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促进活动——助力工业、手工艺和手工艺村发展
(Baonghean)-2002年4月1日,省人民委员会颁发第36/2002/QD-UB号决定,颁布《关于义安省工业促进基金的管理和使用条例》,开展工业促进活动。值此总结十年实施之际,《义安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省委委员、工贸厅厅长潘清静同志。
光伏:尊敬的同志,请问您如何评价产业促进基金实施十余年来取得的成效?
潘清静同志:自颁布《义安省工业促进基金管理和使用条例》以来,工业促进活动不断开展,2004年省人民委员会在工业厅(原工业厅)下成立了省工业促进中心,工业促进活动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在省人民委员会的重视下,尽管条件困难,但每年工业促进预算都得到稳定安排并稳步增加(具体而言,2002-2005年期间:每年20亿越南盾;2006年增加到30亿越南盾;2007-2012年期间:每年40亿越南盾);人员和设施得到补充,对工业促进中心进行了设备投资,以满足必要需求。义安省还积极参加2004年6月9日第134/2004/ND-CP号关于鼓励农村工业发展的决定(第134号决定)和2007年8月20日第136/2007/QD-TTg号总理关于批准至2012年国家工业促进计划的决定(第136号决定)所确定的国家工业促进计划。许多地方、部门、组织和个人积极参加并组织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业促进活动。工业促进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为顺利完成决议提出的大部分目标作出了贡献。工业和建筑业产值年均增长22.1%; 2010年达8.542兆越盾,比2000年增长6.2倍。工业和建筑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0年的18.9%上升到2010年的33.4%。手工艺品产值年均增长18.32%。手工艺村的部分产品拥有品牌,且增长速度相当高。手工艺村和有手工艺村的数量迅速增加,2012年有111个手工艺村和数百个有手工艺村。义安省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省份,大力向工业和服务业转型,并创造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这证明,工业促进活动是一项政策,也是发展工业、小型工业和建设手工艺村的正确方向。
同荣工业园区的手工艺品生产。
光伏:您认为国家对工业促进活动的管理有哪些局限性?
潘清静同志:十年来,工业促进活动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完善和发展。然而,国家对工业促进活动的管理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年度工业促进计划的落实仍然缓慢;工业促进活动内容多样丰富,但仍缺少一些符合生产企业和地方需求的内容;扶持资金仍然分散,没有集中用于落实工业发展、小型工业和手工艺村的目标和方向;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带动作用的工业促进项目尚未建成;一些得到扶持的项目实施缓慢或根本没有实施;许多资源尚未调动起来参与工业促进活动。同时,县级官员监督工业促进活动的体系不稳定,工业促进程序虽然有所改进,但仍然复杂。因此,尽管发展速度快于前一时期,但总体而言,义安省工业、手工艺村和手工艺村的发展速度不高且不可持续。小型手工业仍处于零散、小规模发展状态,产出产品和手工艺村规模不具备竞争力……
光伏:尊敬的同志,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产业促进活动应该如何不断创新,发扬优势,克服过去的局限性?
潘清静同志:近期,应尽快出台省级工业促进基金的管理和使用条例,以取代乂安省人民委员会2010年4月2日第27/2010/QD.UBND号决定。指导性文件出台后,应立即组织培训,并及时传达到各地方、各单位,以便尽快落实。为确保工业促进工作取得实效,工贸厅将指导相关部门继续研究借鉴其他省份的经验,简化手续,提高档案、付款和结算流程的透明度;加强设施设备,提高工业促进中心和工业发展咨询中心的能力。工贸厅将指导省人民委员会指导各地方、各部门开展工业促进活动,有效实施工业促进计划和项目。逐步将工业促进活动社会化,以吸引更多投资资源用于工业发展、手工艺村建设……
2012年是工业振兴活动丰收的一年。对义安省来说,这是总结十年来本地区工业振兴活动的一年,也是落实省委第十七届执委会2011年11月4日第06-NQ/TU号决议的第一年,该决议关于2011-2020年阶段工业发展、小型工业和手工艺村建设。对全国工业振兴省来说,这是总结五年来落实第136号决定的一年,也是结束第134号令的一年,准备按照第45号令开展工业振兴活动,其中有许多创新内容,克服第134号令的不足之处。这些都是继续创新、提高工业振兴活动有效性的重要事件,为加速我省工业发展、小型工业和手工艺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光伏:谢谢同志!
秋县(已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