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批评十段线
近期,中国一家地图出版商公布了一条新的十段线,此举继续遭到众多中国学者的批评和反对。
所谓的“九段线”(又称“牛舌线”)被中国政府、媒体和许多学者视为一条“传统历史分界线”,并被用作吞并几乎整个东海(他们称之为“南海”)的依据,因其荒谬性一直遭到其他国家的反对。最近,一家中国地图出版商推出了一条由十段线组成的新“牛舌线”。此举持续遭到许多中国学者的批评和抵制。
![]() |
中国发布的垂直地图显示,10个部分几乎“吞噬”了整个东海(图片:新华社) |
儿戏:九段线突然变成十段线
6月27日,学者刘小星在其个人主页发表题为《儿戏:九段线突然变成十段线》的文章,批评湖南省地图出版社出版两幅中国行政区划和地形图,首次以相同比例尺标示东海诸岛,而非像以往的横版地图那样在下角放大显示。
刘小星先生写道:“在新公布的中国竖版地图上,南海(东海)传统的‘九段线’突然变成了‘十段线’,这是什么花招?目前,‘九段线’还在国际社会的争论和否定中,尚未站稳脚跟。现在,又在把更多的细节画成一条既不象玉米也不象土豆的‘十段线’,这只能让‘九段线’更加被国际社会所鄙视!”
学者刘小星写道:“不知道画十段线地图的人是怎么想的?他们的脑子是不是进水了?”
如果中国要用“九段线”来争取南海的海洋权益,就必须清楚地告诉世界它是什么,其法律依据是什么。无论世界如何要求,他们就是不肯谈。光在地图上画点什么有什么用?简直是国际社会的笑话!
九段线还能维持多少天?
刘小星是一位学者,他的文章在海洋问题上与政府观点相左。他发表在“kejilfkejilf.blog.163.com/”网站上的文章经常被其他网站转载。2014年6月30日,他发表了一篇题为《“九段线”还有几天?》的文章,批评中国政府回避事实、固执己见的态度。
他写道:2014年6月5日,海牙国际仲裁院发布通知,要求中国在6个月内就菲律宾就中菲东海领土争端提起的诉讼进行“应诉”;如果中国在12月5日前不答复,即使中国缺席,仲裁院也将开庭审理。一些专家和国内媒体对菲律宾在国际仲裁院起诉中国的做法不屑一顾,声称即使仲裁院判决菲律宾胜诉,对中国也没有任何法律效力,中国可以为所欲为,而菲律宾民众却要承担高昂的诉讼费用,这如同用篮子挑水,徒劳无功。
但是,别小看这个案子。菲律宾起诉中国的诉讼长达近4000页,结论是中国的九段线主张无效。菲律宾人知道对中国动用武力是无效的,所以不惜重金聘请了一位优秀的美国律师来协助这场诉讼。这位律师就是保罗·雷切尔律师,他是一位著名的国际律师,专门帮助小国起诉大国,比如帮助尼加拉瓜起诉美国,帮助格鲁吉亚起诉俄罗斯,摩洛哥起诉英国,孟加拉国起诉印度,最著名的是他帮助尼加拉瓜打赢了起诉美国帮助反政府武装反抗左翼桑地诺政府的官司。这位顾问帮助菲律宾起诉中国的三个问题中,焦点就在于所谓的九段线的合法性。
学者刘小星认为,一旦法院裁定九段线无效,中国不会接受,但国际社会会承认,东海周边国家也会承认。到那时,中国将陷入困境,怎么能拿出一个全世界都认为无效的东西(九段线)来与其他国家争夺权利?显然,九段线的法律效力已被海牙国际仲裁院的裁决无效。
刘小星认为,为了避免陷入困境,中国需要立即澄清九段线的法律含义,告诉世界中国在这片海域拥有哪些历史性权利,以及中国的权利是什么。等到国际法院做出裁决,就为时已晚。
刘小星的文章受到了中国律师界的特别关注,许多人在个人博客上转发了这篇文章。
中国与东海邻国争端的根源在于“九段线”。
前东海海监副司令员、现任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的吴志荣先生,虽然与政府持有类似观点,但也不得不承认,中国政府所谓的“九段线”政策缺乏坚实基础,得不到学术界的支持,是造成与邻国海上争端的根源。
余志荣在2014年7月1日发表于国际杂志《全球记者》并在中国各大网站广泛转载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就连中国学术界,对所谓‘九段线’也争论不休,意见不一。第一种意见认为,把九段线一直画到谁家门口并不适合实际情况,应该放弃这种要求。第二种意见认为,如果中国主张按照九段线划界,就应该退出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三种意见认为,九段线只是岛屿归属问题的一个表述,海域划界必须按照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进行。”
据 Tien Phong 称