家的覆盖范围,中国正在为民用提供免费服务。该系统也在该地区进行测试,例如柬埔寨的出租车服务和缅甸的土地使用管理。
波尔彼得说:“中国认为北斗的发展对其军事和经济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将其定义为国家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据越南快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