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技术肥料的功效

September 8, 2014 21:22

(Baonghean)- 安山县使用 Grow-more 和 Bio-Plant 叶面肥(采用纳米技术生产)种植绿色南瓜的模式有助于有效转换低效土地的作物结构,改变农民对集约投资的思维,提高生产力和收入。

2014年夏秋作物开始之际,Cam Son 乡(Anh Son)与 Anh Son 县农业推广中心配合,实施使用叶面肥集约化种植南瓜的模式。目前,农民已进入收获季节。Cam Son 乡 Ke May 村的 Vo Thi Tan 女士拥有按该模式种植的 4 棵南瓜,她说:“与往年相比,按该模式种植的南瓜个大、果实均匀,单果重 2-2.5 公斤,树上果实的数量也更多。今年南瓜单产约为 1.5 吨/棵,目前售价为 3000 越南盾/公斤,她家每 3 棵南瓜纯收入近 900 万越南盾,比以前增加 25-30%。

甘山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文胜表示,该乡从今年夏秋作物开始采用南瓜集约化种植模式,种植规模达32公顷,集中在3个村:柯梅村7.5公顷、海兰村16.5公顷、仁泰村8公顷。在投资方面,平均每公顷南瓜使用4公斤Grow-more叶面肥进行管理,可节省尿素、磷酸盐、钾肥、农药、石灰粉等必要肥料成本近30%。今年,该乡南瓜集约化种植模式售价为2.5-3千越南盾/公斤,每公顷可创收8500-9000万越南盾,比传统模式增收25%,全乡农民由此创收数十亿越南盾。

Nông dân thu hoạch bí từ mô hình sử dụng phân bón lá thâm canh ở thôn Ke May, xã Cẩm Sơn, Anh Sơn.
在安山县 Cam Son 公社 Ke May 村,农民正在使用密集叶面肥收获南瓜。

2014年春茬,Tam Son 公社(Anh Son)被选定为试点,在4和5村退耕后的水稻田中种植了2公顷HN 999南瓜品种。该模式使用Bio-Plant对种子进行处理,并在分枝和结果阶段使用Grow-more进行喷雾,总成本为5000万越南盾。据三山乡农业局报告,对南瓜种植模式与以往水稻种植模式进行管理和对比后显示:在同样的面积(2公顷)上生产产品的成本,集约化种植南瓜的投入成本为100万越南盾,使用Grow-more肥料,总成本为1.03亿越南盾/2公顷,采用正确的技术流程,每个南瓜的重量为2-3.5公斤,产量超过65吨/公顷,以低价约2.5千越南盾/公斤计算,南瓜种植模式可获得近2.2亿越南盾/2公顷的纯利润。同时,种植水稻仅需投资成本4300多万越南盾/2公顷,相当于种植南瓜的42.1%,水稻产量为6吨/公顷,平均大米售价为6000越南盾/公斤,收入可达7600万越南盾,利润为3200万越南盾/2公顷,相当于种植南瓜的22.1%。

Grow-More 和 Bio-Plant 叶面肥是采用纳米技术生产的产品,从美国进口,并获得了农业和农村发展部的积极评价,允许其进口并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目前,农业和农村发展部已委托农业推广中心对该模式进行测试,并将其应用于该省所有类型的作物。

英山农业推广站副站长郑春贵表示,今年春茬开始,三山乡就实施了使用纳米技术叶面肥的南瓜集约化种植模式。此后,该站协调扩大部署了3个模式,规模近100公顷,包括甘山32公顷夏秋南瓜、陶山30公顷和灵山32公顷冬南瓜。对这些模式的支持机制包括100%使用HN999南瓜品种、48%使用氮磷钾肥、45%使用叶面肥。除了经济效益外,该模式还为农民创造条件,让他们能够获得投资南瓜集约化种植的新技术,从而扩大模式规模,增加收入。按照正确技术程序施用叶面肥的模式将减少病害,不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鉴于安山县叶面肥密集种植南瓜模式的有效性和适应性,该县计划将此模式推广到龙山、开山、庭山等地由长期低效作物改造而成的土地上。全县力争在2015年春季作物中密集种植绿色南瓜面积达到150公顷。从长远来看,该模式可推广到所有在改造土地上难以安排种子作物结构的地区,以降低投资成本,增加人民的收入。

文章和照片:良迈

必须按照正确的程序使用该产品,每公顷南瓜约4公斤,在处理种子时喷洒足够的Bio-Plant叶面肥,当南瓜长到3-4片叶子时,使用Grow-more喷雾,分3个阶段进行追肥,即分枝前(1.5公斤)、开花前(1.5公斤)和幼果期(1公斤)。使用这些肥料产品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与作物种植的密集投资相结合。种植南瓜的土地需要有厚而疏松的中性土层,最好是沙质土壤、轻壤土,积极浇水,整地后,在田面均匀撒上石灰粉,彻底耕耘和耙地,然后进行1米宽、25-30厘米高的畦,并挖好排水沟。

种子处理:利用光照,将种子浸种3-4小时,洗净沥干,置于28-30℃温水中培养,待种子裂纹时,即可播种于盆中或直接播于育苗床中。育苗床需设置地势较高处,覆草保持湿润。待幼苗长出1-2片真叶时移栽于田。夏秋作物可直接播种于田间。种植密度为每株1500-1600根,行距70厘米,株距40-45厘米。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纳米技术肥料的功效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