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中皇帝与义安土地
(Baonghean.vn)- 义安省在18世纪大越军事政治版图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光中皇帝和西山王朝消除分裂、走向国家统一的重要地点。
西山起义
当邓艾农民起义暂时平息后,邓仲爆发了反对阮主的暴力斗争运动,最终导致阮雅、阮惠、阮禄三兄弟在西山发动起义。
西山王朝的先祖,原籍乂安省兴原县香街村的胡氏家族。他们跟随阮主南下,渡过吕泰攻打黎桢,于1655年抵达乂安,其曾祖父胡丕隆时期。阮雅兄弟的祖父是胡丕进。从父辈开始,他们就随母姓阮丕福,改姓阮。也有人认为,改姓阮是为了随主姓。
新卯年(1771年),阮氏以反抗中央副书记张福沅为名,在西山(平定)地区掀起起义旗帜,在周边地区人民的支持下,起义势力迅速壮大、成熟。
![]() |
光中皇帝雕像,位于光中博物馆(平定)。照片:hiquynhon |
归仁元年(1773年)九月,西山军巧取胜仁城,连连击溃阮主军,随后攻打广南、富安、庆和、平顺等地。阮主与暹罗签订和约,得以腾出手来攻打西山。
戊戌年(1778年),阮福成称帝,建立西山王朝,年号太公,定都归仁城。
景泰元年(1780年),阮福映称帝。西山军多次南下追击阮福映,但阮福映均无功而返。
1782年(仁丹)三月,阮惠率军第四次攻打嘉定。阮映派人前往暹罗求援,随后逃往富国岛。1784年(武宣)十二月九日夜至十日晨,阮惠率西山军在拉甘-色木(Rach Gam-Xoai Mut)击败暹罗军队。
1782年,郑三在北河去世。其幼子郑参继位,后被郑宗篡位并杀害。乂安人阮友政抛弃郑宗,逃往南方投降西山,并深得阮岳信任。
升龙城被傲慢的士兵侵扰并摧毁。平戊(1786年),北平王阮惠成为总司令,率军北上,直捣升龙。郑宗被俘后自杀。西山军在从海路北上途中,派遣多支游击队登陆,袭击郑军在义安和清化的据点,以图夺取威信。
升龙北平年间,阮惠王将政权交还给黎王,但仍掌握实权。
平五年(1786年)七月,黎显宗驾崩,黎昭通即位。阮惠、阮雅兄弟撤军南下,将政权移交给阮友政。
![]() |
西山军的火炮在位于归仁市(归仁)市(Thi Nai)港的西山海军基地被发现,目前陈列于平定省(平定省)的西山博物馆。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
郑氏残部卷土重来,骚扰升龙。乂安的阮友政镇压了他们,但仍继续效仿郑氏。
由于战略分歧,西山兄弟之间发生了冲突。丁未元年(1787年)初,阮惠率军攻打位于归仁城的阮亚。阮禄出面调停,兄弟俩最终和解,但此举却留下了严重的后果,并被双方的敌人利用。
戊申年(1788年)四月,黎昭通国王离开都城升龙,流亡中国。八月,阮福映收复嘉定。在北河,阮友政意图反抗西山。阮惠派武文岩前去剿灭他,但武文岩却恃强凌弱,意图反抗阮惠。他率军北上,杀死武文岩,然后撤军至富春。
1788年底,清军29万余人以援黎名义护送黎昭通回越南,占领升龙,西山军主动撤至三叶—边山(宁平)防守待命。
茂圣年十一月二十五日(1788年12月22日),阮惠登基为皇帝,年号光中,率军进军北河。
茂丹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788年12月26日),光中皇帝抵达义安,在此停留十余天,招募士兵,巩固军队。皇帝检阅了军队,宣读了诏书,鼓励士兵,然后向北河进军。
![]() |
西山军的刀剑和轻枪,在胡志明市历史博物馆展出。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
戊戌年十二月二十日(1789年1月15日),主力军到达三迭(宁平),从农历正月三十日夜起仅用六天时间,西山军就击溃了29万清军。
阮氏决定将政权移交给阮惠,使西山王朝不再分裂。光忠成为最高领导人,并制定了彻底击败残余反对势力的宏伟战略。国家统一大业已近在咫尺,然而,仁慈元年(1792年)7月29日(1792年9月16日),光忠皇帝驾崩。
义安省和西山省
1786年至1788年,西山军四次进军义安。事实上,自1786年起,该地区就一直处于西山军的控制之下。西山军从农民起义发展成为一场大规模的民族运动,推翻了阮朝当仲王朝和黎朝当义王朝的郑王政权,击退了清朝和暹罗侵略者的入侵,消除了国家的分裂,深刻而强烈地影响了各社会阶层的政治立场。
首先,必须指出的是,西山军中,有不少乂族人参与其中,并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北上击败清军的途中,仅仅在乂安停留10天,西山起义军就吸引了5万人加入。这充分证明了人民的积极性。此外,乂族人民也为起义军提供了大量资金。《琼多边疆古事记》一书中记载,胡氏爱每月提供3名士兵的资金;阮氏发夫人虽然家境贫寒,却每月提供5名士兵……
在西山起义中,乂安人民,无论早晚参与,都尽心尽力,许多人成长起来,做出了重要贡献。从一开始就参与起义的有吴文肃将军、胡披占将军(来自芹禄)、杨文涛将军(来自石河)、黎国球兄弟、黎国力、黎国昶(来自安山)。
![]() |
荣市东归山上的光忠王庙。图片由荣市政府提供 |
义安省一批文人,受忠义思想的支配,为了维护黎朝而反对西山王朝,例如陈团友、陈芳平、阮进林和黎班。就连阮攸、阮行、阮耀兄弟也不接受西山王朝,有意反抗。还有一些人,例如阮辉莺、裴阳历……,则表现出不合作的态度。然而,许多人克服了狭隘的忠义思想,与大多数民众一起支持西山王朝。这些人包括阮设、潘辉益、阮乃……
阮献曾三次拒绝光中出兵援朝的邀请,但最终他改变了主意,接受了共事的邀请,出任崇政院院长,主管文化教育,并协助国王在同桂郡寻找土地,建立方黄忠都。光中评价他:“一言既出,立基也……不是那种只顾自己工作的人。” 潘辉益与吴氏岩一同受命与清朝进行外交,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阮严之子阮乃是黎朝官员,追随西山,曾两度出使清朝。
光中皇帝和西山王朝对义安怀有特殊的感情,因为这里是他的祖国,他的祖地,在他的战略思想中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和安全地位。他选择在义安建立新王朝的都城(黄忠都城),但遗憾的是,这一工程未能完成。义安的人民,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学者、官员和文人墨客,都对他爱戴备至,拥护不已。光中国王和西山国王在西山的伟大事业中,义安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