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洪灾后的新动力

DNUM_CIZBAZCABD 15:50

(Baonghean)-为加快水产加工村灾后活动,人们大胆借贷资金投入,加急生产加工,修缮船只,继续出海捕捞海鲜。

经过近一个月的洪水,我们回到了富利鱼露加工村(黄梅市琼棣坊)。这里不再是一片狼藉,人们的生活开始恢复稳定。走访富利2街的陈氏东女士家,董女士家有7吨发酵鱼露,但只能保存2吨多。由于只在水中浸泡了10个小时左右,家里剩下的发酵鱼露还能保存下来。她把罐子里的水全部舀干,然后把米糠炒熟拌匀,帮助发酵鱼露增加风味,防止其腐烂。董女士说:“幸好这几天天气晴朗,家里才得以把被洪水浸泡过的发酵鱼露晒干。”每天,我和我的孩子们都要轮流搅拌,以防止发酵的鱼露变质。

Chị Trần Thị Đông tranh thủ trời nắng để đánh chượp.
陈氏东女士利用晴朗的天气来捕鱼。

富利二街陈文和一家是此次洪灾中损失惨重的家庭之一。陈文和家储存了8个多月的10吨盐,现在被洪水冲走了。洪水还导致地基坍塌、卫生工程倾斜,他们家损失了近1亿越南盾。为了恢复生产,陈文和向亲戚朋友借钱修建了鱼缸,买了罐子来保存鱼。但是,他们家目前最大的困难是缺乏资金,因为上次他向银行借了钱,但还没来得及还清债务,他就失去了所有资金。陈文和说:“我们全家都靠生产鱼露为生,所以无论多么困难,我们都要想办法恢复。但是现在我们资金短缺,不能马上恢复。”

洪水对富利鱼露加工村造成严重破坏。富利鱼露加工村村长阮德山表示,琼棣县是此次洪灾中损失最惨重的地区之一。仅水产加工环节,洪水就冲毁了80多吨发酵鱼、2万升浓缩鱼露、10吨干虾和500箱成品凤尾鱼。此外,数百吨居民购买储存的盐也被洪水冲走。预计损失达200亿越南盾。富利鱼露加工村340多户家庭受灾,其中40户家庭受损严重。

每年,富利鱼露村都会向市场供应约200万升鱼露。春节前后的几个月对鱼露生产者来说最为有利,因为鱼露消费旺盛,顾客也很多。经过一年的腌制,从农历十月开始,各家各户就开始出售鱼露。然而,最近一场史无前例的洪灾过后,许多家庭陷入了贫困。Xan先生补充道:“东北季风已经来了一个多星期,村里的船只都无法出海,生产鱼露的家庭没有原材料。因此,许多家庭正在建造水箱、修缮仓库,以便在有原材料时可以立即生产。”

与其他乡镇相比,琼芳镇受灾较小,但渔业设备受损最为严重。全镇共有17艘渔船因碰撞而沉没和受损。洪水退却后,船主们立即雇车将渔船打捞上岸进行维修。在这次洪水中渔船受损的阮文雄先生说:“听到暴风雨预报后,我把渔船拖回码头,小心地锚定好。但洪水来势汹汹,水流湍急,渔船相互碰撞,我家的渔船受损严重。我们把渔船拖上岸进行维修,预计花费3000多万越南盾。再过两天,我的渔船就可以继续出海捕鱼了。”

目前,全乡有24个冷冻设施,每个设施平均产量约100吨。然而,由于这项举措,在汛期电网中断时,这些设施租用发电机以确保稳定运行。琼芳坊人民委员会主席阮文珠补充说,对琼芳坊来说,捕鱼是主要产业,约占全坊生产总值的50%。目前,全坊约有3500名工人,其收入主要依靠海洋,直接工人的平均收入为5000万至6000万越南盾/年。全坊10个月的捕鱼总产量估计约为9000吨,包括许多种类的高价值鱼类。

由于不属于省人民委员会决定的受扶持家庭名单,水产加工家庭正在积极开展灾后恢复工作。琼狄坊人民委员会副主席万辉胜表示,乡里统计了群众的受灾情况,同时向群众宣传国家没有扶持政策。因此,群众要积极抢修仓库、工具、器具,恢复生产。近日,社会政策银行来到当地,统计了从生产银行借款的贫困户、近贫困户名单,这些贫困户在上述期限内可以延期还债、展期还债、不支付利息。琼狄坊有76户属于此类。黄梅镇渔民本着积极克服困难的精神,正在巩固设施,加紧生产,稳定生活。

文章和照片:范邦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黄梅——洪灾后的新动力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