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丹:才华横溢的将军
(巴恩赫安) - 黄丹少将(1928-2003)生前是一位才华横溢、德才兼备、具有战略眼光的人物,参与并指挥了众多重大战役。这些功绩为保卫祖国的战争胜利做出了贡献,也为他的故乡——乂安——带来了荣耀。乂安是他出生和逝世的地方。
在一个秋高气爽、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们怀着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将军的渴望,来到了义顺(宜禄)——黄丹少将的故乡。黄家的家人带我们去了黄家祠堂——黄文河祠堂。祠堂内有一间供奉黄丹将军的房间,并陈列着他的遗像和作品。祠堂位于16号村中心,周围环绕着郁郁葱葱的花园,规模不大,但建筑宽敞,布局整齐。黄丹少将的祭坛右侧,庄严地悬挂着他战斗生涯的放大照片。
前方是一个书柜,里面收藏着他的作品,这些作品以一位知情者的视角,对越南战争的点滴进行了深刻的总结,意义非凡。所有作品都具有历史和军事价值,能够为后世留下更生动、更具体的文献,记录越南那段既激烈又辉煌的岁月。纪念书柜里收藏的一些典型作品包括:《从滨海河到独立宫》、《两次战争留下的痕迹》、《战争中的欺敌术》、《304师——难忘的回忆》、《香江兵团——迅疾的足迹》、《第二军(大事记)》、《国防学院二十年》。翻阅这些文献,通过亲属们的故事,我们清晰地勾勒出他——一位祖国的杰出子弟,一位“战场上的将军”的形象。
![]() |
黄丹少将(最左)与武元甲大将和黎重新中将(1976年)。照片由黄丹少将友情提供 |
黄丹或许天生就是拿着枪赶走敌人、指挥战斗的料,因为自从党指明了方向,他的一生几乎就与越南人民的脚步连在一起。他的足迹遍布残酷的战场,经历了保卫祖国的大多数战斗。他1928年出生于一个具有深厚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家庭,是陈朝名将黄达通的第21代孙。黄达通曾击沉多艘元蒙侵略军战舰,是越南历史上最伟大的将军之一。他的叔叔是黄文心,不久就进入了越南共产党的队伍,担任过宜禄县县委第一书记,在1930-1931年革命运动中被敌人俘虏处决。他的叔叔黄文美也在 1930 年被敌人俘虏,并被流放到昆嵩近 10 年后才被释放。
黄丹自幼随父母上学,从村校到区校,再到省校。凭借聪明、勤奋和刻苦,黄丹在整个求学过程中一直受到教授们的高度赞赏。成长于传统家庭的这位来自义顺县的学生,很快便被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所启迪,认识到当时殖民封建社会的不公。因此,当日本发动反法政变(1945年3月)时,年仅17岁的黄丹追随哥哥的脚步加入了越盟阵线,并很快被选为区委书记。随后,这位年轻人受到上级的信任,被派往文桢公社负责组织斗争,最终领导了一场夺取政权的起义。总起义爆发当天,黄丹亲自率领示威队到该县参加斗争。
黄丹1946年参军入伍,被派往甘川(河静)军区军事学校学习。短暂训练后,他被派往平治天,参加在滨海河畔的抗法战争。黄丹从一名士兵起步,先后担任排长、连政委、营长、副团长。在抗法战争中,他参加并指挥了数百场激烈的战斗,包括阻击甘罗至东河的敌军、阻击交灵的敌军、伏击东河的敌舰、以及在南永灵(广治)击退敌军的扫荡。随后,黄丹的足迹来到越北,参加了和平战役、守东战役,绕道老挝北部,然后返回,作为第304师的部队参加了奠边府战役。
奠边府战役胜利,日内瓦协定签署,北方恢复和平,黄丹被调往军校(国防学院前身)任教。随后,他被派往苏联学习,回国担任军事学院步兵系主任。1965年,抗美救国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美军向南方战场大举派遣配备现代化武器的军队,企图粉碎我军民团结的斗争意志。形势危急,黄丹被调往战场,任304B师(304师预备队)副师长、师长。当时,黄丹参加了该师指挥部队在9号公路—老挝南部的反攻战役和在广治城与敌军作战。战斗异常激烈,双方争夺每一个制高点、每一米战壕,最终我方给敌人造成了重大损失。
凭借其杰出的作战指挥才能,1973年,黄丹晋升为上校,出任第一军副司令兼参谋长(当时的司令员是黎重晋中将,兼任越南人民军副总参谋长)。一年后,第二军成立,黄丹调任副司令。他直接指挥第304师参加了上德(岘港)战役,帮助我军重新夺回了这一高峰的优势。值得一提的是,1975年春季总攻势中,黄丹上校率第二军官兵参加了解放顺化-岘港的战役。他作为军代表向武元甲大将和黎重晋中将汇报作战计划,并得到了两位著名将领更为具体细致的建议。
结果,凭借第二军“闪电般”的行军速度,敌军被迫撤退投降,我军缴获了大量现代化武器装备。凭借这场胜利,第二军继续“闪电般”前进,解放了中部沿海省份,并逼近西贡,准备参加胡志明战役。在这场历史性的战役中,黄丹的第二军位于东翼,直冲西贡。该军第203坦克旅率先攻入独立宫,俘虏了杨文明的全体内阁成员,迫使他们无条件投降。黄丹通过回忆录,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从滨海河到独立宫”的历程,让读者对这位来自家乡乂安的杰出将军感到欣喜和敬佩。
但独立宫并非他军事生涯的终点。胜利后,他重返高级军事学院担任副院长。他继续研究、制定训练方案,并为越南人民军培养军官,并于1977年晋升为少将,当时他49岁,服役31年。“美国人走了”,“傀儡政权倒台了”,人们以为国家将摆脱敌人,但红色高棉和扩张主义的中国发动了西南边境战争和北部边境战争,考验着越南人民的精神和意志。在进行研究和教学的同时,黄丹少将再次受国防部派往西南边境和北部边境战场,进行实地调研,制定将敌人赶出边境和领土的作战计划。
黄丹少将身经百战,对战略战术研究颇深,他运用黄丹少将的作战方案,为彻底战胜来犯之敌作出了贡献。特别是在北部边界战争中,黄丹少将被任命为第五军司令,同时兼任谅山方面军司令和第一军区副司令。他亲临敌我寸土必争的险峻山峰,指挥和鼓舞战士们的斗志。正是由于司令员的临场指挥和才能,才粉碎了敌方入侵的野心,迫使他们逐步撤出越南领土。任务完成后,他重返科研教学工作,记录那段艰苦卓绝的英雄岁月,总结战斗经验,传授给下一代。
黄丹少将于2003年逝世,安葬于家乡宜顺。2014年,国家追授他“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以表彰他在民族解放和保卫战争中做出的杰出贡献。
黄丹少将的战友、上级和上级对他的才华和人格魅力一直都给予高度评价。人民教师、教授级中将黄明草曾写道:“黄丹将军是一位战场上的将军。哪里有最激烈的战斗,哪里就有黄丹将军的身影。他作战英勇,指挥英明,参与指挥过许多著名的战役。” 阮勇志少将也曾这样评价:“如今,他已逝世。我认为他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将军。他去世得稍早,留下了前任将军交办的大量工作:总结战役,制定战略,以协助光先生和陶先生。”
丛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